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學習五中全會思想匯報范文10篇

時間:2022-12-07 09:00:28

導語:2015最新學習五中全會思想匯報范文10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最新學習五中全會思想匯報范文10篇

第一篇

從1953年開始至今,中國已編制12個五年規劃(其中前10個為五年“計劃”),其中很多規劃都引領了中國經濟的重要轉折。

中國“十三五”規劃涵蓋2016-2020年時間段。在這五年中,中國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決定性成果,要進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沖刺。有觀察認為,此次會議是在特殊時間節點召開的關鍵性會議。

如其所言,“十三五”結束之際,正是中國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的時間節點,也是中國順利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銜接點,承上啟下,其關鍵性顯而易見。

中央政治局此前明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笆濉币巹澅仨毦o緊圍繞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來制定。此間觀察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是此次規劃的最大看點,而全會繪就的“十三五”藍圖是為中國建成全面小康做沖刺準備。

綱舉目張。為編制好“十三五”規劃,今年以來,中共高層密集展開基層調研。

從5月至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相繼在浙江、貴州和吉林調研,并接連舉行座談會,聽取上海等18個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人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座談會中,明確了中國在“十三五”期間需要補齊的“短板”,部署了需要取得“明顯突破”的十大領域。

9月初,總理主持會議部署“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啟動工作時強調,研究編制“十三五”規劃,要遠近結合,更加注重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來應對當前挑戰。既要以五年為主,銜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目標,又要考慮更長時期的遠景發展。

中共還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內征求對其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意見和建議。中央政治局要求把相關意見和建議“全面梳理、逐條研究、盡量吸收,把文件制定好”,足見中共對規劃制定的重視。

值得指出的是,中央政治局會議還強調,“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分析認為,“十三五”規劃絕非是時間點的簡單遞推,而是被賦予了諸多新內涵,是基于經濟新常態的大邏輯,在“四個全面”的頂層設計之下,對經濟社會做出的戰略安排,確保向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沖刺不失速,不跑偏。

此次五中全會的主議題聚焦于發展議題,但有關人事事項也是關注焦點之一。

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突出強調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加大反腐懲惡力度,“打虎拍蠅”舉措頻頻。據統計,十八大以來,已有上百名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被查。其中包括蔣潔敏、李東生、令計劃等7名中央委員,以及李春城、王永春等11名中央候補委員。

根據中共黨章等規定,開除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黨籍的處理決定,要經全會追認。去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李東生、蔣潔敏、楊金山、王永春、李春城、萬慶良開除黨籍的處分。

此外,令計劃、陳川平、王敏、朱明國、楊衛澤、仇和等人,此前中紀委已發通報: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研究并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決定開除黨籍,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按慣例,五中全會將會追認中央政治局作出的開除上述人黨籍的決定。

同時,依照《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委員出缺,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遞補。全會還或將增補中央委員會成員等。

指出,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分析認為,相關人事安排也將體現出,中共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努力。

第二篇

為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校團委將陸續開展一系列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活動,在校園內營造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濃厚氛圍。一個人,只有不斷自省反思,不斷修正自我的方向、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得以穩定和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已經展開,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進入新時代的改革果敢抉擇、指引方向??茖W發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正確的方法論,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才能更快地由“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就是必須要深入了解黨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的任務。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按照慣例,歷屆五中全會的會議內容主要是確定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與改革的方向。

“十三五”規劃將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看點,“十三五”規劃涵蓋2016-2020年時間段,“十三五”規劃的十個任務目標:1、保持經濟增長,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3、調整優化產業結構,4、推動創新驅動發展,5、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6、改革體制機制,7、推動協調發展,8、加強生態文明建設,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進扶貧開發。其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首度寫入五年規劃。

“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來制定

會議認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笆濉睍r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發展既面臨大有作為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在改革開放以來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重要理論指導、“四個全面”布局、發展第一要務、六個建設推進

會議指出,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

會議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要認真總結經驗、深入分析問題,把發展理念梳理好、講清楚,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好道、領好航。

為人民,促經濟,轉職能,法治化,深化開放,從嚴治黨

會議指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實際出發,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必須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必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體系,加快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建設,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

必須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妥善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必須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國發展航船沿著正確航道破浪前進。

第三篇

我們黨確定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就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2020年),“十三五”規劃就是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的。

