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普法工作匯報

時間:2022-06-20 05:46:00

導語:五五普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五五普法工作匯報

各位領導:

自“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郊區確定的在農村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確定的工作目標任務,緊緊圍繞實現“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總體目標,以增強人的法制觀念為先導,以提高人的法律意識為重任,以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依法行政為目標,狠抓發動,突出重點,注重普法工作的質量和社會效率,加大力度開展“四五”普法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全鎮公民的法律素質,有力推進了依法治鎮工作進程,促進了全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和諧健康發展,為創建“平安嘉峪關”、服務“兩個率先”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去年是“五五普法的起始之年,為了更好地開展“五五”普法工作,我鎮制定了“五五”普法規劃及每年普法工作計劃,在開展法制宣傳、推進依法治理工作中注重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規范工作程序,落實工作措施,積極完成了郊區工委、郊區工作辦公室交辦的各項任務。下面將我鎮“五五”普法工作做以匯報,不妥之處,請指正。

一、領導重視,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了機構。為了保證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對法律知識學習和普及活動的管理、指導,去年黨委、政府班子換屆以后,新一屆班子進行了黨政分工,明確各自職責,確定一名副鎮長分管政法工作,我鎮及時成立了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鎮黨委書記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五五”普法工作。同時,各村也相應的成立了機構,配齊了人員。二是精心制定了“五五”普法規劃。根據省市、郊區“五五”普法工作規劃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我鎮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認真斟酌,反復修改,起草了《“五五”普法工作規劃》,由鎮黨委、政府聯合行文下發各黨支部、村委會、鎮屬站所。該規劃具體明確了我鎮“五五”普法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實施步驟、組織領導,就全鎮“五五”普法工作提出了切實可行、易于操作的工作意見。目前,我們正準備制定實施方案,為全鎮“五五”普法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大力宣傳,為“五五”普法營造良好氛圍。做好普法工作,不僅要有規章制度和獎懲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宣傳教育。鎮政府專門錄制了《土地承包法》、《村委會組織法》、《種子法》等法律宣傳磁帶,用鎮廣播站每天播放兩小時,進行宣傳,村委會充分利用黑板報開辟法制宣傳專欄,大力宣傳法律法規,從而使群眾對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四是著力抓好農村普法陣地建設。進一步加大村民法制學校、法制宣傳欄、法律圖書角(室)、十戶一組“學法中心戶”等農村傳統普法陣地建設力度,強化對鎮村、家庭法治文化活動的指導和扶持,充分發揮農村傳統普法陣地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下沉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等職能,依托鎮司法所建立村級法律服務工作室,依托鎮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村級法律援助工作聯系點,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實實在在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二、結合實際,普法工作開展有序

伴隨著我國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全民普法教育不斷深化,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不斷推進,農村普法的內涵將更加豐富、更加深刻。為此,我們注重“三個有機結合”。一是與解決農民實際問題有機結合。我們注重把開展農村普法教育與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結合起來,從農村整治的“三改四普及”(改水、廁、房,普及電話、有線電視、沼氣、太陽能)入手。二是與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有機結合。圍繞新農村建設,我們堅持并深化“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通過層層試點、重點突破、以點帶面,在全鎮穩步推開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工作,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我鎮普法依法治理的內涵。目前,全鎮7個村均開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有1個村被命名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是與倡導農村文明新風有機結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堅持依法治村與以德立村、以德興村相結合,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創建活動,把“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之類的古訓,講到會上、掛到嘴上、記在心上,讓淺顯易懂的做人處世之道,融入弘揚人間美德、倡導文明新風之中,從而大大增強農村普法的效果,形成“家庭和睦、鄰里團結、敬老愛幼、遵紀守法”的社會主義農村新風尚。

為增強農村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我們十分注重貼近農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因應農民的實際需求,努力創新創優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增強農村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找準農村最佳時機普法。針對農民工作不固定等特點,抓住農閑季節和節假日,結合重大涉農政策法律出臺,集中時間、集中人員,深入村組開展各類主題法制宣傳活動。同時,針對農村轉移勞動力、刑釋解教人員等特殊群體,則通過定時、定點、定人培訓和發放法律服務聯系卡等形式,確保應學盡學,應訓盡訓,不留死角。二是利用各種紀念活動普法。以“12·4”法制宣傳日為主線,利用消費者權益日、國際環境日、世界衛生日、中國土地日和稅法宣傳月、綜治宣傳月等紀念活動,會同相關部門,面向廣大農村,集中開展以憲法為核心、以專業法為重點的法律知識宣傳普及。三是精心設計主題活動普法。多年來,我們堅持在全鎮各村實施以“講法律、送圖書”為內容的農村普法工程。

為了保證新農村建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實效,我們注重健全完善各項工作機制,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挖掘各方資源優勢,形成齊抓共管、共舉共為農村普法工作的良好局面。在建設新農村普法教育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法下鄉”等活動,組織和發動各級新農村建設幫扶單位,幫助農村建立了一支支責任到人、任務明確、素質較高的農民身邊的法制宣傳教育隊伍,包括:充實完善鎮、村、組三級法制宣傳員隊伍,培養一批村、組、中心戶“法律明白人”,為新農村建設留下一支不走的宣傳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