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時間:2022-03-06 06:00:00
導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是一次高舉旗幟、解放思想的大會,特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成果。其中,以“經濟發展方式”替代“經濟增長方式”更是一個歷史性變化,它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也體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折射出了我國經濟發展內涵的重大變化。我們要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真正樹立又好又快發展理念,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市各項事業的進一步繁榮發展。
長期以來,由于受將經濟發展等同于經濟增長的片面思維影響,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些地區超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過度開發,導致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加劇,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經濟增長和收入增加帶來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問題,在我市也不同程度存在,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合理調整產業結構。關于產業結構調整,張云川同志在省委七屆三次全會上講話指出,一產的重點是夯實基礎、加快產業化;二產的重點是優化結構、提高產業發展的水平和經濟效益;三產的重點是加速發展、提升層次。按照這一要求,結合我市產業發展現狀,在今后的調整過程中,要堅持二產引領、三產推動、一產跟進,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突出解決好第三產業比重過小的問題,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要大力發展商貿流通、現代物流兩大主導產業,優化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新型服務業,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提高其在全市經濟中的比重。
積極實施“一體兩翼”發展戰略,打造兩大增長極,帶動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五大基地”建設,實施“5+3”企業上臺階工程,通過增強省會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培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戰略支柱產業,努力培育壯大優勢骨干企業,全面提升我市工業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進一步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節能減排,堅決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
堅持“城鄉互動”發展戰略,把縣城做美、園區做大、金融搞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壯大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也是潛力所在,而園區是發展縣域經濟的最大載體。要切實把園區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縣域工業園區建設,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農村是縣域經濟的基本經濟單元,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夯實新農村建設基礎。同時,還要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充分發揮我市的區位優勢,爭取在打造東出西聯大通道中有所作為,努力形成各展優勢、競相發展,協調聯動、互利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也意味著新一輪的經濟轉型,這對我市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思想解放是一個不斷提高、螺旋式上升的持續過程,因此,徹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艱苦復雜過程,這其中甚至可能會有一個陣痛期,對經濟增長速度帶來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卻是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運行進入良性循環,實現經濟長期平穩快速增長的必由之路。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走向科學發展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誰覺悟得早,起步快,誰就會主動;誰覺悟得晚,起步慢,誰必然被動。如今,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正在扎實開展,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我們要緊緊抓住和用好這一機遇,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個轉變”,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實現根本性突破,從而為石家莊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精品范文
10加快水利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