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業春耕工作報告

時間:2022-03-02 02:52:00

導語:縣農業春耕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農業春耕工作報告

現在,我受縣人民政府的委托,作今年全縣春耕備耕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全縣春耕備耕形勢及開展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來,在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導下,圍繞我縣建設全省一流的現代化特色農業基地和生態畜牧基地這一中心任務,對全縣的春耕備耕工作早計劃、早安排、早動手,重點抓好春耕物資準備、農業科技培訓、農資市場打假等三項工作,促進了春耕備耕有序開展,漸入高潮。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積極引導干部群眾投入到春耕春播的熱潮中。

今年中央出臺的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支農、惠農的力度進一步加大,體現了黨中央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也出臺了相應的惠農政策。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對“三農”工作以及當前的春耕備耕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多次在會議上予以強調。候書記、王縣長、石海碧副書記、趙興仲副縣長多次深入農口各單位、各鄉鎮調查研究,了解實情辦實事,抓農業科技培訓、農資市場打假等具體工作。特別是王縣長帶領農業技術人員深入金城鎮、南河種鎮、大臨河鄉、下社鎮等鄉鎮,走村入戶,宣講中央1號文件,傾聽群眾呼聲,破解“三農”難題,親自為農民群眾講技術、指富路??h領導的實際行動,有力地激勵了農村各級干部抓好春耕備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奮戰在一線,組織群眾調優種、購化肥,興修農田水利設施,抓整地,忙春匯,全縣農村掀起了春耕生產的熱潮。

2、協調各方力量,抓好春耕物資準備,確保春耕春播農資供應。

面對農資漲價、資金短缺、鐵路運輸緊張的狀況,我們本著早準備、早調運、多儲備的原則,與各鄉鎮、經營單位廣泛收集農資供求信息,加強外向業務聯系,組織采購、運輸力量,積極調運各類農資。目前,共儲備各類化肥7萬多噸,玉米種子22個品種75萬公斤,其中新引進玉米優種12個。還備好馬鈴薯種子1100萬公斤、各類蔬菜種子4.5萬公斤。農藥、地膜也基本充足。調運農機具950余臺輛。各類農資基本滿足了群眾的需求。

3、科技服務到位,充分調動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提高春耕生產科技含量。

縣農牧局于去年11月初制定了“*年農業科技培訓實施方案”,針對建設10個特色農產品專業基地、發展10萬畝無公害蔬菜,力爭4個品種8萬畝蔬菜、2萬畝玉米通過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等重點任務,確定把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優質農作物標準化栽培、重大病蟲害防治、科學施肥、農藥使用技術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11月30日,我們組織召開了全縣農業科技下鄉工作會議,縣四套班子領導、各鄉鎮鄉鎮長以及農業技術推廣和畜牧獸醫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對*年農業科技培訓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現場向各鄉鎮贈送了9萬元的農業科技書籍和光盤。經過冬春三個月努力,全縣接受培訓的農村干部群眾共15000人次。培訓采取“農民點菜,專家辦灶”的方式,在培訓前,了解群眾需要什么,生產中的難題是什么,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辦培訓班,現場解答疑難問題,讓群眾想聽、愛聽、聽懂,深受群眾的歡迎。在南泉鄉,技術人員為干部、群眾講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氣氛異常熱烈,從上午8點多一直講到中午2點多,群眾還是戀戀不舍,要求再給多講一會兒。在大臨河鄉,果樹站技術人員深入果園地頭,手把手地向果農傳授栽培技術,示范剪枝嫁接,深受群眾的好評。

對今年開展的科技試驗、示范項目,實行局領導負責,技術人員承包,已全部落實到鄉村、戶、地塊。其中53個胡蘿卜、尖椒、青椒、玉米和飼草玉米的品比試驗,分別安排到龍泉、北河種、石莊、東輝耀、六福堂、啞唿莊等村。3000畝玉米制種田分別落實到南泉、下馬峪、大臨河、義井等4鄉13村。

4、整頓規范農資市場,開展農資打假活動,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利益。

今年,我們把規范種子市場作為農資打假的重點,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1月25日,召開了種子工作暨崗前培訓會議,對全縣種子經營戶進行了法制和業務培訓,貫徹了國家《種子法》以及《山西省種子管理條例》,出臺了我縣的種子管理細則和實施方案,對種子經營戶登記備案,硬性要求,嚴格管理,春節過后,承擔種子管理的同志們不辭勞苦,連續多日深入各經營單位、戶,對108個經銷的種子進行初檢,發現太單30、泉玉6號、屯玉6、屯玉8等4個品種發芽率不夠,查封禁銷。下一步,除了繼續抓好種子打假工作外,我們還要與質監、工商、公安部門聯合行動,對銷售化肥、農藥、地膜的城鄉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進行重點和突擊檢查,對無證經營以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的經營者進行嚴厲打擊,保證農業生產安全,維護農民利益。