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領會中央“十三五”規劃要旨,我們認識到“十二五”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力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十三五”時期要在改革開放以來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要達此目的,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中充滿著遵循規律的科學精神,充滿著改革創新的無畏勇氣,勾畫出了未來發展的清晰藍圖。

在“四個全面”“五位一體”戰略指導下的第一個五年里:我們要遵循經濟規律,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包容性發展。改革是制勝法寶,創新是發展動力。要進一步激發社會創造的活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就要依靠科學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責無旁貸。未來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面對社會和時代的快速發展,面對國家和人民不斷提高的對人才的要求,我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感到了重大的責任和壓力。責任就是方向,壓力也是動力。全面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領會“十三五”規劃要旨,提出我們的發展綱要,就是我們當前工作的最重要的抓手。

“一帶一路”是我國謀劃全球發展的大戰略,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基石。西安是新絲路的起點,而該院是西安市唯一的綜合性本科高校,以服務西安市“五大主導產業”為標的,以轉型發展為契機,走內涵發展之路,把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未來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投入到“十三五”發展的創新行列中,努力創辦人民滿意的大學。

未來五年,大家還要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但大家堅信在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領導下,遵循規律,頑強拼搏,開拓創新,我們的發展目標一定會勝利實現。

該院教授賈俊俠對十八屆五中全會學習體會與建議。金秋十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大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通過學習,深刻理解到“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最后沖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五年,更是跋涉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關鍵一程。因此,中央強調,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教育發展、文化發展等都已進入新常態,我國發展既面臨大有作為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如何抓住這個重要時期,落實和執行好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作為高校教師,我認為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時間節點,抓長補短,科學謀劃,結合國家十三五規劃,制定出體現“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的學?!笆濉币巹?,著力做好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和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教工薪酬,激發教師工作熱情,為國家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是高校的責任。積極宣講“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傳播正能量的表率,做遵規守法的堅決擁護者和踐行者,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是教師的職責。

該院教授趙精兵對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及幾點建議。本次五中全會審議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報告。由于“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也是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因此經濟發展目標備受關注。

其中,保增長位居首位,這意味著經濟增長目標或淡化,對經濟增長質量的重視遠勝速度,經濟發展將以挖掘增長潛力、培育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總量上臺階為先。

其次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即中國經濟增長將完成三個轉變:從主要靠投資和出口變為“三駕馬車”協同帶動,從主要依靠工業變為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從主要靠物質資源消耗轉變為主要靠勞動生產率的提升。

第三是優化產業結構,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信息經濟或被重點提及,產業升級的路徑在于改造傳統行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

一如既往,改革作為制勝法寶,將是貫穿“十三五”的主線。要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國企改革、財稅改革和金融改革有望成重頭戲,要通過“改革要解決長期制約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一帶兩廊”戰略構想的實施,將使區域內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快速增長:一方面相關國家可以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便車,吸引中國投資作為刺激本國經濟增長的途徑;另一方面加快對“一帶兩廊”的投資,對于中國調整國內產業結構、消化過剩產能、保障能源安全等具有積極作用。

因此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與重鎮,XX在“十三五”期間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建議評估XX企業的對外產業優勢,并對陜企在中亞五國的投資情況進行深入細致地了解(中亞五國在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戰略構想中占據核心地位),分析XX企業對中亞五國投資的國別和行業分布特點,政府根據上述資料,有針對性的為相關企業提供服務,以推動XX對該地區投資發展為直接目標,實現資源互補,優化產業結構,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四篇

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家行政學院教授XX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節目,為網友解讀公報內容。XX分析指出,“十三五”不僅僅是一個小康社會的剛性目標,從轉方式調結構來講,“十三五”可能面臨三個轉折。他指出,此次公報圍繞民生問題有很多亮點,到2020年能不能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不在于城市,關鍵在農村。

“‘十三五’不僅僅是一個小康社會的剛性目標,從轉方式調結構來講,‘十三五’可能面臨三個轉折”。XX向記者指出,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三個轉折的“拐點”。他談到,第一個拐點是由過去的數量型向未來的質量型來轉換,過去我們的發展可能更多注重數量、規模,但是未來應該特別強調經濟增長質量;第二個拐點是從引進型朝對外擴張型的轉變,我們過去更多是引進消化吸收,現在強大了以后慢慢走出去向外擴張;第三個拐點是從學習模仿型到自主創新型的轉變。XX認為,“十三五”整個五年,除了剛性的小康社會的目標本身來講,在實現這個大目標過程中,要實現整個經濟的轉型,這三個“拐點”是很關鍵的。他談到,這次公報特別強調,要把經濟發展和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融合起來發展,我覺得這從另外的角度上也給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目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框架,不能就經濟討論經濟,要把經濟放在和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協調發展整體來考量。

