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建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26 05:41:00

導語:村黨建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黨建工作匯報

一、基本情況

**村位于109國道**縣常信鄉東南處,全村在冊耕地面積5925畝,轄有12個生產合作社,共620戶,2432口人,全村現有黨小組9個,56名黨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灌溉優越,交通通訊便利,有利于發展農村經濟。**年,全村人均純收入3180元,位居全縣首位,全村主干道路全部硬化,社社通電話。

近年來,村黨支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在區、市、縣、鄉黨委的總體部署下,以爭創“紅旗”村黨支部活動為主線,抓班子,強隊伍,立足本地優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充分發揮了黨支部在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主要工作作法和措施

(一)、抓班子帶隊伍,重教育促提高,強化村支部班子自身建設

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村黨支部的強弱對全村各項工作起著重要作用,對此,村黨支部一是抓好黨員陣地建設。先后投資18萬元,建起了新村部和黨員活動室,按照“五個好”黨支部建設的要求,抓鞏固、促提高、抓完善、上水平,配備了桌椅、書柜、黨員電化教育設備,添置了新的圖書資料,棋桌、藍球牌(場地)等,2002—**年又投資4萬余元,新建房屋3間,辦起了“農民科技文化學?!?、“青年之家”、“農民科技讀物流通點”,實行專人管理,使黨員活動陣地真正成為一室多用,功能齊全的“黨員之家”。為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活動和群眾科技文化教育活動提供場所和設施。二是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堅持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以黨員為主要對象的各類學教活動。每年年初召開黨員干部大會;適時舉辦黨小組及村級黨員干部培訓班;利用七月份召開紀念建黨節黨員座談會,上黨課等活動;經常組織黨員和群眾舉辦經營大戶經驗交流活動;年終召開評議黨員、支部工作總結會,認真組織學習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對黨員干部進行黨性黨風、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教育,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同時還征求和傾聽廣大黨員的意見、建議和要求,不斷完善和改進支部的工作。去年以來,共召開黨員大會5場(次),黨小組及村社干部培訓班9期,開展黨課教育8場(次),黨員干部座談會5次,經驗交流會6場(次),支部工作總結會6場(次)。三是完善制度,增強支部班子的戰斗力。村支部班子是農村工作的領頭雁,在開展工作中“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村干部的素質又起著重要作用,對此,村黨支部堅持每月主持召開一次支委會議,把研究確定的工作任務、責任、措施記錄在案,便于工作責任的明確落實。修訂完善了黨支部工作制度,村干部學習工作考勤等20余種規章制度,并匯集成冊,促使支部各項工作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每年支部召開兩次以上支部成員民主生活會,解決村支部一班人思想、工作作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把支部工作建設成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

(二)、堅持村務公開,強化民主管理,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

村務公開是密切聯系干群關系,穩定農村,增強支部威信的有效途徑,為此,村黨支部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工作。一是抓好村務公開,村上成立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村民理財小組,在各社制作了黑板,村委會在村支部的領導與監督下,村民理財小組對村務、財務進行審核,增強了村級財務管理的透明度,按照統一規定村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間、程序將村務全部向社員群眾如實進行張榜公布,群眾知真相,明實底,反映效果很好,同時也增強了對村支部的責任感。二是抓好推進民主決策,結合村委會換屆,由村民民主投票選舉產生了村民代表56名,組成了12個村民代表小組,按照村民代表的職責、權利、義務,村民代表會議議事原則、議事內容、議事方法、議事程序、議事時間等定期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讓村民代表充分行使當家作主和村民自治權力。三是抓好推進民主管理,村支部結合新的形勢,對原來的《村規民約》進行了新的修正和補充,使之更加符合當前的實際,更具有操作性。并將《村規民約》裝訂成冊發放農戶手中,同時在各社醒目的地方將《村規民約》內容上墻,通過學習《村規民約》讓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推進村民自治。

(三)、立足本村優勢,拓寬增收渠道,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是困繞村支部開展工作的“瓶頸”,村黨支部在原有集體經濟收入上狠抓鞏固完善,通過為承包方提供各種服務,進一步完善了承包合同,提高了承包收入,使村集體承包經濟收入由原來的4.46萬元增加到5.8萬元;同時建立村辦預制廠,打制水泥板,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此外,村上還計劃建立中介組織,提供瓜菜產銷服務,進一步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集體經濟積累的增加,給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條件。**年為群眾辦實事、好事6件,跑項目,爭取協調資金10萬元,投資6.6萬元,砌護了本村主干渠道4條,3.15公里,做水利工程21處,石子硬化11社莊點巷道,長963米,緩解了本村灌水矛盾,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同時也增強了支部在廣大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四)、重視科技培訓,加快結構調整,做大做強“**香瓜”品牌,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靠傳統的耕作生產方式和經驗是不能大幅度提高產量和增加農民收入,必須依靠科技,調整種植結構。為此,村黨支部把依托“**香瓜”品牌優勢作為一項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來抓。一是抓培訓,利用黨員活動室這塊陣地舉辦各類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聘請區、市、農技推廣總站的高級農技師為農業技術推廣顧問,采用授課與示范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年以來,共辦科技講座15期,播放科技錄像13場(次),培訓人員達736人(次),印發科技資料670份,有56人參加農函大學習。二是抓典型,培養科技示范戶,發揮典型輻射作用,全村培養50名科技骨干,56名科技示范戶,樹立了22個不同類型的科技致富典型,適時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經驗交流會,發揮科技骨干的傳幫作用。三是抓推廣,促落實。三次組織60余名群眾赴山東、壽光和本區青銅峽市等地參觀學習蔬菜種植新經驗、新技術,引導農民走“集中連片、規模發展、技術引路、品種更新”,以建設萬間移動溫棚為目標,擴大“**香瓜”和蔬菜種植規模。今年,全村糧食種植面積3600畝,瓜菜種植面積2323畝,糧經比例達到60:40,種植移動溫棚18000間,其中,香瓜種植15270間,引進種植名、特、優品種9270間。真正把“**香瓜”這一特色農業做為全村農民增收的“黃金產業”。

(五)、踐行“三個代表”,心系群眾冷暖,積極為農民群眾謀實事辦好事

在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始終把為群眾謀實事、辦好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不斷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有效途徑,對此村黨支部每年都向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承諾確定辦實事、好事的件數,并張榜主墻,供黨員和群眾監督。先后爭取縣、鄉投資支持,修建主干公路2.8公里,徹底解決了影響群眾生產生活行路難的大問題;制作包裝箱,打出“**香瓜”的品牌,幫助群眾到周邊地區進行銷售香瓜,擴大和提高聲譽;在組織種植戶進行觀摩學習的同時,幫助農戶選試改良香瓜品種,提高特色產品檔次;積極協調爭取第五期河套項目開發,對6000多畝農田的基礎建設進行全面整修,還采用暗管排水新技術,增強了農業后勁,并新建“三位一體”養殖示范小區2個。通過這些扎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信任,黨組織的威信不斷得到增強。

以上是**村在開展創建“紅旗”村黨支部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措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區、市、縣黨委和“紅旗”村黨支部的全面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繼續創建工作為契機,與日俱進,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全面推進,促使全村黨建工作、經濟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