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時間:2022-02-27 10:14:00

導語:師德建設的思考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德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實踐者,筆者對當前師德建設有以下思考建議

師德內容求新

社會不斷發展,人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提高,道德規范,包括職業道德也是不斷更新、發展、完善的。多年來形成的師德規范,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些內容歷久彌堅,具有永久

的歷史意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師德內容也必須不斷更新,及時吸收體現時代和教育發展要求的新內容。

黨的十六大修訂教育方針時,在“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條文后,明確增加了“為人民服務”。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實現教育為人民服務的目標,根本在教師。因此,新時期師德建設在內容上,應特別重視和強調為人民服務。

2005年《人民教育》第8期刊發了教育部長周濟的文章《愛與責任——師德之魂》,該文在“愛”是師德之魂這個教育界多年共識的基礎上,強調“責任”的重大意義,第一次把“責任”提到師德之魂的高度,認為“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從而提出了責任教育這一師德建設的新內容。

具體要求求實

近年不少地方在對教師日常師德的具體要求上,有過高過嚴的傾向。在師德形象的樹立和宣傳上,也有脫離真實,追求高、大、全,過分拔高、美化、神化的傾向。過高過嚴的師德要求,脫離教師的思想和生活實際,與廣大教師的心理相差甚遠,只能寫在紙上,說在嘴上,并不能見諸于實際行動??桃獍胃叩膸煹滦蜗螅坏荒芤鸾處煹墓缠Q,反而因損及教師的人權、人性而被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敬業奉獻是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理應大力提倡。然而凡事走向極端就會走向反面。例如為了倡導教師對工作、對學生的熱愛和奉獻精神,常常宣傳這樣的師德事跡要求教師效法:為了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某教師夜以繼日地備課、講課、輔導、批作業,一個月甚至半年、一年也不回家和親人團聚;為了做到不缺學生的一節課,父母病危、彌留以至去世,也不去探視、照顧和奔喪;為了改善辦學條件,某位優秀教師把自己10萬元獎金全部用于所在的山村小學建設,自己卻過著比當地農民還艱苦的生活,甚至連一本像樣的詞典也沒有,等等。這些形象貌似高大,但極難引起教師的真正贊同。教師是人之師表,但首先是普通的社會公民。教師也有父母子女、夫妻恩愛、家庭生活,也要食人間煙火,也要享受天倫之樂。昔日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水勢情急恐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今在安定平和的校園中教書育人,加班加點搞好教學固應提倡,但成年累月不回家,放棄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享受姑且不談,不盡贍養老人、扶助配偶、教育子女的責任,連一個合格的公民也不夠,還怎樣去為人師表呢?教師捐資建校固應提倡,但因捐款搞得自己連一本像樣的詞典也沒有,現代化的工作、學習、生活用品、用具更談不上,如何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如何教書育人?過分拔高和倡導敬業奉獻精神,只能使師德成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高調。

教育方式求活

首先,集體學習的形式應當改變。年復一年地組織教師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宣讀職業道德規范等文件,不僅不為教師喜聞樂見,而且已無多少實際效果。如何改變?可對師德規范的各方面的內容,如對“愛與責任”這一核心內容舉行專題論壇,聘請有關專家進行系統的講座輔導,提供正確的導向,再由教師廣泛參與,討論評說,見仁見智,互相交流,獲得師德理論水平上的提升。也可舉辦案例分析活動,利用媒體報道的典型案例或本校發生的案例,包括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組織教師以法律和相關規范為依據,進行深入分析,以“規”析案,以案說“規”,使教師明確師德規范的真正含義,懂得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各種情況從師德的角度應當怎樣想、怎樣做。

其次,師德教育應緊密聯系實際。一要聯系學校工作實際。師德本是教師在履行崗位職責、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當遵守的職業道德。它和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及學校的規章制度在總體要求上是一致的。學校應當把師德教育活動貫徹到學校的一切活動、一切工作中去,用師德統帥教師的一切工作。對常規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如不備課或不認真備課,不批改作業或錯批漏批作業,不認真講課或隨意曠課,打罵體罰學生等等,都應當從“愛與責任”這個師德的核心內容上找原因,幫助教師強化工作責任心。二要聯系教師師德表現的實際。可定期向學生、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開展調查問卷,征求不同層面的人士對師德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師德教育工作。對教師日常發生的師德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問題,可通過個別談話、一定范圍內的集體討論分析和幫助、給予批評以至紀律處分等方法解決,使師德教育的針對性更強,目標更明確,活動更有價值。

再次,要重視教師的自我教育。師德修養說到底是教師個人修養。從根本上說,師德教育主要在于教師自我教育。學校應重視引導教師在師德修養方面反思、總結、研究和提高。要提倡和鼓勵教師深入開展師德研究活動,提高個體師德素質,在實踐中探索提高師德修養的途徑,提煉、總結出心得、體會和理論文章,定期組織教師總結、交流。同時,經常從師德的角度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檢討自己的工作,總結師德實踐的成敗得失,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使教師師德素質的提升與開發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