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與產業發展對接之后

時間:2022-01-07 11:00:00

導語:當金融與產業發展對接之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金融與產業發展對接之后

資金缺口問題一直都是制約農村產業發展的“瓶頸”。順慶區大林鄉大林寺村在金融部門的支持下,產業快速發展,農民迅速增收,該村也成為全市矚目的丘陵地區新農村建設典范。該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在對大林寺村的扶持過程中,成功創造出“金融助農”新模式,找到了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產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之路。

沒有金融部門支持,發展現代農業只能紙上談兵

大林寺村自然資源匱乏,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產業發展之路怎樣走?經過當地農民討論、商議,最終決定發展生豬、蛋雞和食用菌三個產業。

要發展產業,沒有錢只能是空談。如何解決資金難題?順慶區委、區政府首先意識到:像過去那樣由政府為老百姓發展產業墊付資金,大包大攬行不通了。于是決定政府不再為老百姓出錢購買種雞、種豬、食用菌袋。

政府不投入,老百姓手里又沒錢,產業發展的“兩難”如何破題?順慶區委書記陳修鵬想到了金融部門:“沒有金融部門的支持,發展現代農業只能是紙上談兵?!痹谶@一思想指導下,區委、區政府將目光瞄準了“農民自己的銀行”——區農村信用聯社。

多方受益,化解農民無錢投入和信用聯社有錢不敢貸難題

今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提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舉措,農村信用聯社該如何在新形勢下支持現代農業,并在支農中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該區信用聯社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經過專題調研和深入分析,信用聯社向政府提出了“既要運用資金,又要防范風險,創新‘金融助農’模式,推行政府、龍頭企業、信用社、農戶、保險公司五方聯動機制,既確保產業發展資金,又降低金融部門投入風險”的思路。雙方一拍即合,并選擇大林寺村作為金融扶持產業,加快新農村建設試點。

于是,順慶區政府出資200萬元組建小額信貸擔保公司,對區信用聯社發放的農業產業化貸款進行擔保并由政府貼息;信用聯社對擔保基金按3倍的比例放大擔保額度,對貸款損失信用社承擔10%,擔保公司承擔90%;擔保公司負責為大林寺村種養殖園區的農戶提供3至8萬元貸款擔保,對擔保公司的貸款由事先確定的大百合科技園、綠科禽業、綠寶菌業3家龍頭企業提供再擔保。

大百合科技園、綠科禽業、綠寶菌業3家龍頭企業,為園區種養業主統一提供蛋雞、仔豬、菌袋,統一提供飼料,統一防病治病,統一回收產品,并與每位業主簽訂《公司農戶合作協議》,確保業主人均年收入不低于5萬元。

區信用聯社制定了嚴格的擔保貸款操作流程,根據《公司農戶合作協議》發放擔保貸款,用于農戶修建圈舍和大棚以及購買蛋雞、仔豬和菌袋,并在園區實行規模種養殖。

進入種養殖園區的農戶以自有資金投入為主,借貸投入為輔,對所借擔保貸款按季向信用聯社付息,付息后憑據向政府申報享受貼息政策。農戶與3家龍頭企業簽訂產、供、銷和收益協議。

保險公司則負責對種養殖園區農戶飼養的生豬和家禽提供保險服務,并將信用聯社作為第一受償人。

創新服務,農戶收入與信貸業績同步增長

為了督促貸款農戶恪守信譽、按時足額還款,信用社對種養園區的農戶實行貸款優先、額度優厚、利率優惠、服務優質,貸款期限為兩年,分期還款。對每位種養殖農戶在龍頭企業的銷售收入實行專戶存儲,其中20%至30%用于逐步償還貸款;當地政府負責催收每筆貸款的到期償還和利息支付,若當地政府督促歸還任務未完成,則由區財政扣留當期下劃當地政府的撥款。這樣保證了農戶嚴格遵守協議,在發家致富的同時誠實守信,農村產業發展由此進入良性循環狀態。

信用聯社的強力支持,撬動了大林寺村產業的快速發展。截止7月底,大林信用社共向大林寺村生豬、蛋雞、食用菌3個園區的57戶農戶發放擔保貸款260余萬元,農戶自籌資金800余萬元,園區農戶年底可實現純收入5萬元以上。與此同時,大林信用社各項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398萬元,同比增加189萬元。

“創新金融服務方式,配合政府產業政策,實現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是農村信用社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笔∞r村信用聯社駐南充辦事處主任康志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充分肯定順慶區信用聯社的“金融助農”模式,并要求全市合作金融機構借鑒和推廣。

短評

這條路子走對了

推進新農村建設,培育產業是關鍵。發展產業必須有啟動資金,過去由政府支付啟動資金,農民賺錢后再還給政府,但這種政府大包大攬的模式難以長久。發展的資金難題如何解決,順慶區找到了金融這棵“大樹”。

有了金融支持,發展就有了后盾。龍頭企業指導農戶抓產業;政府為資金擔保并督促農戶還款,保險公司為產業發展提供風險保障。各方都最大限度地確保了收益降低了風險,農村產業發展無疑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撐。

擔保公司化解了金融單位放貸風險;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收益協議,化解農戶發展產業的虧本風險;政府由此推動農村產業發展,龍頭企業得以做大做強,保險公司業務得以拓寬領域。五方聯動機制巧妙實現了多方共贏,順慶區創造的“金融助農”模式值得各地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