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一方穩定,促一方發展

時間:2022-01-09 05:21:00

導語:保一方穩定,促一方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一方穩定,促一方發展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廣大農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黨的優良作風得到進一步繼承和發揚。但伴隨著勞動關系、分配關系、利益關系的調整和變更,一些影響、制約新時期干群關系的深層次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紅花鎮也曾面臨同樣問題。一度時期出現群眾大量上訪,直接影響著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紅花鎮黨委、政府沒有消極等待,而是敢抓敢管,連續四年無集體性上訪,先后獲得了“省安全文明鎮”、“社會穩定先進單位”、“省、市文明鎮”等一系列榮譽。為什么能取得這樣成績?他們的經驗說明了什么?新時期農村干群關系還面臨著怎樣情況?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紅花鎮進行了專題調研,得到初步答案。

如何抓住關鍵問題,重塑新時期干群關系?經過調查研究,鎮黨委、政府認為:新時期農村干群關系呈現“三點一線”的新特點?!叭c”:一是個別干部自身形象不佳是誘發干群矛盾的“磨擦點”;二是熱點難點問題透明度不高是激化干群矛盾的“暴發點”;三是城鎮化進程中的拆遷糾紛等是引發干群矛盾的“頻發點”。“一線”:自身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問題始終是影響干群關系的“主線”,上訪問題95%以上最終都會集中于此。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機制健全、保障有力,加強指導、以民為本,優化服務、多辦實事”的工作方法,切實密切干群關系。

一是樹好公仆形象,贏得群眾信任。領導代表形象,形象指引方向。圍繞樹好公仆形象這一目標,鎮黨委堅持“三嚴”并舉:嚴以自律。一班人正確認識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嚴格做到“三清三管好”,即政治上清醒、經濟上清楚、生活上清白,管好自己、管好親屬、管好身邊人。嚴格管理。如公款消費一直是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而這次隨機進行的200份問卷調查中,96%的人對此表示滿意或比較滿意。據了解,該鎮對公務招待嚴格實行“一控四限”。即:控制總量,限制陪客人員,限制招待標準,限制報銷時間,限制就餐地點,不僅去年節約了資金,而且樹立了良好的干部形象。堅持按規定清理交通、通訊工具,當年收回資金42萬元,減少開支60多萬元。嚴肅處理。鎮紀委今年對一名粗暴對待群眾的司法干部進行了嚴肅處理和曝光,并順勢利導,開展了“以案說紀,牢記宗旨”教育。廣洋村黨支部對2名先后到群眾家吃喝的黨員、干部,予以每人罰款500元和責令檢查的處理?!叭龂馈壁A得了群眾信任,絕大多數群眾對全鎮干部自身形象表示滿意,26%的群眾認為“可以接受”。

二是貫徹公開原則,尊重群眾意愿。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開展以鎮務公開、村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陽光”行動。鎮三套班子及各部門領導干部的職務分工、電話通過紅花電視臺等向社會公布。鎮機關及各行政村都設立了公開欄,及時公開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積極推行“涉農收費公示制”,農民不合理負擔基本杜絕。各村不僅堅持村委會、村民議政會、民主理財小組會等定期召開,當堂議事,還制定了財務監督、民主評議、村干部行為規范等一系列村規民約。今年全鎮又實行了“點題公開”和“明白公開”?!包c題公開”,即讓群眾掌握公開的決定權?!懊靼坠_”,則是公開欄中不得出現“其它支出”等模糊項目。村民們反映:公開,不僅清了集體的“家底”,亮了干部的“箱底”,更是明了群眾的“心底”。95%以上調查對象對該鎮公開情況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例如,通過公開,群眾發現了個別干部、電工上繳電費不實等現象。鎮、村及時查處責任人,制定堵防措施,從根本上杜絕了人情電、關系電和權力電。

