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榮辱觀匯報

時間:2022-09-19 06:37:00

導語:老干部榮辱觀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干部榮辱觀匯報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簡稱《老年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之際,重溫《老年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倍感親切。黨和政府在“未富先老”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現實的老齡社會這一重要國情出發,根據憲法,以人為本,制定了涉老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從老年人的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權利、社會經濟權利、受贍養扶助權利、財產所有權、婚姻自由權利、住房權、繼承權、文化教育權利等方面,采取各種措施積極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使“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落在實處,并不斷地提高生活質量。特別是在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上,黨和政府下大力氣,增強工作力度,正在妥善地解決老年人養老、醫療問題,以使廣大老年人分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做為老年人隊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離退休老干部,在區委、區政府關懷下,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生活上都得到了多方面的照顧和保障。離退休老干部在享受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也要積極履行義務。正如《老年法》中提出的要參與社會發展,要發揮老年人知識、技能專長,要傳授革命、建設經驗,要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品德,即“老有所為”的希望和要求。當前,區委老干部局在全區老干部中廣泛開展以爭做“八大員”為主要內容的“我為‘十一五’譜新篇”活動,為我區老干部發揮獨特優勢,搭建了平臺,創造了條件,也為老干部“老有所為”指明了方向。為此,在爭做先進文化的傳播員,努力踐行榮辱觀,淺談一些實踐認識。

一、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褒榮貶辱意識

榮辱觀是人們在依據一定的思想道德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活動中,逐漸形成的關于榮辱觀念的總和。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榮辱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每個社會集團都有他自己的榮辱觀”,所以說榮辱觀有著鮮明的階級性?!鞍藰s八恥”貫徹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榮辱觀念,體現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八榮八恥”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所需要的正確的社會主導價值觀;“八榮八恥”也體現了家庭生活、職業生活、社會公共生活中公民應遵循的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和所應盡的道德義務;“八榮八恥”更是共產黨員黨性和道德修養的具體要求??傊?,“八榮八恥”體現了博大精深遠源流長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要求,同時,把我國傳統道德中主要以“恥”來闡述的榮辱觀范疇的局限,升華到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高度,豐富拓展了榮辱觀的內涵和外延,更加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親和力。正是“八榮八恥”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實事求是的科學性、深廣的群眾性,它滲入到社會成員思想和心理深處,必然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生活方式、行為標準、道德情操、審美情趣、處世態度、風俗習慣。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打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既是“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由于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致使社會成員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多元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為此,需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從價值取向、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等方面,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支撐,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作為歷經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數十年的離退休老干部都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和優良品德,在實踐“八榮八恥”的活動中有著獨特的優勢。然而,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不斷地發展,離退休老干部也要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與時俱進地深刻認識和理解“八榮八恥”的內涵和外延,增強新時代的褒榮貶辱的意識,在“知榮恥、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我為‘十一五’譜新篇”活動中,以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投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來,發揮表率作用和推動促進作用。

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老有所為

1.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修身養性,要慎獨

中國傳統文明道德強調道德修養,非常重視修身養性??鬃又v“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指明了修身對個人,他人和社會都很重要。孟子也講修身是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方法。修身養性包含著“養心”、“養氣”。“養心”即強調清心、寡欲,保存心中的善性。“養氣”強調有涵養、高貴氣質,要有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境界。離退休老干部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參加了各項政治思想學習和活動,如歷次的政治學習運動以及“三講”教育、“三個代表”的學習、先進性教育等,進行了黨的數十年黨性教育,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地進行主觀世界的改造,逐步形成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過程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退休老干部在任何情況下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原則,發揮了“慎獨”作用。當今,離退休老干部雖離崗,但不離黨,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過程中,仍要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各種思想政治學習活動,老干部局黨校的活動,不斷地進行黨性鍛煉和修養,以“八榮八恥”為指導,嚴格要求自己,并發揮“慎獨”作用,保持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

2.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和諧相處,要仁義

中國人在傳統的中華文化中,最看中的是一個“和”字?!昂汀蹦撕推?、和睦、和諧等,無論是社會學,還是倫理學,都以“和”為主流、最高境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基礎。盡管每個社會成員,所處的社會地位不一樣,所從事的職業不相同,所獲得的利益不一致,但人們的心理感受是基本平衡的,對社會是基本認同的,彼此之間是可以和諧相處的。但是,現實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利益關系不太協調,利益格局不太合理,利益層次不太相容,利益分配調整不太適度,致使社會諸多方面發生利益矛盾和利益沖突,為此,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社會成員具有共同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和道德追求,使社會諸多矛盾和利益沖突,從心理上、情感上,消除不同階層的隔閡或對立,舒緩階層之間的緊張,營造良性互動關系,進而形成有差異基礎上的和諧社會。離退休老干部,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在政治待遇上或是物質待遇上,都是淡泊名利的。當前,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活動中,仍要“克己復禮”,對己要“恭(莊重)、寬(厚道)、信(言行一致)、敏(勤快)、惠(施恩澤)”,待人接物,與人相處要“溫(柔和)、良(善良)、恭(莊重)、儉(節制)、讓(謙虛)”。在構建文明家庭、文明社區,參與社會各種活動中,要以“仁義”博愛之心,繼續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和利益得失,妥善解決身邊遇到的人際利益矛盾,為保持社會穩定,發揮表率和促進作用。

3.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誠實守信,要良知

中國傳統道德中,誠信是道德修養的高境界。和諧社會是明禮誠信的社會。人無信不立,社會無信不穩。誠之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我國歷代先賢都把篤守誠信提到治國理政的高度。政府要想取信于民,要講誠信,社會成員要想取信于他人,就必須講誠信。毋庸諱言,當前社會存在著弄虛作假、爾虞我詐、誠信缺失的現象,勢必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因而需要培養全社會的共鑄誠信意識,大力營造誠信文明風尚。離退休老干部數十年在黨的培養教育下,革命和工作的實踐,形成了自身優良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養成了誠信之風。當前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過程中,仍要盡道德義務,并以時代特點的無產階級的良知,即無產階級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教育后人,使之辨明是非、善惡,真善美、假惡丑??傊x退休老干部在有生之年,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積極參與社會發展活動,踐行八榮八恥,做到身體力行、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發揮表率作用;對后人言傳身教,內化后人崇高榮辱觀,外化后人高尚行為,發揮促進作用。老有所為,多做利黨利民之事,以保持共產黨人革命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