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解放思想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4 08:41:00

導語:繼續解放思想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繼續解放思想工作匯報

黨的*之后,在思想領域和實際生活中興起和發展著解放思想的熱潮。黨的*所強調的繼續解放思想,立足于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條件,因而必然具有特殊的時代特征和意義。這個特殊的時代特征和意義,就在于我們今天的解放思想是繼往開來、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其中既有一脈相承的歷史繼承性,又有著與時俱進的鮮明特點。

政治優勢的繼承和發揮

黨的*報告開宗明義,把繼續解放思想作為*主題的重要內容和要義,明確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號召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面對黨的*確立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主題和實踐主題,面對新世紀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和提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堅定性和自覺性。因為,堅持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發揮我們特有的政治優勢,既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其重要的思想政治保證。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思想基礎,是我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和靈魂,也是我們黨特有的政治優勢。任何事物的觀察與處理都涉及認識路線、思想路線問題。認識路線、思想路線的實質是從思想觀念出發還是從客觀實際出發。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是按其固有規律運行的。思想觀念是物質世界派生的,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谶@樣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必然強調從實際出發,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強調思想認識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一句話,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鄧小平同志曾精辟地說過:“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币獜娬{的是,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是一個不斷運動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只要實踐在運動、在發展,就存在主觀與客觀、思想與實際相符合的問題,就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為轉移的,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以前有解放思想的問題,現在有解放思想的問題,將來還會有解放思想的問題。那種認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可以一勞永逸的觀點是錯誤的,也是不現實的。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們仍然有許多未被認識或基本上未被認識的領域和規律,仍然有許多未知的“必然王國”,我們仍然有待于繼續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躍進,甚至可以說,面對未來,未知的還遠遠大于已知的。因此,必須始終要解放思想,始終要使主觀思想跟上客觀現實的發展,使認識合乎實際,也就是始終要實事求是。所以,把繼續解放思想作為黨的*的主題內容,這既是思想理論發展的邏輯所致,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成功經驗的歷史啟示

俗話說,知史可以知興替。面對30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我們可以得到很多成功經驗的歷史啟示,而堅持解放思想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歷史啟示之一。新時期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部實踐和全部理論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從實踐方面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有力地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是我們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可靠思想保證。新時期30年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說明,我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每一步跨越,每一個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催生和引導的結果。再從理論方面看,我們講的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一個接一個的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同樣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產物、理論結晶。可以這樣講,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和推動,就不會有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當代具體實踐的結合,就不會有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不會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立和形成,不會有黨的十六大以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戰略思想和理論創新成果的產生。無論是實踐領域還是理論領域,所有這一切成果,無一例外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必然結果,都是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依據、為基礎的。因此,解放思想作為我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經驗和成功之道,必須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地加以堅持。這就是黨的*突出強調繼續解放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因。

清醒的辯證思維意識

我們已經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歷史新起點的一個基本涵義,就是把以往的歷史作為基礎、作為前提、作為新的起點。因此,在歷史新起點上強調解放思想,也就自然反映了我們對待以往歷史的清醒意識和科學態度。這里有三層涵義:一是辯證清醒地看待以往的歷史成就;二是辯證清醒地看待以往的歷史經驗;三是辯證清醒地看待歷史進程中流行的一些觀念,既要破除舊的思想束縛,又要防止新的思想束縛。

從第一點來說,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從解決溫飽問題到總體小康,我國的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位,進出口貿易躍升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已居世界第一。面對一個個驕人的業績,一個個巨大的成就,是止步不前,還是繼續前進,這里就有一個解放思想的問題。

從第二點來說,歷史成就的取得源于歷史的成功經驗,這是不成問題的。但問題是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歷史經驗,把歷史經驗神圣化、絕對化、簡單化,看不到實踐的發展,條件的變化,不能用發展的歷史的眼光看待歷史經驗,不能結合發展了的實踐,變化了的條件,創造性地、具體地、靈活地運用歷史經驗,就很容易形成新的思維定勢。面對歷史經驗,我們要繼續解放思想,始終保持清醒的辯證思維的科學態度,讓思想跟上發展的實踐和變化了的環境,防止墜入思想僵化的窠臼。

