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實事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03 10:49:00

導語:十件實事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件實事工作匯報

我市從**年起每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向市民承諾辦理十件實事,至今已是第四年。十件實事辦理工作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充分重視。今年3月25日市政府臨政發(**)95號文件就十件實事的辦理任務分解下達給有關部門、鄉鎮。4月15日,方建生市長等市領導對十件實事辦理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聽取相關部門匯報并就辦理工作突出具體要求。近一年來,各責任單位按照辦理要求,努力克服宏觀調控和要素制約等不利因素,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市政府通過實施事前調研、過程督查、結果考核等一系列工作機制,推動十件實事的落實,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實現了既定目標和辦理要求,同時為今后政府實事的辦理工作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F將**年市政府十件實事落實情況整理總結如下。

1、完成北入城口改造,緩解城北交通瓶頸制約,打造城市新亮點,提升城市品位。

北入城口改造一期工程于去年10月動工建設,南起西墅街,北至環北路,全長800米。二期工程在一期的基礎上向北延伸,工程南起環北路轉盤,北至長西公路,全長778米。工程投資估算2600萬元。

目前,北入城口改造工程已完成雨污水管通道及支管埋設和回填塘渣465米,完成水穩層及側石平石安裝245米,合計完成總工程量的40%左右。到12月底可望完成轉盤施工和綠地綠化建設。

2、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當年培訓勞動力2萬名,其中現代農業技術培訓15300名,一般職業勞動技能培訓3200名,技工專業培訓1500名。

市委、市政府及其“兩辦”印發了《臨安市農村素質提高工程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素質提高工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確了工作任務和要求,將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并將農民素質提高工程列入年度工作業績考核中。市財政為此統籌安排了150萬元作為專項經費,各鄉鎮(街道)也落實了配套經費66萬元。在項目實施上,各責任部門和鄉鎮(街道)根據各自職責任務,組建了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結合各自實際,制訂了培訓計劃,按照靈活性、實用性并舉的原則有針對性地確定培訓內容,整合培訓資源。在實施過程中,市政府辦、市農民素質提高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了多次督查,推動工作落實。

根據項目牽頭單位市科協提供的統計數據,到目前全市培訓總人數已達28093人,完成下達任務的122%。累計發放各類證書27596本,發證率98%。有2283人通過培訓轉移就業,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

3、臨安城區內新建停車場,增加停車泊位1500個,緩解“停車難”、“行車難”矛盾。

為進一步緩解“停車難”、“行車難”,建設局、交巡警大隊今年開展了交通組織調研,編制完成了《交通管理規劃》和《城區交通規劃》?!杜R安市城區增加停車泊位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原則同意。根據方案,計劃從四個渠道增加停車泊位:一是增加道路停車泊位1240個,主要是天目路、錦江路、苕溪南路、環東路、新民街、環北路等路段。二是建筑后退留出泊位162個,主要是臨安大廈東側地塊、廣場花園前、錦城新天地南側、廣場大酒店前等區塊。三是單位配建停車泊位538個,通過閑置區塊改造等途徑配套建設停車泊位,主要是新車站內、天屹路原交警事故處理中心空地、萬馬路農業銀行后側、江橋路農機公司空地、錦城新天地地下停車場等。四是今后動建大體量建筑和房地產項目時必須建設地下車庫供社會停車。另外,在城市繁華地段和車流集中區域設置立體車庫。整項工程概算建設經費180萬元,現正在辦理立項審批手續。

交警部門今年也出臺了咪表計費有償停車辦法,對城市核心區域、非核心區域實施分級收費,其它區域設立引導停車地點提供免費停車,規范路邊停車行為。

4、26個鄉鎮街道新建和改建敬老院,農村“五?!睂ο蠹泄B率達到80%,切實解決農村“養老難”問題。

全市現有“五?!睂ο?57人,按80%集中供養的要求需入院685人。為落實該實事,市政府下撥了370萬元專項經費,并且出臺了敬老院建設十項優惠政策;民政部門和各鄉鎮(街道)根據市政府《關于切實做好“五保”對象集中供養工作的通知》要求,從落實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莊重承諾出發,扎實開展工作。

目前,全市共建成敬老院25年,標準房間660間,可容納1320位老人,投入建設資金合計達到1780萬元。全市敬老院共有在院“五?!睂ο?87人,集中供養率達到80.6%。同時,民政部門加強了對敬老院的內部管理,推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制訂了《敬老院管理細則》,各鄉鎮(街道)在資金投入上也給予了很好的保障,使這件實事切切實實落到了實處。

5、實施“村村通”工程,實現村村通有線電視,全市100%行政村建立村級信息服務點。

“村村通”工程方面:至去年底,全市尚有有線電視未聯網的行政村15個,主要分布在藻溪、龍崗、昌化等8個鄉鎮的高山偏遠地區,住戶分散,施工難度大。到10月底,15個村的有線電視聯網任務已全部完成,共架設光纜140公里,電纜130公里,1500余農戶開通了有線電視。

村級信息服務點建設方面:在去年已建成322個村級信息服務點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建農業信息服務點340個,實現了全市662個行政村100%全覆蓋的工作目標。對于這項工作,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5月11日市政府召開了農業信息覆蓋工程項目建設專題會議,發出文件明確了相關部門的職責,并將其列為年度工作業績考核內容,同時市財政安排專項建設資金85萬元。電信部門投資2000多萬元,建站47個,使全市服務點90%以上實現寬帶上網。此外,網上農業技術市場、農產品銷售市場、農村勞動力服務市場和農村農技遠程教育“三市一教”網上運行項目現已開通運行。

