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鄉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匯報

時間:2022-06-15 04:32:00

導語:梅溪鄉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梅溪鄉地處鰲江支流梅溪中下游地區,平陽縣西部山區東端,屬革命老區鄉,市科普示范鄉。全鄉總面積27.5平方公里,下轄15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總人口1.47萬。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75億元,人均收入3288元。

隨著農村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新形勢的發展,我鄉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發展以效益農業為主導產業,基本形成了蛋鴿肉鴿基地、仙人掌基地、早香茶基地、雷竹筍基地等四大基地,其中蛋鴿肉鴿基地已具規模,居省、市領先地位,并爭取中央農業部項目開發。在發展效益農業的同時,我鄉積極引進外來資金,發揮山區資源優勢,創辦企業,發展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二、近幾年來的計生工作回顧

截止9月份,全鄉總人口14737人,育齡婦女4258人,占總人口的28.89%,已婚育齡婦女3316人,占總人口的22.50%,出生人口111人,計劃生育率84.68%,預計年底出生52人,出生率為11.09%,自然增長率為4.69%,全鄉協會組織15個,會員1658人,占總人口的11.25%,一類協會占7.15%,二類協會占92.85%。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是農村的一項重點工作。近年來,我鄉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一法三規”和《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以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主要任務,把計劃生育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全面實行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人口問題綜合治理、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政策,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良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管理機制,全面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措施。為了抓好我鄉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我鄉黨委、政府不斷完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按照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總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強對全鄉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成立梅溪鄉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各班子成員分片負責,針對各階段的具體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每年年初與各片組長、駐村干部和各行政村簽訂了人口與計劃生育責任書,并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的通知》、《關于加強駐村干部計劃生育責任制的規定》、《梅溪鄉關于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日常管理若干規定》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并制定了具體的責任措施,如出現一例計劃內人口出生漏報,對所在村的駐村干部每人扣除年終獎金300元、聯系片干部每人200元、第一計生責任人每人100元;兩例(包括兩例)以上的,按例數加倍扣除年終獎金,并對駐村干部、聯系片干部分別給予通報批評;出現一例計劃外出生瞞、漏報,對所在村的駐村干部每人扣除年終獎金500元,年度考核定為不稱職;聯系片干部每人扣除年終獎金300元,并給予通報批評;第一責任人每人扣除年終獎金200元,并給予談話誡免。兩例(包括兩例)以上的,對所在村的駐村干部每人扣除年終獎金1000元;聯系片干部每人扣除年終獎金500元,年度考核定位不稱職,并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第一計生責任人每人扣除年終獎金300元,并給予談話誡免。認真執行駐村干部月報告單制度,確保了我鄉計生各項任務指標的完成。

(二)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工作氛圍。我們高度重視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加大對宣傳教育的投入,近三年來在鄉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共投入10萬元計生宣傳經費,從而為計生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我們以“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為主線,開展“5.29”、“三下鄉”等活動,通過多種載體和方式大力宣傳計生知識,如刷新標語、懸掛橫幅、播放VCD光盤、印發資料,利用宣傳車巡回播放《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制作大型的固定宣傳牌。特別在今年七月份,為了紀念世界人口日,充分發揮梅溪業余京劇社作用,自編自演節目,有三句半、快板、京劇清唱、雙簧、計生知識有獎競猜等豐富的節目,觀眾達2000多人,演員們的精彩表演贏得觀眾的一致好評。同時我們加強了教育培訓力度,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層面,分類指導、分層施教,輸送鄉機關計生辦人員參加省、市、縣各級學習培訓,邀請縣計生局領導對計生協會會員進行授課,鄉計生領導小組成員對駐村干部、村兩委成員、村級服務員進行培訓,并結合今年效能革命動員會、行政村規模調整動員會以及計生工作專題會議等組織學習培訓。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和業務水平。

(三)依法管理,開展優質服務,加強基礎建設,落實各項任務。1、認真學習貫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行政許可法》,以及結合縣計生局的百日執法大行動,對計劃外生育對象依法征收社會扶養費,做到程序到位。加強流動人口的計生管理工作,做好登記、發證、驗證工作。2、開展優質服務。通過優惠、優先的措施,開展各種優質服務,全面提高群眾對計生工作的滿意度,全鄉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①獨女戶從小學到初中學費減免15%;②兩女戶保險費從300元提高到500元;③對計生特困戶進行慰問等;④每年給育齡婦女免費檢查一次。3、加強計生隊伍建設,通過公開聘任和部分調整村級計生員;使一些年齡輕、文化程度高的女同志充實計生隊伍,同時加強計生協會建設,并充分發揮其作用,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其中我鄉雙岙村被評為縣級村民自治示范村;建立計生自愿者隊伍,同時成立了由計生協會會員組成的“梅溪鄉業務京劇社”。4、結合面對面宣傳教育和計生隨訪工作以及行政村撤并戶代表簽字工作,開展計劃生育孕情信息大排查,分階段實施進行,同時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全鄉今年結對三位女生,開展創建“十、百、千工程活動”,并做好一年兩次的生殖健康檢查和隨訪工作。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當前我鄉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形勢嚴峻,存在較多的問題和困難。一是村級計生工作薄弱,外出人口多,宣傳教育無法深入,依法管理無處著手,村規民約、協會建設形同虛設;二是社會撫養費征收難,地區發展不平衡;三是流動人口管理尚未實行“一盤棋”管理。

