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路 突出重點 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
時間:2022-02-22 03:03:00
導語:創新思路 突出重點 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州自今年2月全面啟動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以來,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個核心問題,創新工作思路,找準工作切入點,把實施“云嶺先鋒”工程與貫徹《云南省農村工作守則》、開展“三觀”教育、扶貧開發和村級換屆等工作緊密結合,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取得了初步成效,創造了新鮮經驗。
一、強堡壘,提高干事能力
(一)建設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為農村工作提供組織保障。結合村級換屆,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通過“公選”和“兩推一選”等合法程序,積極引導黨員和群眾把4781名致富能力強的農村黨員、經濟能人選進全州900個村“兩委”班子,占班子成員總數的70%以上,努力建設“三強型”兩委班子和“三強型”書記(主任),使兩委班子帶頭創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明顯增強。文山縣小街鎮腰店村楊龍昌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后,與“兩委”班子認真分析村情,立足于全村荒山荒坡面積大等優勢,確定了“靠山吃山”的路子,帶領群眾大力發展八角、草果產業,變窮山成富山,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二)“兩委”班子實行“一肩挑”,保證村級黨支部發揮核心領導作用。針對部分“兩委”班子關系不協調的實際,大力提倡村交叉任職和“一肩挑”。全州實現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2517人,占“兩委”班子數的36.4%;村黨總支書記與村委會主任“一肩挑”490人,占村委會總數的54.4%;村黨支部書記與村民小組長“一肩挑”1890人,有效地解決了“兩委”關系不協調、“個人說了算”等問題,使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有了保障。
(三)下派干部,促“活”班子。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從縣、鄉機關選派了2872名具有不同專業知識和特長的黨員干部,到村任黨總支副書記或村主任助理,充實基層工作力量,促“活”兩委班子,有效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西疇縣炭西村黨支部書記、下派干部陽國兵,下得去,蹲得住,能干事,不僅為村黨支部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名,發展黨員6名,還為村民協調貸款1.8萬元,資金2萬元,引進香豬養殖技術,促“活”了班子,加快了發展。
二、建陣地,擴大覆蓋面
(一)調整村級黨組織設置形式,把黨的領導工作重心下移。為適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到“經濟建設到哪里,黨的領導工作到哪里;黨員活動到哪里,支部建設到哪里”,調整了村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在村委會成立村黨委1個,村黨總支899個;在村民小組成立村黨支部或聯合黨支部7042個。
(二)建設黨員活動室,鞏固黨建陣地。以102個脫貧奔小康示范村建設為切入點,采取“五個一點”的辦法解決黨員活動陣地的建設問題(修繕村小組集體房解決一點、收縮鄉村校點解決一點、建小康村活動室解決一點、在協會上建立黨支部解決一點、州縣財政投入解決一點),力爭在黨支部硬件建設上做到“五個一”(一間黨員活動室、一面黨旗、一塊“云嶺先鋒”工程示范點牌子、一套黨支部工作制度、一套黨員電教設備)。至9月底止,我州已在村委會、脫貧奔小康示范村、農村經濟協會和部分村小組建立了2973個規范的黨員活動室。文山縣僅今年就一次性投入資金252萬元對村“兩委”辦公用房和黨員活動室進行重建和修繕,并每年安排40萬元作為村級黨組織辦公活動經費,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難、發揮作用難的現狀正逐步得到解決。
(三)把支部建到協會,切實擴大覆蓋面。按照“支部建在協會上,協會辦在實體上,實體連在農戶上”的工作思路,大力引導和幫助農民結合各地產業優勢,組建各種農村專業經濟協會277個,并在條件成熟的61個協會上建立黨支部,實行黨支部班子成員與協會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切實加強對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領導,努力拓寬黨組織參與經濟活動和黨員先富起來的渠道。
三、抓隊伍,增強影響力。
(一)創新發展黨員工作機制,壯大“先鋒隊”。認真落實“三培養”措施,做到“兩個創新、兩個轉變、兩個突出”,即:創新黨員發展工作思路和工作機制,變一般發展為重點發展,變被動吸收為主動吸納,突出農村致富帶頭人、優秀青年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突出抓好農村黨員發展工作。僅今年上半年,全州就培養農民入黨積極分子4951名,發展農民黨員1321名,35歲以下年輕黨員877人,占66.34%;致富帶頭人入黨622人,占47%。