6、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人口覆蓋率達到70%以上。

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去年在青山湖街道等8個鄉鎮(街道)進行了試點。今年,市政府在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辦法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在不增加參保農民出資額的情況下提高了籌資標準,提高了報銷比例和報銷封頂線,降低了起報點,增加了衛生院就診當場結報10%的優惠條款,使參保農民得到更多實惠。同時,對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優撫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給予免費參保,其個人出資部分由市政府、鄉鎮或殘聯承擔。各鄉鎮(街道)建立了“農醫辦”,提供便捷的醫藥費結報服務。

通過完善政策、擴大宣傳、優化服務,確保了工作順利推進。到6月底按時完成了費用收繳及醫療證發放工作。全市參保人數33.76萬人,覆蓋率達到80%?;I集資金1350.48萬元。自7月1日全面實施至11月底,共受理補助2326人次,補助金額350.16萬元,衛生院就診當場結報藥費37萬元。

7、抓好系列“放心工程”建設,“放心肉”上市合格率達到98%,蔬菜上市合格率達到98%,豆制品上市合格率達到98%。

“放心肉”工程:一是建立健全了動物疫病防疫體系,保障畜禽產品源頭安全,在23個鄉鎮(街道)開展了畜禽產地檢疫,生豬產地檢疫率達90%,屠宰檢疫率100%,上市肉品檢疫率96%。二是加快了標準化屠宰場建設步伐。今年初步完成了標準化生豬定點屠宰場規劃布局的調整,出臺了天目肉類加工廠和於潛、昌化屠宰場的遷建方案,對不符合要求的玲瓏屠宰點實施了關停,完成了青山湖街道、太湖源鎮、橫畈鎮標準化定點屠宰場的硬件設施改造,12個鄉鎮(街道)實現生豬定點屠宰。三是強化了管理,逐步建設了市場準入制度,大力開展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行業。市區“放心肉”上市率達到98%以上,重點鄉鎮達到95%以上。

“放心菜”工程:全年完成蔬菜定性檢測2044批次,合格率98.3%,定量檢測79批次,合格率93.7%。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強化宣傳教育和技術培訓,加強了食用農產品安全知識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宣傳與培訓,指導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二是推廣“放心菜”生產配套技術,加強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組織實施了**市都市農業示范園區——馬嘯鄉浪廣村高山蔬菜示范基地建設項目,錦城新溪、龔家等省級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認證,組織申報高山蔬菜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定,檢測指標達到部級標準。三是加大檢測和執法力度,完善了檢測網絡體系和農產品安全體系,建立了市、鄉、村三級檢測網點46個,配備了農藥殘留檢測儀、速測卡等設備;強化了對化肥、農藥銷售和使用的監管,依法禁止銷售、使用高殘留農藥,開展生產源頭執法10余次,檢查農資經營單位180家,查處違法案件3起;推進蔬菜市場準入制度,在浙皖農貿城首先設立農產品安全檢測室,對進場農產品實施農藥殘留檢測,杜絕了不合格農產品的上市銷售。

“放心豆制品”工程:在商品源頭進貨、品質安全檢測、銷售動態管理、售后質量跟蹤及設備保障實施全過程監管。一是推行食品進貨索證制度,對上市銷售的豆制品經營者必須向供貨商索取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商品質檢報告等。二是建立經銷臺帳制度,經營戶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建立進貨和銷售臺帳,從而加強對經營戶經營行為和經營產品的監控。三是強化巡查檢測制度,對不合格產品嚴禁上市,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和假冒偽劣行為,開展了“紅盾五月”、“百縣百日”等執法行為,取締無證豆制品加工窩點3處,并在新聞媒體曝光,震懾了違法經營戶。通過建立制度、強化監管、嚴格執法等措施,確保了上市銷售的豆制品合格率達到98%以上。

8、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完善健身基礎設施,新建健身苑(點)7個。

通過調查摸底,今年確定建設健身苑2個,健身點17個。目前已全部建設完成并驗收投入使用。這19個健身苑(點)分布在全市14個鄉鎮(街道),共投入建設資金42萬余元。在實施過程中,嚴格健身器材的招投標制度,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嚴把竣工驗收關,并且制訂了健身苑(點)管理制度,落實了管理人員,確保健身器材的良好使用率和作用的發揮。

9、完成偏遠山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砂改油路50公里,進一步改善欠發達地區的交通條件。

市交通部門結合省市康莊工程建設目標任務,在與鄉鎮(街道)和重點村溝通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至11月底所有項目均已完成建設任務。23個項目合計80.2公里,直接受益18個鄉鎮(街道)24個行政村,總投資1340萬元。

10、城區新建2座垃圾中轉站,新建和改建16座公共廁所,完善城市公共衛生設施。

城區16座公共廁所已全部完成新建改建任務,并已通過驗收投入使用。2座垃圾中轉站中回龍橋以東、竹林大街以南的回龍垃圾中轉站已建成并完成設備安裝交付使用;交通駕校南側、北排渠北側的竹林垃圾中轉站主體工程已完工,現正進行設備安裝,年底可安裝到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