三是及時化解矛盾,理順群眾情緒。群眾所慮之事得不到及時解決,小問題就容易轉化成大問題,小矛盾就容易激化成大矛盾。因此,紅花鎮堅持傾聽群眾呼聲,及時化解矛盾。鎮三套班子成員都與基層建立聯系點,落實責任區,定期到基層了解群眾的反映和建議,及時疏導群眾情緒,牢牢把握調處矛盾的主動權。針對拆遷安置中矛盾較多情況,鎮黨委將其作為密切干群關系的突破口來抓。每一次征地拆遷,干部們都要做大量艱苦細致工作,反復宣傳,面對面溝通,并積極解決拆遷戶實際困難,同時要求黨員干部親屬帶頭執行拆遷規定。幾年來共安排了600多名被征地農民和下崗剩余勞動力再就業。對由于政策調整造成的安置費不到位,鎮里出錢補助。有時完成一項拆遷任務鎮里就得額外拿出補償費十幾萬元,以保證拆遷工作順利進行。近年來,及時有效地化解和鈍化了數百起因拆遷引發的矛盾和糾紛。同時,該鎮還注意捕捉苗頭,控制源頭。建立健全了分析排查制度、重大問題快報制度和鎮情分析制度。鎮領導班子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排查分析當前干群關系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發生的各類不穩定因素,因時、因地、因人預防。成立“耳聰目明、反映快捷、貼近群眾、上下暢通”的信息反饋渠道和四級調解網絡,盡力做到小矛盾不出組、大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題不出鎮。

四是努力發展經濟,滿足群眾需求。農民富,集體強,密切新時期干群關系才有充足的物質基礎。為此,紅花鎮堅持從群眾根本利益出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拓展群眾增收渠道。全鎮明確了“精一、優二、快三”的經濟發展思路,積極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精心實現農產品加工增值,優先發展外向型、高科技的第二產業,加快發展倉儲、市場建設等第三產業。*年,全鎮完成經濟總量31.9億元,國內生產總值5.45億元,稅收2800萬元,人均收入7340元,全鎮七個行政村中有四個名列南京百強村前十名。加快城鎮化進程。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離土、進鎮、入市,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同時,規范完善城鎮管理制度和措施,探索科學管理方法,加強治安綜合治理,強化居民素質教育,塑造優美、奮發、文明的現代城鎮。積極興辦公益事業。鎮里每年出資200多萬元用于公益事業建設,僅走訪慰問困難戶的費用就達20多萬元。全鎮60歲以上的村民基本上每月都可領取養老金,老年公寓也已投入使用。投資250多萬元修建村級道路16條50多公里,農用電網全部改造,自來水管道進入家家戶戶,紅花有線電視入戶率95%以上。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通過演講會、文藝匯演、廟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展示紅花人的精神風貌,激發群眾建設新紅花的熱情。

紅花鎮密切干群關系的做法充分說明:為政之要,在于愛民、安民、富民、樂民。只有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群眾答應作為第一標準,群眾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才能政通人和,事業興旺。紅花鎮的實踐經驗對我們不無益處:

(一)密切干群關系務必要重視領導水平和宗旨意識合拍。群眾評價干部的標準,不僅“察其行”,更注重“觀其能”。鎮領導一班人之所以能凝聚人心,潤澤民心,除了他們有強烈的心系民眾,不謀私利的宗旨意識外,一個根本原因是努力提高領導水平,讓實績說話,以能服人。如在城鎮化進程中,由于部分農民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不愿土地征用之事時有發生。鎮黨委并沒有一味采取行政命令強令征地,而是通過廣洋倉儲基地等“借地生金”的示范效應,引導農民逐步更新觀念,增強發展意識。同時,建立健全各類服務組織,實行“一個圖章生效”、“一站式”服務等,提高城鎮對農民吸引力。農民由原來的“要我進城”自覺轉變為“我要進城”,成為推進市場活鎮、產業強鎮和科技興鎮的生力軍。再如,針對近年來農民收入趨緩的情況,鎮黨委集中精力實施品種、技術、知識三大更新工程,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農民在多種經營上的收入保持著年增長15%以上的高速度。紅花鎮的經驗啟示我們,領導水平是實踐宗旨的加速度。領導干部只有把權力與義務統一起來,把權力與服務等同起來,在溝通“上情”和“下情”同時,努力提高掌握市場“行情”的水平,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我們的各項改革才能順利推進。