(二)落實“素質教育”工程,增強“雙帶”能力。圍繞“農村黨員要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農村黨員發展經濟要有新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要有新形象”這一主題,依托縣鄉黨校、農村黨員電教網點,通過開展機關與農村支部聯建、組織副科級以上干部下基層講黨課和種養殖實用技術培訓,提高了黨員素質,增強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截止目前,全州共投入培訓經費31萬元,舉辦各類培訓班314期,培訓農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致富帶頭人2萬余名。
(三)發揮“黨員之家”作用,搞好黨內幫扶,增強黨組織魅力。采取“黨費出一點、財政補助一點、個人捐贈一點、社會贊助一點”的辦法,建立“黨員互助資金”,發放無息貸款和小額信貸資金,扶持貧困黨員發展經濟,對喪失勞動力的老黨員、高齡黨員每月給予15-30元的定額補助,讓貧困黨員、老黨員感受到黨組織“家”的溫暖,提高農村黨員的政治地位,增強黨員的榮譽感、自豪感,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建設農村服務者隊伍,唱響“便民曲”。按照“扶貧開發到哪里,‘云嶺先鋒’工程就實施到哪里”、“抓‘云嶺先鋒’工程就是抓農村工作,扶貧工作隊員就是基層黨建指導員、聯絡員”的要求,州縣鄉抽調了374名黨員干部進駐102個小康示范村,在抓好沼氣池、小水窖、水電路等扶貧項目實施的同時,幫助和指導村黨組織抓好隊伍建設,發展黨員,開展培訓和理清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等工作。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群眾需要什么就選配什么”的原則,采取機關下派與就地就近選配和開展農村無職務黨員設崗工作相結合的方式,在村委會設置“五大員”,村小組設置“三小員”,共選配了13026名懂技術、能服務、熱心公益事業的黨員干部,擔任“五大員”、“三小員”;在農村無職務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工作,讓農村無職黨員“無職有位、有位有為”,目前,全州已有23190名農村無職務黨員上崗理事。富寧縣各甫村部分黨員當了“幾大員”后,自籌資金建立了一個山地養雞示范點,讓群眾參觀學習,帶動和輻射周邊群眾發展山地養雞致富。
四、促發展,群眾得實惠
(一)發揮“兩個作用”,打好扶貧攻堅戰。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帶頭作用,組織和帶領群眾積極響應州委的號召,持之以恒地打好扶貧三項工程建設大會戰和脫貧奔小康示范村建設。西疇縣興街鎮江龍村黨支部,喊響了“與其等著看,不如自己干”的口號,自籌資金帶領群眾建設小康村,新建了黨員活動室,家家戶戶建好了沼氣池,接通了自來水,鋪通了村中水泥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今年1-7月,全州共籌集資金7416.8萬元,建成小水窖28251口、建成沼氣池38573口、改造茅草房10580戶,扶貧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二)發揮農民專業協會作用,使群眾走上致富路。在協會黨支部的領導下,協會黨員充分發揮先鋒作用,摸信息,找市場,帶頭試驗示范推廣種養新技術。協會的作用發揮得更好,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更高,增收致富更快。硯山縣稼依鎮生豬產業協會黨支部通過發揮黨員電教優勢,組織會員觀看生豬養殖技術方面的電教片,大力推廣“三元雜”等新品種養殖,帶動周邊村鎮近2萬戶農戶發展生豬養殖。同時,通過協會黨支部提供的銷售渠道出售的生豬價格,每公斤比本地市場價格高出0.4-0.8元,使農民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三)發揮社區黨支部作用,城市建設步伐加快。社區黨支部緊密結合城市建設發展實際,以服務群眾為重點,從群眾關注的社會治安、醫療救助、環境衛生等熱點、難點做起,把黨員組織起來,作用發揮出來,推動了市政建設的步伐。
通過半年來的實踐,“云嶺先鋒”工程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關鍵在領導。堅持“一把手”抓“云嶺先鋒”工程,州委主要領導帶頭掛鉤聯系示范點,率先垂范,多次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及時總結,找出存在問題;州委常委、黨員副州長積極抓點示范,全州各級黨組織形成了“不抓‘云嶺先鋒’工程是失職,抓不好‘云嶺先鋒’工程是不稱職”的共識,確保了“云嶺先鋒”工程順利推進。
二是核心在支部。始終抓住“建設一個強有力的黨組織班子”這個核心,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合理調整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使黨組織的活動正常起來,活動內容更貼近黨員的思想、生活實際,使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得到貫徹落實,基層黨支部核心堡壘作用就會得到有效發揮,黨的執政基礎就會得到鞏固。
三是基礎在黨員。堅持以黨員隊伍為基礎,通過黨員設崗定責、黨員示范窗口、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等形式,讓廣大黨員自覺“亮身份、樹形象”,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確?!霸茙X先鋒”工程不偏方向,不流于形式。
四是根本在實效。堅持把發展壯大黨員隊伍、改善結構和幫助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作為衡量工作的兩把“尺子”,讓“組織活起來,黨員動起來、群眾干起來”,使老百姓成為“云嶺先鋒”工程的真正受益者,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就會得到加強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