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搶抓機遇 努力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時間:2022-10-29 09:14:00
導語:以人為本 搶抓機遇 努力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大后,省委省政府結合江蘇實際,提出了江蘇要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兩個率先"戰略目標。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和主席先后到江蘇代表團作了重要講話,明確要求江蘇要實現"兩個率先",為全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前,全省干群牢記著兩任總書記的諄諄囑托,以奔放的豪情,聚焦"兩個率先",謀劃"兩個率先",實現"兩個率先"。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大力實施沿江開發戰略,牢牢抓住國際資本和產業踴躍向長三角地區轉移的重大機遇,推進經濟跨越式發展,早日實現"兩個率先"。作為省會城市、長江中下游區域中心城市和省內惟一的跨江城市,南京以其在沿江開發戰略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迎來了搶抓機遇、跨江發展、整體推進的大好時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搶抓沿江開發機遇,將沿江開發作為實現"兩個率先"和新一輪發展的著力點,做全省沿江開發排頭兵的奮斗目標。這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江北地區仿若陣陣春雷,江北人民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迎來了飛速發展的大好時機。
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與江南僅僅一江之隔的江北地區發展遲緩,城鄉二元化結構明顯,城鄉差別大,江北地域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但GDP卻不到全市的五分之一。江北成了落后、貧困的代名詞。2002年5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了調整江北行政區劃的重大決策,原xx區和原江浦縣合并成立了新的xx區,地域902平方公里,人口47萬,對新xx區實行"城鄉一體"的管理體制、"五不變"的政策方針,確定新xx的發展目標是建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優勢突出、科教發達、生態環境一流的新市區,xx的發展獲得了廣闊的自然空間和政策空間。2003年,南京"以江為軸,跨江發展,呼應上海,輻射周邊"的沿江開發戰略的提出更是給xx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為xx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xx的騰飛指日可待。
現今的xx作為南京的北大門,具有明顯的區位交通和沿江資源優勢。xx是南京輻射蘇北、皖南的前沿陣地,水、陸交通網絡齊全,擁有南京最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南京最好的大學;擁有綿延數百公里的自然生態公園環境;擁有長達55公里,占全市四分之一長的長江沿岸線,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都是xx在沿江開發建設中最大的潛力和優勢。同時,南京經濟發展重心向郊區縣轉移、發展要素向郊區縣集中、權力向郊區縣下放、服務向郊區縣延伸,市委市政府為促進資本、產業、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加速向沿江地區集聚出臺的6個方面12條優惠政策,都為xx抓住沿江開發機遇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和支持。
面對難得的機遇,xx人積極響應,主動融入,區委區政府提出了按照"兩個率先"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南京新市區的目標,大力調整生產力布局、城鎮布局,努力建成個性鮮明的南京現代化新市區的奮斗目標;制定了工業、農業、交通等產業布局規劃;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投資,加快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確定了從盤城至珠江一帶為新市區的中心區域;形成以老山為城市背景,以山水之間的新市區為主體,以濱江景觀為特色的"山-城-江"帶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城市空間結構……美好的前景已展現在廣大干群面前,xx已經擁有了實現經濟起飛的條件和信心。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為xx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歡欣鼓舞的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xx要實現"起飛"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xx綜合實力較弱,農業產業化尚未完成,第二產業欠發達,新興服務業還在成長階段,競爭力不強;城市化水平低,2002年只有54.2%,與小康水平的75%以上還有較大的距離;基礎設施薄弱,與江南的溝通渠道不暢,尤其是兩個收費站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xx雖然擁有長達55公里的長江岸線,但絕大部分岸線未得到開發,處于自然閑置狀態;江南江北之間的心理距離大,人才流失嚴重,人口整體素質不高。這五大制約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將直接影響甚至導致加速經濟發展的努力付之東流,搶抓沿江開發機遇勢必成為一句空話。
機遇總是與挑戰并存。要克服制約因素,抓住機遇實現xx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除了要有良好的政治、經濟、社會氣候等外部條件和積極爭取省、市政策支持外,最根本還在于xx人自身能否發揮主觀能動性,抓住機遇,從而實現經濟的飛躍。筆者認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廣大干群能否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敢為人先;二是政府是否做到科學決策、高效廉潔,尤其是領導班子是否團結精干;三是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留住人才,提高xx人口的綜合素質;四是廣大勞動者能否認識到沿江開發的重要性,從而齊心協力,積極投身各項建設事業中去。
衰亡源自思想僵化,落后在于思想停滯,進步始于思想解放。
第一,要取得先機,加快發展,首要的動力是人的思想解放,這是被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所證明的真理。xx的廣大干群,特別是制定決策的領導者,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與時俱進,把黨的十六大所蘊涵的解放思想的容量充分發揮出來,堅決沖破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從根本上解決"自我束縛"和"相互束縛"的問題。要旗幟鮮明地鼓勵探索,善待挫折,激勵成功,寬容失敗,徹底改變凡事照搬條文的陳規陋習,讓xx更多一些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更多一些敢于創造先例的人。
兩區縣合并短短一年,廣大干群看到了xx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大局意識、市場意識、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大大增強。但是還有部分群眾思想觀念落后,不諳形勢、在機遇前麻木、在爭論中猶豫,在困難前退縮,這阻礙了xx前行的步伐,束縛了xx人開拓的腳步。各級政府應該采取宣傳、學習、樹立典型等措施,讓每一個xx人都明白,沒有思想觀念上的破舊立新,沒有搶抓機遇、敢為人先的勇氣,機遇將再次與xx擦肩而過。
