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發改委系統法規工作會議交流材料
時間:2022-12-13 09:15:00
導語:全省發改委系統法規工作會議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實施,依法行政已經擺上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作為政府的綜合參謀部門,發展計劃系統如何依法行政,提高執政能力已經成為我們共同的課題。我委的政策法規工作一直比較薄弱,今天的會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借鑒的良好機會。下面匯報一下我委法規工作的一些情況和明年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今年我委法規工作基本情況
1、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自上次機構改革后政策法規處正式成立以來,我委法規工作越來越受到我委領導的重視。在全市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暨政府法制工作會議召開后,我委立即專門成立了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領導小組,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由政策法規處、辦公室、監察室、稽察辦等業務處室作為成員。在加強組織保障的同時,為貫徹《行政許可法》,將有關規定落到實處,我委制定完善了各項制度。一是規范性文件制度化。嚴格按照市政府法制辦要求,制定規范性文件規劃和年度計劃,凡涉及行政許可的規范性文件,由相關職能處室牽頭起草,政策法規處負責把關,委黨組集體討論,經市政府法制辦審核,最后報請市政府批準。二是審批程序規范化。嚴格按照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清理審批事項,完善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工作效率。深入推行并聯審批,增強審批程序的公開性,將進入并聯審批的各部門辦理事項、辦事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時間和收費標準進行公開。突出部門操作的同步性,由我委牽頭同步啟動審批程序,將若干審批時段合并為一個時段。強化審批辦理的時限性,對審批的各環節和流程規定了辦結的期限,落實審批部門的責任,方便基層,方便投資者。三是各項制度配套化。研究制訂實施《行政許可法》的委內其它各項配套制度,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的受理、送達、聽證、審查、監督、責任追究等制度,并納入委內年度工作目標管理進行考核。
2、積極做好學習培訓,普及法律法規知識
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好《行政許可法》的宣傳、學習、培訓、考核工作。為貫徹執行好《行政許可法》,我委制定了相應的宣傳、學習和培訓計劃。一是將《行政許可法》納入全市計委系統普法計劃。按照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許可法》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全市學習日活動,在委內開展了《行政許可法》學習,廣泛深入地宣傳、學習《行政許可法》。二是積極參加市統一組織的培訓學習和考核。政策法規處全體成員參加了市政府法制辦組織的《行政許可法》培訓。組織全委人員參加了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和市政府法制辦統一組織的《行政許可法》知識培訓活動,全委有38名同志參加了專題培訓。并在6月初,又組織全委48名機關干部參加了《行政許可法》知識考試,考試成績均在90分以上。12月,我們還將開展“四五”普法考試。三是舉辦專題講座。今年3月,我們請市法制辦主任到我委專題宣講《行政許可法》,組織全委工作人員特別是委領導和各處室負責人,認真學習、準確理解《行政許可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認真做好文件清理,規范部門行政行為
按照我市法制辦《關于依照行政許可法清理地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要求,我委結合全委工作實際對我委牽頭起草的以市委、市政府名義發文的規范性文件和以我委名義發文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對行政審批和行政實施主體及收費項目也進行了清理,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一是規范性文件清理。我委共清理出我委牽頭起草并以市政府名義發文的規范性文件7個,我委牽頭起草并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發文的規范性文件3個。根據市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領導小組審議,我委牽頭起草并以市政府(或市政府辦公室)名義發文的10個文件中,擬有效的有2個,擬失效的有3個,擬修改的有4個,擬廢止的有1個。其次對委內與行政許可有關的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初步清理出委內規范性文件13個。擬取消的有7個,擬保留的有6個,對于保留的規范性文件,我委按照市政府要求,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及時組織修改完善。二是行政審批事項清理。我委行政許可主要是行政審批事項,根據市政府前后兩輪審改及部分職能調整,我委在清理前共保留6大類、15項行政審批事項。其中,市屬權限內基本建設及非公交技術改造項目、學生戶口“農轉非”、市級權限以上基本建設項目、基本建設項目進口設備免稅、市軟件生產企業和產品認定、生產性廢金屬經營資格證等6大類審批事項早就進入了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授權我委審批窗口辦理。本次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又取消了學生戶口“農轉非”、生產性廢金屬經營資格證兩類事項審批,目前經清理歸并后我委共保留12項行政審批事項。三是行政許可實施主體的清理。四是收費項目清理。我委已經全部取消了對所有行政審批項目的收費,在全市各行政審批職能部門中率先實行了行政審批“零收費”。
4、發揮執法監督作用,協調招標投標工作