(二)密切干群關系必須要做到教育和制度并重。鎮黨委堅持認為,密切干群關系,需要花時間、下功夫,加強教育強化意識自然必不可少,同時,還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責任機制,把全鎮干部“逼向群眾”。一是責任制度。相繼建立了《密切干群關系若干規定》、《機關工作人員首問責任制》、《聯系點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鎮黨委還將密切干群關系作為黨風廉政建設一項重要內容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與各支部書記簽訂“責任狀”,使其與經濟發展和業務工作檢查相結合,與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相聯系。二是評議制度。*年起,全鎮開展了“基層和群眾評議機關”活動,每年召開一次機關作風建設會議,根據評議結果,對前五名給予表彰,對后三名點名批評,會上講清原因,會后限期整改。三是義務勞動制度。革命導師列寧曾倡導“共產黨員星期六義務勞動”。在紅花,干部參加義務勞動已被作為一項制度固定并堅持下來。只要沒有會議,鎮領導自覺帶頭和干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勞動。調查中,19%的人選擇此項為“對領導最滿意的事”,認為這是領導干部密切干群關系,改進工作作風行之有效的形式。

(三)密切干群關系一定要注重民主和法制齊抓。與幾年前同樣的專題調研相比,我們覺得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隨著農民市場經濟意識的增強,他們在政治上的民主要求和參政議政愿望日益強烈,越來越懂得保護自己和監督干部,越來越多地主動參與到決策中。調查中,72%的群眾對鎮、村決策“很關注”或“比較關注”,22%的群眾表示“有時關注”。對此,鎮黨委認為: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老百姓經濟”。要真正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就要把監督的權力交給群眾,把管理的權力交給社會。近年來,紅花鎮通過實行村民自治,擴大基層民主,體現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較好地實現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目標。同時,針對部分群眾出現的“土地分到戶,不要黨支部,村村講民主,不要鎮政府”等強調極端民主的錯誤苗頭,鎮黨委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法制建設。一方面,開展專題學習和培訓,要求干部用民主的、法制的方法做好工作;另一方面,通過法制宣傳等途徑,把黨的政策交給群眾,把權力和義務告訴群眾,逐步使群眾的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走上法制化軌道,政策意識、市場意識和法律意識明顯增強??梢哉f,村民自治和依法治村是密切新時期干群關系的“左右輪”。紅花鎮干群關系的融洽與和諧,正是民主和法制建設齊抓共進的結果。

(四)密切干群關系尤需要保證發展和穩定統一。要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鍵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調查中,86%的人認為經濟發展、生活改善是衡量干群關系的首要標準。這正與鎮黨委作法不謀而合。該鎮始終認為,當前干群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既有思想認識方面原因,更有實際利益方面原因。矛盾是在發展中產生的,矛盾也只有通過加快發展才能解決。要密切新時期干群關系,必須進一步確立和全面貫徹“發展是硬道理”思想,在發展中敢“有為”,在“有為”中爭“有位”。因此,紅花鎮近幾年來始終一門心思“穩住米袋子,豐富菜藍子,發展金娃子,鼓足錢夾子”,實現了全鎮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為密切干群關系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更值得借鑒的是,在加快發展同時,紅花鎮堅持將發展與穩定有機統一,以發展促穩定,以穩定保發展。一是實中求是想大事。鎮領導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工作決策的最高標準,發揚甘為人梯的精神,只要是基層和群眾急需解決的困難,只要是事關全局長遠發展的問題,不管是否能立竿見影,不管有多大困難,他們都堅決去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如在推進農業產業化方面,鎮黨委堅決不搞追求轟動效應的“政績工程”,而是著力于農業信息網絡等基礎建設,完善“引導農民調、指導農民種、幫助農民銷”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扎實推進產業化進程。二是量力而行辦好事。鎮黨委認為,節支即是增收。在興辦各類社會事業中,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體恤民力,把全鎮發展速度與群眾承受程度結合起來,動員社會力量辦事業,用市場觀點辦事業。如根據農戶收入差異,采取多收入多負擔,少收入少負擔的“因戶而治,分檔負擔”辦法盡可能減輕貧困人口的生活壓力。三是想方設法辦實事。鎮里每年都要圍繞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急需解決的問題排出“民心工程”計劃,把關心群眾生活的工作作為全年“一號工程”來抓。特別對農村貧困人口、城鎮低收入者、沒有工作的“農轉非”等弱勢人群,尤其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不僅“授之以魚”,助其解決眼前問題,而且通過實施再就業工程、建立健全保障體系等“授之以漁”,從根本上、長遠上解決他們的困難。在我們對5例“弱勢人群”的個案調查中,他們均對鎮里作法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