第二,抓住機遇要靠政府的科學決策和高效廉潔。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南亞國家相繼實現了經濟的第一次騰飛,并產生了世界矚目的"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跡,這些國家自然經濟環境各有不同,但它們實現經濟騰飛都有一個共同點:強力政府、高效管理。經濟基礎較弱、資源稀缺的地區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必須要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強力政府,這點對于現在的xx尤其適用。只有政府才能把有限的資源整合并使用,只有政府才能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投身建設。
政府要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關鍵在于政府的決策是否科學,是否廉潔高效。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的盲目決策,"瞎指揮"造成資源浪費損失的例子在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可謂數不勝數,探索需要代價本無可厚非,但只看到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甚至部門利益、個人利益做出的決策對經濟建設必定只有消極的作用,腐敗作為當代中國社會的一大毒瘤,已經侵害到現代化建設的大局,政府部門、公職人員的腐敗將會帶來國有資產的流失浪費,造成群眾對政府的不信任甚至敵視,對于正處于政府強力推進經濟發展的社會而言,腐敗將會直接導致經濟的進一步落后。同時,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當代,辦事拖沓的政府將會延誤資源的流通循環,降低投資者和民眾對政策的信心,阻礙經濟的加速。所以,xx要抓住機遇必須要有一個能科學決策、高效廉潔的政府,要做到這點,主要就是要實事求是,尊重經濟發展的現狀,尊重專家權威和民眾的意見,做到決策的透明、民主;進一步完善并嚴格執行政府的各項制度建設,加強公職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知識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能素質。新xx區成立以來,遠景規劃的設計、重點建設項目的迅速開工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從區委區政府到各個鎮街高效決策、科學決策的嶄新形象,我們期待各級政府能更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發揮出"經濟推進器"的巨大作用。
班子興則事業旺,凝心聚力合力強。團結精干的領導班子是實現高效政府的關鍵。人和才能政通,團結才能出凝聚力、出戰斗力。所以,各級領導班子要牢記"兩個務必",以團結為生命線,圍繞加快發展的大局,多互助合作,多理解尊重,運用集體的智慧,謀劃各方面的發展大計,協調好各方面的生產關系,凝聚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加快發展的合力。領導干部要用發展的要求、創新的理念,構筑與當前形勢相適應的管理機制,用好的機制激勵開拓者,重用改革者,淘汰平庸者,形成全區自上而下敢為人先、善于創新的生動局面。
第三,抓住機遇必須要吸引人才,提高人口素質。知識經濟時代,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才是一個社會最寶貴的財富,擁有人才的多少是評價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競爭力強弱非常重要的指標。南京的高校數全國第二,是一個英雄薈萃的"人才聚寶盆",人才資源豐富。當前,面臨千載難逢機遇的xx要取得先機,實現發展目標,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到各項建設中去,但長期以來,因江北經濟的落后,南京"人才聚寶盆"的優勢從未在xx體現過,本地屈指可數的專業人才也大都"孔雀東南飛",流失嚴重。能否吸引大量人才落戶xx,建設xx將會對xx能否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吸引人才,筆者認為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要加速xx城市化建設,完善吃穿住行基礎設施,美化環境,縮小江南江北的心理距離;另一方面就是要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福利薪酬待遇,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和誘人的職業發展前景,尤其是要為有志于創業的人才提供寬松的創業環境,作好服務。
吸引外來人才,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xx人的整體素質。隨著江北工業、服務業的發展,對熟練掌握一門甚至幾門專業技能的勞動者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也要求人口素質的不斷提升,人口的整體素質高低是江北能否抓住沿江開發機遇的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要提高人口素質,首先要從根本抓起,以素質教育為目的,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提高九年制義務教育質量;其次要完善職業教育,加大對職業技能教育的投入和管理,提高職業教育水平;再次要以建設學習型組織為契機,作好宣傳,號召人民群眾加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高自學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第四,抓住機遇要激發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建設的積極性。事業打勝仗,人民是靠山。中國共產黨幾十年的奮斗歷程都說明,沒有人民的支持,任何事業都不可能取得勝利。實施沿江開發戰略,目的在于早日實現"兩個率先",即是早日實現人民的富和省、市、區的強。人民的利益和沿江開發,搶抓機遇是一致的,因而,在當前xx綜合實力較弱,發展任務艱巨的情況下,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帶頭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牢記"兩個務必",積極宣傳沿江開發對于xx加快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為民多辦實事,少講待遇,多做奉獻,以實際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讓人民群眾真正理解到沿江開發是與個人利益相一致的,帶領廣大群眾一起投身到xx的現代化建設中去。
在加快城市化建設的進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調整和重組,可能會損害到部分群眾的短期利益,例如征地拆遷會導致失去土地的農民同時失去基本生活來源,拆遷農民的安置處理不好就會導致農民對建設、對政府的反感,建設的終極目標--富民得不到體現,反而產生建設的阻力。面對這種情況,政府應該認真實踐執政為民的宗旨,多辦實事取信于民,進一步完善就業、養老、城市低保、住房等方面的保障體系,開拓更多的就業渠道、就業機會,為"失地"農民和其他生活困難的群眾提供實際幫助,讓困難群眾享受到加快發展的更多實惠。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積極爭取群眾的對建設的支持和幫助。
抓住沿江開發機遇,推進跨江發展是當前非常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非常復雜,涉及到規劃、產業調整、城市化建設、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等多個方面的系統工程,本文僅從如何發揮人在沿江開發中的主動性著手,分析了解放思想、政府決策、人才、群眾力量等四個主觀性因素在沿江開發中的重要作用,諸多觀點不成熟,敬請指正。今天,實施沿江開發,全面開啟"兩個率先"新征程的戰鼓已經擂響,我們相信,有省、市的大力支持,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xx人民一定會抓住沿江開發的大好機遇,實現xx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實現xx的城市化!
精品范文
3以人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