XX指出,圍繞民生問題公報也有很多亮點,比如提出健康中國,保證老百姓身心健康;要全面落實一對夫婦可以生兩個孩子這樣的政策,從根本上改變我們過去幾十年來的一孩政策;提出構建互聯網強國,要“互聯網+”,制定行動計劃等等?!懊撠毷切】瞪鐣傂阅繕酥斜容^大的難題?!盭X指出,到2020年能不能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不在于北京,更不在于上海,不在于城市,關鍵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少數農村地區。他談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說的非常準確。這次提的很清楚,到2020年全部的貧困縣都要摘帽,按照現行標準現在貧困人口基本脫貧,這兩個量化指標能夠打出旗幟非常不簡單,如果研究這兩個目標實施,我們制定很多很多舉措,包括扶貧資金如何使用,他認為,把這兩個目標公開,在規劃里直接寫進去,這就是巨大的決心,相信后面會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兌現這兩個目標。

第五篇

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公報指出,要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就此,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XX。他指出,回顧歷次五年發展規劃,我們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立足于民生改善??梢灶A見,“十三五”規劃會將民生問題的關注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未來五年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

XX談到,民生不僅事關民眾的基本生活質量,而且事關社會公正、社會安全以及經濟內需拉動等重大事項,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五年規劃”中是極其重要的內容。隨著人民對于民生改善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規劃意義的“五年規劃”與改善民生的關系將更加密不可分。因此,“十三五”規劃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將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XX分析,“十三五規劃”是在“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指導下制定的首個五年規劃,必須緊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歷史轉折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民生將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叭娼ǔ尚】瞪鐣辉偈且粋€遙遠的目標,而是本屆規劃的最終目標,必須全面實現,雖然任務比較艱巨,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和難度,但是我們要知難而進,不折不扣地實現目標”,XX說。

談及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XX認為,落實“十三五”規劃,不僅是各級政府的責任,也與每個公民、每個企業的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振奮全民精神,一起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使勁。他認為,“十三五”期間,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備受公眾關注的義務教育、延遲退休、生育政策、房產稅等問題,都將成為改善和發展民生的重要著力點。

第六篇

2015年10月26日-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在北京召開。大幕即將拉開,公眾的期盼也在升溫,有關注人事調整,也有關注幕后花絮,更多的人關注會議議題。這次會議并不是普通的會議,它涉及的議題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基于以往慣例,前幾屆五中全會都審議相關規劃,比如十五屆五中全會審議十五規劃,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十一五規劃,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十二五規劃,而此次五中全會將審議十三五規劃。眾所周知,五年規劃是我國國民經濟領域最重要、最高規格的規劃,不僅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起著重要作用,還將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而十三五規劃更是不同尋常,具有宏闊背景和鮮明特色。

十三五規劃時間是從2016年至2020年。這五年恰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五年,還被稱為“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要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五年?!币欢ǔ潭壬险f,十三五規劃施行情況如何,能不能實現實現變軌超車,直接決定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甚至影響到百年目標。究其因,十八大提出“兩個百年”目標,其中中第一個百年目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乎此可發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乎兩個百年目標,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系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于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行,我們有理由對十三五規劃抱以良好期待。但必須看到的是,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小,第三季度GDP增速同比增6.9%,創6年新低。再加上我們正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挑戰。正因如此,從三期疊加到三大轉換(增長動力的轉換,經濟發展方式的轉換,新舊發展模式的轉換),就是我們的共同選擇。正如所強調的,“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是未來五年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時,首次提出了“十三五”規劃總體框架,強調“十三五”期間需要在十個領域取得“明顯突破”。分別是:保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促創新、農業現代化、改革體制機制、協調發展、生態文明、民生、扶貧。將保增長放在首位,所傳遞信號不言而喻。我們一方面應看到,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另一方面更需通過制度安排實現預期目標,比如改革是制勝法寶、把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個人的成長難免遭遇艱難時刻,超越困苦,人生就可能變得美好而遼闊,一個國家亦是如此。經濟形勢不好,并不代表束手無策,更不意味著就此沉淪。日前總理提到,今年在世界經濟低迷和金融市場動蕩的情況下,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6.9%,保持在7%左右,尤其是就業比較充分,其中“雙創”起了重要支撐作用?!皠摽汀笔窍乱淮谓洕蟪钡呐眱?,“雙創”則是經濟增長的不熄引擎,這已被證明,必將繼續證明。

