淺談信息化建設與工商登記
時間:2022-02-15 06:45:00
導語:淺談信息化建設與工商登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登記與監督管理是我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的兩項重要職能,實行工商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地促進工商電子政務的開展,提高辦公效率,可使政務創新有新的依托。同時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工商登記與監管模式也在不斷實現著創新與發展,工商體制改革和職能的轉換,使登記工作由繁重走向簡便,由雜亂走向規范程序化,監管由駐場管理制向轄區巡查制轉變,由經驗型管理向科學規范化監管轉變。
隨著工商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深入,電子政務步伐也將進一步加快,將逐步推行網上辦照、網上年檢、網上查詢、網上監管,實現網上互聯審批,在信息技術上支持和拓寬了工商監管領域,對電子商務、網絡交易等新興領域可以進行深入的監管,依法查處網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加強信息化建設,可以改變政府的工作方式,沖刷沉積已久的僵化體制?,F在,普通大眾已經能夠感受到這種變化,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使電子政務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它所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相信大家對公安部門的“全國網上追逃”印象深刻,通過信息全國聯網,實現全公安系統上下聯動,針對目標實施全國布控,使罪犯難逃法網。因此,建立“數字工商”模式的資源共享系統,供全國各級工商系統電子政務使用,真正實現“互通互聯,資源共享”的意義就顯得十分重要。如與各行政執法部門共同建立企業不良信譽的記錄庫與法定代表人不良行為記錄庫、通過身份證號碼輸入識別自然人身份的真假(由公安系統信息支持)等,可以在進行企業登記注冊時通過以上手段檢查相應資料是否真實有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審查錯誤,避免核發營業執照錯誤,保證進入市場競爭的主體的合法性。因而,必須加快工商信息建設的進程。
首先,工商信息化建設必須是實現網上辦公,運用網上辦公系統。這需要有一個智能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的辦公系統,用以支持日常工作和管理。如系統內部辦公信息網的建立,實現網上公文流轉、上下文傳遞,做到網絡互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提高機關的辦事效率和應變能力;建立工商全系統“紅盾信息網站”的改造,建立網上企業不良行為記錄管理系統和企業良好行為記錄管理系統;加速建設工商電子政務,逐步實現網上辦照、網上年檢、網上查詢,建成政府部門互通的“網上并聯審批”系統;積極開展與有關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聯網,形成一個縱向互通、橫向互聯、立體的工商行政管理執法網絡系統。
其次是信息安全體系。信息系統的安全體系建設是電子政務及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必須保證數據和資料的完整性。因此,除了建立防火墻防病毒、進行入侵檢測、漏洞掃描等基本手段之外,基于數據安全考慮,更要建設一套數據存儲與備份系統;同時要配備足夠的專門人員對系統進行全面的安全維護工作,保證工作的連續與穩定。就目前南京市正在使用的“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統”而言,出現的問題就較多,系統不穩定,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軟件方面的,由于專門維護人員不夠,對信息系統的操作使用沒有定期的培訓計劃,維護者對系統使用及安全維護的知識不夠全面,使用者更是對不斷更新的信息系統難以及時掌握運用,出現問題往往不能迅速解決,延誤工作,不能及時兌現對外承諾,容易引起群眾誤解。
再者,為了防止重復建設,整個信息化建設過程必須在資源利用方面下功夫,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達到利用同一領域、不同部門的信息資源建立一套資源共享體系,實現真正的網上并聯審批、辦公,管理到位。目前,政府各部門都各自有不同的信息系統,但是大多沒有做到信息互通共享,仍是各自為政。在工商登記上反映最大,投資者辦一個有前置審批手續的執照,仍要到多個部門辦理,各部門之間的辦理信息傳遞速度太慢,部門之間溝通不暢,使投資人增加時間負擔,影響投資環境的改善。目前有的市、區政府實行集中化辦公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讓投資者進一個門辦多件事,初衷是好的,但是仍未能實行行政審批部門間的網上信息互通并聯審批信息反饋,各部門仍是各自為政,投資者仍按原要求到各部門等待審批結果,工作效率的提高難見好效果。
加強工商信息化建設,促進工商登記工作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加強工商登記部門人員關于網絡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以適應網絡時代的需要。工商登記部門要想通過信息化電子政務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督和管理就必須對網絡系統方面的知識有較深的了解,并能熟練運用這些知識操作程序進行管理。目前,就我們工商登記部門的人員來講,多數對電腦及網絡知識還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這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網絡時代對我們的要求。所以,建議對相關人員進行有關網絡和電子政務方面知識的培訓。
二、以經濟戶口管理為核心,圍繞市場準入和市場行為監管,建立總局、省級局、市(地)局三級數據,實現管理電腦化、檔案數字化、信息網絡化和辦公自動化,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建立社會“誠信”環境提供可靠的公共信息資源。
三、重點抓好信息資源建設。建立、健全和開發利用各類經濟戶口信息資源是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工作。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各級數據中心應依據各類經濟主體信息和相關數據資源物理分布存儲,邏輯集中建庫和信息整合的建設思路,建立全系統共建共享的信息資源庫,實現內資、外資、私營企業登記等重要數據全部入庫:第二,加強數據資源質量控制與開發管理,確保數據信息全面、完整、準確、實時、開放、安全,要能夠提供具有統計和分析功能的數據信息,滿足不同層次和領域的需求。
四、大力推進業務應用系統建設。以網絡和各級數據中心為基礎,以經濟戶口管理為主線,以統一標準為原則,以信息互通、業務聯動、優化處理流程為目標,改進和提高業務應用軟件功能,促進業務應用:
1、經濟戶口管理系統應用。改進現有的企業登記管理系統,建立工商所動態監管系統,建立登記機關與監管工商所和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反饋渠道,從而建立一個跨地域、跨部門聯動的“經濟戶口管理系統”;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數字檔案系統應用。從企業登記檔案入手,將各類業務檔案、政務檔案整理、掃描、數字化存儲,建立檔案原件影印系統及聯網互查系統,向政府部門及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3、辦公自動化系統應用,加快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實現公文流轉、信息傳遞、內部事務管理的電腦化與網絡化。
4、依法行政支持系統應用。要實現法律法規查詢電子化、網絡化,同時,將法律法規融入工商行政管理業務處理軟件系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