我委繼續積極、穩妥地對我市招投標活動依法行使監督職責。按照國家計委3號、5號、9號令和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的30號令的要求,對建設項目在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同時核準其招投標方案。尤其對政府出資、國有資金參與建設的項目嚴格要求,明確凡屬依法必招項目,必須進行公開招標,實現監督招投標活動的關口前置。至11月底,我委共核準建設項目73個,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規范招投標市場秩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我委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系統和檢驗檢測系統招投標工作監督”的通知要求,及時會同監察部門對我市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系統和檢驗檢測系統建設情況(國債項目)進行全面了解,并對部分信息系統和檢驗檢測系統的招投標工作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二、明年我委法規工作一些設想
1、以促進地方投資體制改革為重點,加強規范性文件建設
明年我市規范性文件的制訂工作要圍繞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江蘇省企業投資項目有關管理暫行辦法,從增加投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這一地方經濟工作和計劃工作的重心出發,突出抓好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制訂工作。重點制訂《常州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常州市《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常州市《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常州市《外商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實施意見。
2、以學習貫徹《行政許可法》為重點,繼續開展普法教育
《行政許可法》的實施,不單純是一部法律的執行問題,而且涉及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貫徹《行政許可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期的學習和落實?!缎姓S可法》是對舊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一種挑戰,是對傳統行政管理體制的一種漸進式改革。首先,圍繞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我們要繼續抓好全體領導干部的學習。以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對全委機關干部及轄市區計委系統的同志進行再培訓。其次,圍繞提高組織工作水平,抓好法制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參加省、市部門舉辦的培訓班、以會代訓等方式,對全市計劃系統法制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第三、圍繞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抓好實施行政許可的工作人員的培訓。按照學用結合的原則,使每位從事行政許可工作的人員準確理解、全面掌握、正確運用計委系統有關行政許可的各項規定。
3、以落實有關招投標法律法規為重點,協調行政執法行為
國家《招標投標法》出臺后,明確了計委指導和協調招投標工作的職能,《江蘇省招標投標條例》也相應明確了這一職能?!墩袠送稑朔ā返念C布實施意味著將招投標制度推向全社會,并步入法制化軌道。但鑒于目前招投標活動中還存在種種違規現象,僅靠單個行業部門的監管是難以解決的,計委應該在積極履行對招投標活動的綜合協調方面逐步發揮作用。一是積極探索計劃部門參與管理招投標活動的新模式。按照我委領導提出的“能使別人歡迎、領導接受、自己做得了”這一工作要求,尋找計委抓招投標工作的切入點,學習借鑒兄弟計委成立招標投標協調辦公室、招標投標投訴中心的成功經驗,建立我市計劃系統開展招投標工作的新機制,真正擔負起協調、監管職能。二是形成招投標工作部門聯動機制。建立全市招投標工作網絡和聯絡員制度,采用定期工作交流和季度報表等形式,重點規范使用國有資金的行業與部門的招投標工作,并研究進一步推進招投標的方向。三是繼續堅持對依法必招項目進行招投標方案的核準。特別是嚴格規范政府投資、市重點建設項目的招投標行為。
4、以規范政務工作為重點,加快行政許可配套制度建設
積極適應《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努力推進實施行政許可的制度、體制、機制創新。一是抓緊制定政務公開工作規范。制訂委內統一辦理制度、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行政許可程序等規章或規范性文件,盡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實際的計委行政許可配套制度體系。二是指導和督促各轄市區計劃部門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規范實施行政許可的程序和文書,明確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和費用,并予以公示。建立健全行政許可的一個窗口對外制度、行政許可形式審查制度、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制度、行政許可聽證規定和結果公開制度等,研究創新管理體制,完善工作規程,規范行政許可的運作。三是抓好行政許可監督與責任制度的貫徹落實。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的層級監督,強化行政許可實施處室對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的監督,切實改變行政許可實踐中存在的重事前許可、輕事后監督或者只許可、不監督,不該準予許可的亂許可或者該許可的又不許可等問題。建立健全法律責任制度,對違法設定、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以及實施許可后不履行監督職責的行為,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以規范部門政務工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