此外,站在全國一盤棋的局勢中,無論東部繼續跨越發展,還是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以及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應對危機,我們有足夠的武器;化危為機,我們有更多的牌可打。

第七篇

十八屆第五次全會,是在重要時期,緊要關頭,嚴峻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操作性和綱領性。

的重要講話,是對今后一個時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風腐敗斗爭的重要遵循和唯一依據,號召全體黨員和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續抓好、抓牢,抓狠,必須得益黨中央支持不遲滯,必須堅定立場方向不動搖,必須抓住主體責任不松懈,必須強化執紀問責不軟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不背向,必須樹立強大信心不退縮。

守紀律是底線,守規矩靠自覺。紀律是黨的生命,紀律建設就是治本之策。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確保中央政令暢通。決不容忍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決不允許自行其是、陽奉陰違

崗位就是責任,職權就有風險。一味揮灑權力,不管后果責任,必將禍害人民,終將葬送仕程。沒有問責,責任就落實不下去。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嚴肅追究領導責任。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沒有中繼站,也沒有休止符,更沒有死角點,一定要馬不停蹄、馳而不息、持以慣之糾正“四風”。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鍥而不舍、狠抓節點、擴大成果。對頂風違紀者所在地區、部門和單位黨委、紀委進行嚴厲問責,越往后越嚴格,以優良黨風帶動民風社風,倡導時代新風。

“打鐵還須自身硬”。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刻不容緩。克服不想監督、不敢監督、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對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的干部,該撤換的撤換、該調整的調整。對不敢抓、不敢管,監督責任缺位的堅決問責。防止“自己一邊出問題,還裝腔作勢查別人”。

第八篇

干任何事情,堅忍不拔才能勝利,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反腐敗斗爭更是如此,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正因如此,面對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的艱巨繁重任務,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歷史擔當,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嚴肅查處腐敗分子,廣大干部群眾拍手稱快、堅決擁護。但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容不得半點松懈和停頓。

從嚴峻性上看,近年來腐敗現象趨于嚴重,區域性腐敗、系統性腐敗、家族式腐敗、塌方式腐敗等不斷發生,特別是在反腐敗斗爭高壓下,有些人還在頂風作案、我行我素。從復雜性上講,區域性腐敗和領域性腐敗交織,用人腐敗和用權腐敗共存,體制外和體制內掛鉤,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同在,利益關系錯綜復雜、盤根錯節,形成了“共腐關系圈”,更嚴重的是,有些人搞官商勾結、上下勾連,腐敗問題和政治問題相互滲透,嚴重危害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統一。

反腐敗斗爭實踐告訴我們,腐敗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一篙松勁”,越是膠著狀態越要持續加壓發力。如果管一陣放一陣、嚴一陣松一陣,群眾會加倍失望,更無法向歷史交賬。因此,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必須保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不定指標、上不封頂,讓那些想搞腐敗的人斷了念頭、搞了腐敗的人付出代價。

反腐敗是一場必須贏的較量,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我們橫下一條心來反腐敗,絕非一時興起,也不是和誰過不去,而是要承擔起歷史和人民賦予的責任。黨與腐敗水火不容,人民對腐敗深惡痛絕。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也要得罪聽黨話、守規矩的廣大黨員干部;任憑腐敗蔓延就會亡黨亡國,真反腐敗才能興黨興國。這筆再明白不過的民心賬、政治賬,決定了反腐敗斗爭沒有禁區,沒有特區,也不能有盲區,要求反腐敗斗爭必須始終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勇氣不能泄、尺度不能松。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敗斗爭無退路?!凹热稽h和國家前途命運交給了我們,就要擔當起這個責任”。全黨必須牢記,反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懲治腐敗是為了贏得黨心民心。這是一場嚴肅重大的政治斗爭,必須決戰決勝。

