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畜牧生產匯報
時間:2022-09-10 04:40:00
導語:一季度畜牧生產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1-3月我區春季畜牧業生產形勢基本穩定。全區已產各類仔畜1732.18萬頭(只),其中成活仔畜1689.48萬只,仔畜階段成活率97.5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4個百分點。(全區冬羔生產已于2月底結束,共產冬羔965.90萬只,其中成活948.21萬只,成活率為98.23%,比去年同期上升0.03個百分點。)
入冬以來,全區累計投入飼草146.58億公斤,同比增加3.05億公斤,占總儲備量的89.6%,部分地州消耗飼草達到92%以上;累計投入飼料16.8億公斤,同比增加1.26億公斤,占總儲備量的88.9%,部分牧區消耗飼料達到90%以上;下牧區支援抗災的各級干部人數為8252人次;全區累計投入抗災資金1.28億元,其中牧民自籌部分占90%以上。
入冬以來,全區累計死亡各類成幼畜20.82萬頭(只),占存欄數的0.37%,比去年同期減少3.25萬頭(只),下降0.143個百分點。全區瘦弱畜達1121.9萬頭(只),占存欄數的21.7%,較正常年份高近10個百分點。因各類災害原因流產母畜達80713頭(只),占能繁母畜的0.28%。
從各地了解的情況來看,各地都在積極組織調運疫苗、消毒藥品等防疫物資,確保春防工作的順利開展,南疆的阿克蘇、喀什、克州、和田等地州已開展了春季集中強制免疫工作,截止3月31日,今年自治區已訂購各類口蹄疫疫苗4471.5萬毫升、禽流感疫苗3932.75萬羽份,已發放各類口蹄疫疫苗4606.52萬毫升、禽流感疫苗3533.2萬羽份,全區各地禽流感已累計免疫易感家禽1817.74萬羽,口蹄疫已累計免疫易感牲畜877.86萬頭只。
二、存在的問題
1.今年為暖冬天氣,全區大部分地區降水普遍較少,部分天然草場旱情較為嚴重,補飼力度和舍飼時間、數量均有增加,大部分地區飼草料消耗量及速度大大超過正常年份,伊犁州直、博州、哈密、克州等地出現較嚴重的飼草料缺口,給春季生產工作造成較大困難。阿勒泰地區受歷史罕見的暖冬天氣影響,降水量明顯減少,積雪明顯偏薄。今年春季,由于氣溫回升較快,積雪快速融化,大風天氣頻繁,土壤失墑嚴重,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干旱的年份,預測全地區重點受旱區域面積達到56萬多畝,受災草場7600多萬畝。
2.3—5月是各類災害天氣頻繁發生時期,也是牧區牲畜轉場和接羔育幼時期,受當前飼草料缺乏的影響,各地瘦弱牲畜比例高,達1121.9萬頭(只),占存欄數的20.37%,較正常年份高近10個百分點,若再遇到突發性自然災害或疫病的襲擊會因畜群總體抵抗力下降而加大損失。
3.由于南疆部分地區已發生多起江蘇譜系亞洲I型口蹄疫疫情,病原在南疆314國道沿線存在一定污染,加大了我區口蹄疫防控工作的難度。
4.春季是我區牲畜轉場、畜禽補欄集中時期,動物及動物產品調運流動頻繁,加之流通環節監管不到位,易造成病原遠距離、大范圍散播。
三、對策措施
1.進一步加強當前牧業生產和防災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地要牢固樹立防災保畜思想,決不能因為目前全區沒有發生大的自然災害而麻痹大意。要抓住本地當前牧業生產的薄弱環節,加強組織領導,在防災和提供春季牧業生產服務和保障上下功夫。抓好春季抗災保畜、接羔育幼等畜牧業生產的組織服務工作。
2.加強畜禽良繁體系建設,優化畜群結構,加快品種改良步伐。根據畜牧業區域布局,以大宗養殖品種為重點,建立層次分明的原種場、擴繁場、商品場相配套的畜禽品種改良體系。整合現有良種場(站),有計劃地創辦良繁基地(場),加快良種畜擴繁速度。充分利用國家和自治區良種工程、良種補貼建設項目,重點抓好自治區畜禽繁育改良總站、呼圖壁種牛場、鞏乃斯種羊場等一批骨干良種繁育場和全區品種改良示范縣建設。繼續實施自治區品種改良示范縣項目,進一步加強縣(市)、鄉(鎮)畜禽改良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鼓勵科技實體、單位和有實力的企業創辦良繁基地,進一步提高全區畜禽良種的供應能力和質量。
3.切實抓好春季動物防疫工作。貫徹落實自治區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電視電話會議、畜牧獸醫局長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強制免疫(尤其是易感畜禽補免)、疫情監測和免疫效果監測、檢疫監管等各項防控措施,有效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保證在春季動物疫病多發高發季節我區無大疫。并加快推進和深化我區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深入基層指導各地開展防控工作,加大督查考核工作力度,促進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
4.大力開展畜牧業科技培訓和技術接人推廣工作。以“科技入戶”工程為契機,以“科技之冬、科技之夏”、“科技下鄉”培訓活動為重點,結合農業部新型農牧民科技培訓項目,加大畜牧業養殖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力度。按照當地畜牧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認真做好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畜禽重大疫病防治、高產奶牛飼養等10余項畜牧業實用技術的推廣工作。并在實用技術推廣過程中,積極探索和建立畜牧業科技推廣的長效機制,創立各具特色的畜牧科技推廣模式,提高科技入戶率、到位率,不斷提高畜牧業生產的科技貢獻率。
- 上一篇:一季度高技術總結
- 下一篇:發展特色林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