三、2001年以來的計生工作自查情況

(一)計劃生育率。

1、當年出生情況。2004年1到9月份,全鄉出生111人,同比減少3人,計劃內出生94人,同比減少2人,計劃生育率為84.68%,同比上升0.47個百分點,其中一孩出生79人,一孩率為71.17%,二孩出生30人,二孩率為27.03%,多孩出生2人,多孩率為1.8%。

2、2001年度-2003年度出生情況。2001年出生112人,計劃內145人,計劃生育率84.30%,2002年出生124人,計劃內出生107人,計劃生育率為86.29%,2003年出生158人,計劃內138人,計劃生育率為87.34%。

3、嬰兒出生性別比。2004年1—9月出生性別比100:146,同比上升20個百分點,其中一孩性別比100:154.84,二孩性別比100:130.77,多孩性別比100:100,通過性別比分析一孩率在71.17%,趨于正?,F象。

(二)違法生育情況及其原因。

1、2004年1-9月份,違法出生17人,違法生育率15.32%,其中一孩兩人,占違法出生的11.76%,二孩13人,占違法出生的76.47%,多孩兩人,占違法出生的11.76%,其中,鄉內出生3人,占17.65%,縣內鄉外的出生5人,占29.41%,市內縣外的出生6人,占35.29%,省外出生3人,占17.65%

2、2003年違法出生20人,違法生育率12.66%,其中一孩12人,占違法出生的60%,二孩8人,占違法出生的40%,其中鄉內出生1人,占5%,縣內鄉外8人,占40%,市內縣外7人,占35%,省外4人,占20%;2002年違法出生17人,違法生育率13.71%,其中一孩7人,占違法出生率41.18%,二孩10人,占違法出生率58.82%,其中縣內鄉外6人,占35.29%,市內縣外9人,占52.94%,省外2人,占11.76%;2001年違法出生27人,違法生育率15.69%,其中一孩8人,占違法出生率29.63%,二孩14人,占違法出生率51.85%,多孩5人,占違法出生率的18.52%,其中縣內鄉外6人,占22.22%,市內縣外10人,占37.04%,省外11人,占40.74%。

3、主要存在問題及其原因。違法生育情況嚴重,從數據統計分析看,違法生育形勢非常嚴峻,早育,無領取結婚證,以及流動人口,二孩超生所占比重較大,原因有如下幾點:①經濟落后導致生育觀念落后;②重男輕女現象較嚴重;③法律意識淡薄,依法結婚、計劃生育自覺性不強;④流動人口管理不規范,沒有實行一盤棋管理,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不完善;⑤對外出人口無法及時掌握生、孕信息,只是通過電話或者家訪了解情況,遏制非法生育力度不夠。

(三)社會撫養費征收兌現情況。

2004年1-9月份,應征17人,發放決定書9人,發放率52.94%,應征金額174668元,已征金額65608元,兌現率37.56%;2003年度,應征20人,發放決定書14人,發放率70%,應征162212元,已征19100元,兌現率11.77%,其中有三例正在法院執行中(萬安、溪頭、書閣村)。存在問題是,征收不到位,兌現率低、結案率低,有如下原因:①山區經濟落后,收入低;②部分群眾法律意識淡薄,沒有履行交納社會撫養費的義務;③人民法院對計劃生育案件執行力度不夠;④沒有嚴格依法行政,總有些人情案。

(四)四項手術落實和完成情況。

全鄉1—9月份共施行四項節育手術65例,同比減少4例,其中結扎8例,同比增加2例,二孩結扎7例,當年出生結扎8例;放環50例,同比減少3例,其中當年出生一孩放環50例;人流6例,同比增加1例;皮埋減少1例;引產1例,同比減少3例。據分析存在結扎率偏低,特別是女兒戶結扎不到位,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避孕節育措施知情選擇的推廣導致長效節育措施減少,使用藥具人數相應增多;二是近年來結扎率、放環率不作考核內容,思想上有所放松,工作力度有所減弱;三是群眾重男輕女的現象仍然存在,女兒戶還有想生育男孩的思想。

(五)孕環檢質量情況。

2004年1-9月份應檢人數1395人,已經檢查人數1360人,未檢查人數35人,孕檢率為97.49%;2003年當年應檢1334人,已檢1321人,未檢13人,孕檢率99.03%;2002年孕檢率99.04%;2001年孕檢率98.66%。

(六)鄉、村及基層職能部門落實基礎管理意見情況。

為了落實基礎管理工作,鄉政府每年投入經費用于計生事業達10萬元左右,實行收支兩條線,分管領導一支筆審批,規范財務管理,同時還嚴格執行省、市、縣計劃生育“一票否決”的有關規定。健全村級計生網絡,充分發揮計生協會作用,建立計生志愿者隊伍,不定期開展助學、助醫、助貧等服務活動。派出所、防保站、衛生院等部門密切配合,做好人口出生的申報登記、遷移人口、死亡人口注銷、流動人口管理、嬰兒預防登記、放環、人流、接生接產,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傊A管理善未全面落實,婚育信息不靈、渠道不暢,掌握不實,特別是村級工作不主動、不及時,個別部門落實計生職責不力、力度不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階段我們要進一步總結經驗,繼續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深化面對面宣傳教育,學習宣傳“一法三規”和省《條例》等法律法規,并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工作載體,充分發揮計生協會和京劇社作用,宣傳生育文化,增強法制觀念和生育觀念;二是進一步開展優質服務,繼續推行優惠政策,努力做好“三生”(生產、生活、生育)服務,下半年準備對獨女戶、二女戶進行免費體檢;三是加大征收社會撫養費的力度,用法律的手段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四是健全基層網絡建設,發揮基層網絡作用,繼續開展“十、百、千”工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