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1-09 03:43:00
導語:關于加強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當前企廉工作的基本分析
中紀委五次全會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提出廉潔自律“四條八不準”規定以來,企廉工作有了明顯好轉。企業領導干部反腐倡廉、廉潔經營意識不斷增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精神較以往落實;各項制度規定日臻完善;一個又一個大案要案被揭露,一批又一批腐敗分子得到應有的懲處。但是也應該看到,有部分企業領導干部政治素質不高,經不起新的歷史性變革的考驗,人生觀、價值觀偏離了方向,濫用權力,瀆職失職,惡性經營,以權謀私,弄虛作假、揮霍浪費,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損害了黨的形象和黨群干群關系。企業消極腐敗現象表現種種,主要有:選用干部任人唯親,盲目決策獨斷專行,采購供應回扣成風,虛報浮夸騙利騙名,基建工程高估冒算,投保返還中飽私囊,非法截留濫發私分,虛假合資偷稅受賄,擅炒期貨損失慘重,管理松弛財務失真,挪用公款體外循環,違規改制侵吞資產,腐化墮落賭博,灰色收入無人問津等等,這些消極腐敗現象還在滋生蔓延,形勢相當嚴峻。
二、制約企廉工作的主要因素
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力度不足,問題嚴重,究其原因,主要因素有兩類。一類是社會因素,外界誘惑因素增多,政策法規不健全,監督制約乏力;另一類是干部自身因素,放松學習,貪圖享樂,不注重思想改造,私欲膨脹,經不起改革開放的考驗。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到過去,也制約著今后,對企業反腐倡廉工作一直起著較大的負面作用。
1、社會變革的復雜多變性與企業領導干部素質的局限性,嚴重制約著企業反腐倡廉的深入開展。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有一個復雜的演變過程。經濟大潮的涌動和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無疑給加快發展注入活力,帶來機遇,但同時也使人們求利觀念和“尋租”行為張揚。物質利益的趨動,加之教育的欠缺,致使一部分社會成員是非觀念顛倒,價值觀念模糊,甚至有少數人沉迷于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時尚”難以自拔。凡有重大改革措施的出臺,往往伴隨著某種腐敗現象的滋生。實行物質利益原則,少數人利欲熏心,投機心理放縱,急待先富起來;執行價格的雙軌制,出現了倒賣批文,官倒橫行,一些人不擇手段獲取廉價利益;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又出現了假合資,真勾結,轉移資產,從中漁利;企業改制和資產重組,一些企業經營者又在資產評估、轉讓、重組中利用職權大做手腳,侵吞國家和集體資產。對于反腐敗斗爭,一些領導干部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往往把經濟建設與廉政建設對立起來,把企業的生產經營與企廉工作對立起來,出現了許多模糊認識和廖論。一是“妨礙論”。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腐敗難以避免,糾風整紀搞多了,誰還敢抓經濟建設。二是“有功論”。認為腐敗是開展經濟交往的潤滑劑,是消除計劃經濟約束的催化劑。三是“自然論”。認為腐敗的根源是生產力不發達,只要經濟上去了,腐敗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解決。四是“攀比論。”認為消極腐敗現象是大氣候決定的,別人搞,自己不搞,就要吃大虧。這些錯誤的觀點,阻礙著企業反腐敗的深入開展,侵蝕著少數領導干部的心靈,使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上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忘記了黨的宗旨,違背了黨的原則和紀律,甚至有極少數領導干部成為企業的“耗子”“蛀蟲”,淪落為腐敗分子。
2、法律法規建設的滯后性與企業生產經營的獨立性,為權力腐敗提供了較多的實現機會。從近幾年的實踐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不斷完善,但還不健全,尚難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每一項法律法規制度的提出和落實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逐步加以完善的過程;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和改革目標到位,受制于多種因素,從探索試點到推廣應用,要經歷多少次碰撞斗爭和試驗;再加上我們長期以來以“人治”為主導的慣性作用,這就為權力腐敗留下了體制上、管理上、懲處上的漏洞和縫隙。另一方面,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推行“能人治廠”,“廠長組閣”,實行承包經營,“黑箱操作”,這為企業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的行使用人自主權,違反組織人事紀律,任人唯親,隨意解雇職工;有的利用經營自主權,盲目決策,由廠長個人說了算;實行承包經營,只包盈不包虧,出現了“窮廟富方丈”;有的辦暗廠,參暗股,由配偶、子女承包下屬企業,承擔企業采購供應,把國有企業的“肥水”流人“私田”。對于這些廣大職工反映強烈,恨之又恨的腐敗行為卻往往由于法規滯后,懲處不力,少數腐敗分子“腐而不敗”。3、政府放權和監督不同步,企業自主與制約相脫節,使企業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甚至糾而復生。政企分開,產權明晰,放松企業自主經營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有效地監督工作未跟上,監督機制不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沒建立,監事會形同虛設;有些企業領導干部黨政一肩挑,把決策權與執行權集于一身,系企業安危于一人,權力失去了制約。眾所周知,腐敗離不開權力。一旦權力被濫用或與私欲結盟,消極腐敗就必然滋生蔓延。大量事實表明,以權謀私是腐敗的本質和核心內容,一切腐敗現象和社會上的嚴重問題,都可以找到權錢交易的印記。當前對腐敗現象遏制不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對權力監督制約乏力。一是政府放權給企業后,企業權力卻集中于“一把手”,班子其他成員未按分工授其權,對權力難以有效制衡;二是政企分開,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和行政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未及時跟上,出現了空檔;三是企業黨的工作弱化,思想教育放松,黨內監督、道德監督松弛,輿論監督又阻力很大;四是企業管理混亂,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給心術不正的企業領導干部,故意制造混亂,混水摸魚,提供了方便;五是執法不嚴,以情代法,以權壓法,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流失,部分企業長期虧損,帳外資金和“小金庫”屢禁不止。這種對權力失去有效監督和制約的多邊交織的群體行為,已成為企業反腐倡廉的嚴重制約因素。