5、各方齊心協力,打好支農總體戰。

春耕備耕事關全年農業生產大局,是全黨全社會的一件大事。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部門立足本職,顧全大局,打好支農總體戰。水務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鄉村維修機井1100眼,保障井灌區春匯地順利進行,目前全縣春匯地15萬畝。林業局多方籌集資金,聯系苗木,抓緊春季植樹造林準備工作。開發辦努力完成上年項目掃尾工程,避免影響春耕春播。農機中心籌劃調配各類農機車輛,準備投入機耕旋耕和春播。畜牧中心認真做好調優種畜禽、冷凍精液,氨化秸稈等項工作。農村信用社計劃融資6000萬元,第一季度已發放支農貸款1000萬元,近期再發放2000萬元,同時信用聯社積極向人民銀行申請支農貸款2000—3000萬元。農業銀行計劃融資3000萬元,向農民發放貸款,以解決春耕備耕以及發展畜牧業和鄉鎮企業的資金不足。氣象局積極做好關鍵性、轉折性、災害性天氣預報,為春耕生產和群眾生活服務。

二、當前春耕生產存在的主要困難

今年春耕春播的總體形勢以及發展勢頭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農資漲價幅度大。據縣農牧局對全縣農資市場銷售的8種化肥、3種地膜、各類農藥、種子的調查表明:今年農資漲價幅度之大,是近年來少有的。8種化肥除進口美國磷二銨因原來價位高,價格比去年增長10%外,其余7種化肥漲價幅度比去年增長20%—53%,其中尿素每噸售價比去年增460元,增32%;硝酸磷肥每噸增525元,增40%,硝銨磷每噸增625元,增長53%。三種地膜比上年售價增長20%以上。少部分常規種子比上年售價增長10—20%,大部分種子售價略高于去年或與去年基本持平,少部分新引進的種子售價比常規種子價高。農藥售價比上年增10%。此外,灌區水費每方增長12%,每畝多花4元—8元。由于各類農資漲價幅度大,必然要增加群眾的生產成本,影響群眾生產投入的積極性。為此,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服務,引導農民群眾運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推廣優良品種,挖掘增產潛力,提高種植業的質量和效益。工商、物價部門要做好農資價格監管工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2、糧價下跌,糧食難銷。從目前我縣糧食市場價格來看,玉米每斤售價0.5元左右,比上年同期的每斤0.6元以上,跌價0.1元。去年,我縣玉米獲得大豐收,農民群眾手中有大量的玉米待銷,但是銷售市場十分疲軟,農民有糧賣不出,上年的投資未能全部拿回,今年又要生產墊本,難免要影響春耕春播的投入,挫傷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因此,建議多方疏通糧食購銷渠道,并促成玉雄淀粉廠盡快投產,解決農民群眾賣糧難問題。

3、春耕備耕資金緊張。

一方面春耕備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另一方面隨著生態畜牧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也要投入大量資金。據我們初步調查,全縣春耕春播資金約需資金1.6億元,估計約有5000萬元的缺口。農民養奶牛投資大,鮮奶難銷,也是造成春耕資金緊張的原因之一。因此不少農戶要求貸款支助。一些農民反映支農貸款真正落實到農戶手中不多。縣委、縣人大、縣政府非常重視。協調金融部門采取有力措施解決此問題。信用聯社決心以中央1號文件為指針,深化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增強服務功能,籌措更多的資金,使更多的農戶得到貸款的支持。

4、用電緊張必須引起重視。當前國內電力仍然短缺,用電較為緊張。從我縣來看,今年農村用電比上年可望有所緩解,但仍滿足不了實際需求,不能掉以輕心。電業部門要多爭取電量,對井河灌區在用電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同時,更需重視的是農村高低壓線路被盜現象嚴重。近期僅臧寨鄉5村就有10余公里的高壓線被盜。因此,各鄉村要加強對農業和電力設施的管理,建立值班巡邏制度,嚴密防范。公安部門要及時偵破大案要案,嚴厲打擊不法分子,保障春耕生產和群眾的生活用電。

5、氣候異常影響春播。今春以來,天氣忽冷忽熱,雨雪多,氣溫明顯偏低。據氣象部門提供的從3月11日—17日的數據表明:氣溫比上年低7.60C,5公分地表溫度比上年低5.40C,對蔬菜育苗和小麥、大蒜等早春作物播種十分不利。氣象局以及各鄉鎮要關注天氣變化,抓好對霜凍、沙塵暴等災害的預報預防。此外,畜牧部門要加強動物疫情的監測和疫病的防治,嚴密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要搞好春季農田水利建設,制定抗旱保春耕預案,井灌河灌一齊上,完成春澆春匯任務,是取得全年農業生產豐收的關鍵。

各位領導: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的監督指導下,經過全縣各級干部和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我縣“三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產業化不斷推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較快。2003年被評為全省“增加農民收入先進縣”,*年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我們堅信:只要我們能夠緊緊抓住中央、省、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良好機遇,充分依靠廣大干部和群眾,解放思想,團結拼搏,克難攻堅,扎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奪取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全面勝利。

以上報告如有不妥,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