第九篇

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出臺改革的重要窗口期,根據講話、歷次五中全會出臺的文件等,我們預計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將涉及六大內容,呈現五大特點:(1)以加快完善并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主要目標;(2)將貫徹五位一體的原則,覆蓋六大內容;(3)將貫徹執行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相關改革;(4)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標準,以十八大報告中的八項則為指導,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和和諧改革;(5)將更加注重改革制度的整體性、系統性、配套性、整體性。

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出臺改革的重要窗口期。首先,歷屆黨代會的五中全會均鎖定改革和發展;其次,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住房改革、入世都是在政府換屆時實施的,政府的大換屆往往是改革的時間之窗。

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目標是加快完善并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一屆五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十二屆五中全會提出建立公有制經濟基礎上的商品經濟;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更大限度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具有傳承性,本次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目標將是加快完善并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近期在武漢會議上也提出“逐步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

十八屆五中全會將貫徹五位一體的原則,報告內容覆蓋六大方面。的六條基本上構建了十八屆五中文件的核心框架。講話中的第一條是對改革大方向的定位,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建立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第二條是針對市場主體的改革,提高微觀主體的活力;第三條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推進政府轉型。這三條構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主體,是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對經濟體制改革要涉及的主要內容。

講話中的第四條是有關社會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增強社會發展活力;第五條是有關社會制度建設的,保障群眾權益,涉及民生、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這個兩部分構成社會體制改革的主體,十八屆五中全會部署社會領域改革預計主要體現在這兩條中。講話的最后一條是關于政治和政黨建設的,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主體。十八屆五中全會部署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加強政黨建設的論述,預計主要體現在此。

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將是十八大報告的具體貫徹執行。

(1)經濟體制改革方面,貫徹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微觀放活,政府轉型的大方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關的配套改革預計有要素價格改革、流通體制改革、金融改革等。微觀主體放活,相關的配套改革主要有國有企業改革,打破壟斷,財稅體制改革,鼓勵創新等。政府轉型,建立服務型政府,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等。(2)社會體制改革方面,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推進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等是政策重點;加強社會制度建設,推進民生、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這都是與十八大報告報告提出的重點改革方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征地制度、戶籍制度改革等是相關重點改革。(3)政治體制改革方面,預計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延續十八大報告和講話的基調,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加強懲治和預防****體系建設等是重點。

十八屆五中全會文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標準,以十八大報告中的八項則為指導,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和和諧改革。更加強調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是十八大報告的重要看點之一,自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目標以來,我們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同時“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將更加注重改革制度的整體性、系統性、配套性。整體性,體現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將更加重視頂層設計,推動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以前,我們更多是單個領域的逐個推進。五中全會報告的核心是建成市場經濟體制,推進的改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各個方面。系統性體現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延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的改革布局,五位一體的改革布局是是一個有機整體,互為條件、缺一不可。配套性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的改革方方面面,非常龐大,每項改革推進的條件也是不盡相同的,要做好改革之間的配套和協同。

第十篇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聽取和討論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p>

可以看出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龍頭,說明發展才是核心問題。

其核心思想是解決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提法跟過去不同,原來市場是基礎性作用,是鋪墊,現在是決定性作用,是市場說了算。政府職能作為市場秩序的維護者、守夜人,更符合市場關系。由此我想到,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大中國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2年10月14日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新的規定。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黨的基本路線,是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須臾不可偏離、絲毫不可偏廢,必須全面堅持、一以貫之。

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否則其他改革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一旦偏廢于此就有可能讓改革進度甚至方向得不到掌控。就真的會失去最最基礎的力量的支持。引起中國歷史上新的翻天覆地的具有很多不確定性的革命。當那時,普通百姓又要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又要苦苦探尋救國之路,又要在發展與倒退中反復,而現在經濟發展了,人民受益了,并且一直受益下去,黨的執政地位就在大中國的各個角落得到認可,得到維護,不容任何、反社會,破壞今天來之不易的各個方面都取得歷史性,階段性重大發展成果的大好局面。

黨的理論一直在實踐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一直保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瞻性的高度敏感,并善于總結發展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意在總結出其中的客觀規律,并及時的上升到國家意志來指導中國的發展實踐。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只要我們都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