三、加強企廉工作的幾點思考
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重大決定,其中有十多處提及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加強監督的問題。這是我們做好企廉工作的方向和依據。
1、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充分發揮監事會的職能作用?!稕Q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薄鞍l揮監事會對企業財務和董事、經營者行為的監督作用?!蹦壳案闹破髽I有的并不規范,監事會的職能難以發揮。為此,必須實行規范的公司改革。首先要規范人事安排,改變一肩挑的做法,執行董事長、總經理分設的原則,把決策層與執行層分離,以便分清職責有效監督;其次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工作細則和操作程序,以便協調運轉,有效制衡;三是要健全紀檢、監察、審計、法律顧問四合一的監事會辦事機構,把黨內監督、行政監督、審計監督、法律監督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監督體系。四是要加強監事會成員及辦事機構人員的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培養和造就一批恪盡職守,秉公執紀,精通業務,能真正履行監事會職能的人才隊伍。
2、把加強管理和反腐倡廉結合起來,全面推行企務公開。強化企業管理,是企業工作的永恒主題?!稕Q定》要求“盡快改變相當一部分企業決策隨意,制度不嚴,紀律松弛,管理水平低下的狀況?!薄耙鸭訌姽芾砗头锤Y合起來,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審計和監督,堅決制止和嚴肅查處做假帳,違反財經紀律,營私舞弊,揮霍浪費等行為?!边@確實切中了要害,點到了企業管理之時弊。許多單位的實踐證明,企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實施全方位監督的有效形式。企務公開的整個過程,公開是全局,群眾是基礎,監督是核心,領導是關鍵。企業應把握實質,因廠制宜,突出重點,務求實效。就公開的內容而言,其重點:一是重大決策,特別是重大項目投資、企業改革、改制和資產重組等方面,我們去年進行了期貨炒作調查整頓,今年以對長期投資進行審計清理,都是針對決策不慎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而為的。二是涉及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如人事制度、收入分配、住房改革、業務費開支、資金使用等等,根據我們的情況,擬首先抓好采購招標,業務費公開和落實市政府80#文件的民主監督,三是干部廉潔自律方面,企業領導干部是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重點,他們的一興一動都是一種示范。他們言行一致,風正行端,企業反腐倡廉才會有效,各項制度才能落實。在適當場合公開企業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接受群眾公開監督,是十分必要的。
3、對經營管理者激勵和制約同步,建立業績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敖⒑徒∪珖衅髽I經營管理者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實行經營管理者收入與企業經營業績掛鉤?!笔蛊浍@得與責任和貢獻相符合的報酬,同時要規范經營管理者的報酬,增加透明度,建立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和決策失誤追究制度。這是《決定》提出的重大方針和原則。激勵必須與考核制約同步,不能只講報酬,不講奉獻,只講增加收入,不講貢獻與責任。激勵要到位,考核要嚴格,既要采取年薪制、期股獎勵等形式,有效地激勵經營管理者,使其勞有所得,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努力克服那種由于收入與貢獻不平衡而導致公開拿不到,就偷著干的現象發生,又要嚴格考核經營管理者的業績與責任,加大審計力度和財務監督,全面考評其各項指標完成的業績和盡職情況,用真實的貢獻核實其應得的報酬。這幾年我們對實行年薪制的企業,堅持先審計后兌現,不審計不兌現的做法,反映良好。對那些由于違法違規等人為因素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僅要扣其所得,還應依法追究其責任。只有這樣,經營管理者才能拿得安穩,群眾才能服氣,企業才能得到鞏固和發展。
4、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治標以解決已經發生的腐敗現象為切人點,治本則以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為著眼點。治標與治本的內容很多,就目前企業現狀分析,我們認為應注重抓好以下幾點:在治標方面,首先要加大查辦案件的力度。當前企業發案中最高的是貪污、受賄、挪用公款。職工反映特別強烈的是在人員分流、購建住房、幫助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問題上以權整人、以權謀私。危害最烈的是玩弄職守,失職瀆職,盲目決策,管理混亂,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企業瀕臨破產。查辦案件最大干擾是說情風。應當把握特點,秉公執法,嚴肅懲處,依法追究說情者責任。治標的另一項任務,就是抓好中央關于制止奢侈浪費八項規定的落實,重點放在清理整頓住房和通訊工具、為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提供優惠和用公款吃喝,編織個人關系網等問題上。在治本方面,除抓好思想教育、加強班子建設和強化監督外,應在制度建設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上下功夫。要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領導干部在如何運用權力,對待金錢和物質享受等問題上容易發生思想變質的現實,加強研究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建立一個步步設防的監督制約機制,使企業領導干部“不想以權謀私,不能以權謀私,不敢以權謀私?!敝挥羞@樣,才能把企廉工作不斷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