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水務一體化改革的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21 10:43:00
導語:實行水務一體化改革的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水利廳:
××縣水務局自推行水務一體化改革工作以來,為了實現“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目標,局黨政根據《水法》和省政府、省水利廳關于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本著有利于促進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有利于充分發揮水資源效益,有利于統籌解決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等水事問題,全面推行水務體制改革,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對縣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打破條塊分割,變“多龍管水”為“一龍管水”,積極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
在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了××縣水務局。從水利局到水務局,這標志著大竹水利沖破了條塊分割、畫地為牢的計劃經濟舊體制,為實現城市與農村、地下水與地表水、水質與水量、供水與排水、用水與節水等涉水事務的一體化管理,為建立高效協調的水務管理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設立了給排水管理股(縣節水辦)。原創:在我局向縣委、縣政府提交的“三定”方案中(已上報待批),將原來分散在建設、環保等幾個部門的管水職能交由水務局統一承擔,通過將排水、排污、污水處理等方面的職能統一劃歸水務部門,進一步增強了水務部門對水資源的宏觀調控,強化了水資源的統一調度、行業管理與資產管理的有機結合,克服了過去部門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龍管水、辦事效率低下的弊端。
二、推行體制改革,變“政府管水”為“群眾管水”,充分發揮各類水利工程效益
一是在××、××兩座中型水庫全面推行以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為基本內容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事業單位原有的干部、工人個人身份終身制,解除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固定人事關系,引入競爭機制,在事業單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起政事職責分開,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類管理體制;形成一個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實現本單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學化。
二是重新確定兩座中型水庫事業單位性質。針對××、××兩座中型水庫具有防洪渡汛、排澇灌溉、農村人畜飲水、航運等基本功能和發電、養殖等附屬功能,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屬公益性質。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水利廳、市政府的要求,我局按照中型水利工程承擔的任務和經濟收益狀況,經認真測算,認為不具備自收自支條件,我局在向縣委、縣政府報告后,已將兩座中型水庫管理所由原來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性質重新定為準公益性財政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在科學地劃分公益性資產和經營性資產的基礎上,把承擔發電、漁業養殖等多種經營的部門剝離為下屬企業,做到事企分開、財務獨立核算。
三是實行人員分流。兩座中型水庫實行“離崗休息”制度,即:所有工作人員在離法退休年齡還有三年時,一律離崗休息;男同志在年滿55歲后離崗休息;女干部年滿50歲、女工人年滿45歲,且工齡達20年以上者,經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管理所審定后,可以離崗休息。
四是實行農村供水水費征收機構改革。根據*市價工[2000]字第10號文和*府辦[2000]67號文批復,××縣中型水庫農灌水費成本價應為36元/畝,按“逐步到位”的辦法,2004年農灌水費收取標準為中型水庫自流灌溉17元/畝,提灌折半征收;2005年農灌水費收取標準為中型水庫自流灌溉25元/畝,提灌折半征收;2006年農灌水費收取標準為中型水庫自流灌溉36元/畝,提灌折半征收。
我們積極探索供用水管理新機制,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水費收取以灌區鄉鎮為取用水單位,成立灌區管理委員會。以各鄉鎮為單位組建灌區管理委員會,由鄉鎮人民政府領導或鄉鎮人大主席兼任灌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所在鄉鎮的水利電力管理站負責人兼任灌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各受益區的村委會主任為灌區管理委員會委員。由兩座中型水庫管理所在每年年初時制定年度農業水費征收計劃,并與各灌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供用水和水費征繳合同。各灌區管理委員會再將農業灌溉用水水費計征計劃和合同層層落實,簽訂到戶。針對目前農村用水戶解交水費和供水工程管理的實際情況,決定成立用水管委會,把村社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吸收為會員,建立完善的供用水管理辦法,讓廣大群眾主參動與供水工程管理,原創:并將40%農灌水費用于灌區管委會的正常運轉,有力地促進供水事業健康、持續、協調發展。如2005年10月,我們相繼成立了××灘水庫灌區、××鄉灌區管委會及××鄉用水協會和××鄉吊巖自來水廠管理委員會,變“政府管水”為“群眾管水”,開創了××市用水協會的先河,成立了全市首家水庫灌區管委會和村鎮供水協會。
三、堅持因地制宜,變“按鄉鎮設置”為“按流域設置”,努力探索供用水管理新機制
一是實行“按流域設置管理站”。在各鄉鎮水利電力管理站的管理上,我們堅持因地制宜,在經過反復認真地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實行“按流域設置管理站”,先后成立了東*河、柳*溪、銅*河、清*河、*河5個流域站。各流域管理站作為水務局的派出機構和基層服務單位,直接受水務局管轄,而不再歸屬所在鄉鎮管轄。
二是重新確定各流域站事業單位性質。我局在向縣委、縣政府報告后,已將各流域站由原來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性質重新定為公益性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三是通過流域站加強對農村人飲工程的管理力度。如我局在××鄉埡角、茶園村實施人飲解困工程建成通水后,為了進一步理順村鎮供水工程管理體制,加強工程管理,確保供水工程良性運行,我局根據水利部《關于加強村鎮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見》的要求,進行了村鎮供水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以××鄉吊巖自來水廠成立管理委員會進行了試點,成立了××自來水廠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委員共有7人,來自流域站工程管理人員和兩個村的用水戶,由用水戶代表通過召開用水戶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用水戶代表由全體由全體用水戶推舉產生,共產生了36名用水戶代表。管理委員會和用水戶代表共同參與供水工程的管理。同時制定了《××自來水廠管理委員會職責》、《××自來水用水管理制度》、《××自來水廠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自來水廠管理委員會財務材料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重大事情讓用水戶代表參與,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共同研究決定,定期向用水戶代表公布帳目等,使管理委員會的工作正規化、制度化、透明化,確保了供水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