從第三點來說,新時期的歷史進程,是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也是不斷解放思想的歷史進程。但有一種歷史現象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警覺,那就是在破除舊的思想束縛的同時,也要謹防墜入新的思想束縛,在反對和抵制一種錯誤傾向的同時,也要防止出現和走入另一種錯誤傾向,要清醒辯證地看待社會上流行的一些思想觀念。我們要在解放思想、破除僵化迷信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清醒的辯證思維的科學態度,多一些辯證法,少一些形而上學,多一些唯物論,少一些唯心論,正確對待社會上出現的流行觀念,防止片面性和簡單化,避免形成新的思想僵化。

贏得未來的制勝法寶

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不僅是指要以辯證清醒的科學態度對待歷史成就、歷史經驗和歷史進程中的一些流行觀念,而且是指要以思想解放的態度來研究和解決接踵而至的新情況、新問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都面臨許多新課題、新矛盾,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日益明顯: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但另一方面,又面臨著發展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這就是人們通常議論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經濟社會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自然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嚴重,以及消極腐敗現象多發等等問題。概括地講,就是發展的科學性、協調性問題日益突出,社會的穩定性、和諧性問題日益突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面對新課題新矛盾,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歷史中沒有現成的經驗,只有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能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途徑。我們既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關鍵看我們工作做得怎么樣。而其中一個關鍵,就在于必須進一步增強和提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堅定性和自覺性。這是人民群眾的意志和愿望,也是推進改革開放、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客觀需要。

重點是“人的解放和發展”

解放思想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要有所遵循,是以實事求是為前提和基礎的,不是胡思亂想,隨心所欲;二是要有所指向,是以推動現實發展為目的,不是為了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不能滯留在觀念王國,老在思想領域繞圈子、打轉轉。解放思想觸及的是人的思想問題,顧名思義,是針對思想束縛、思想禁錮而言的,是針對人來講的。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講,解放思想的重點和著眼點要放在“人的解放和發展”上。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尤其要突出地體現“人的解放和發展”。為什么這樣說?這里有四點: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的要求??茖W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我們今天的中心任務和時代課題,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因此,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來展開,就是要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檢驗衡量的標準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看是否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把重點和著眼點放在“人的解放和發展”,應該說,從一個方面體現了“以人為本”原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以人為本”理念在思想領域的貫徹落實。

二是轉變人的發展理念的要求??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要解決的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經濟社會之間、人和自然之間、國內國外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和諧的問題,其實質是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而發展方式的轉變首先要取決于發展理念的轉變和提升,也就是首要從思想上解決“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問題。因而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必須把重點和著眼點放在人的發展理念的轉變和提升方面,從人的發展理念入手來解決發展道路、發展效益、發展模式等問題,從而最終解決“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這個基本問題。

三是提高人的素質的要求。國內國外的經驗都說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人的素質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也必然要求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要把重點和著眼點放在“人的解放和發展”上。那種只講速度不講效益、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走到盡頭。拼資源、拼能源、拼環境的發展模式,空間越來越小、越來越窄,沒有出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要求必須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人的素質的提高和科技進步上。這是黨的*報告著重闡述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把發展的重點從外部移到人自身,移到提高人的素質,移到依靠人的智力、科技、知識方面來,無疑是人的發展觀念的重大轉變,因而也必然成為歷史新起點上的解放思想的重要內容。

四是激發和發揮人的活力和創造力的要求。解放思想,歸根結底是要把人的活力、創造力、各種潛能和聰明才智煥發出來,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事是靠人干的,經濟是靠人來發展的,社會是靠人來推動的,現代化是靠人來建設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靠人來實現的。離開人,離開人才,離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一切都無從談起。人是一切資源中的第一資源,是一切財富中的最寶貴財富,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最能動的因素。解放思想,就是要通過人的思想解放,使人敢想敢干敢闖,摒棄和破除一切束縛人、束縛人才的舊體制、舊機制和不合時宜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把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調動和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