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流電力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24 05:14:00

導語:建設一流電力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一流電力工作匯報

市區供電公司是上海市電力公司所屬的大型企業,負責對上海中心城區531平方千米、289萬客戶的供用電服務,擁有的客戶數居國內同行之首,供電區域系上海的政治、文化、信息、金融和貿易中心。供電區域居住人口約690萬,負荷密度最高地區達12.692萬千瓦/平方千米,為全國之最。

一、企業規模

企業轄有滬東等5個供電分公司,及上海電纜輸配電公司。**年末,企業擁有員工5128人(含輔業);擁有固定資產凈值150.46億元。

公司擁有變電站174座、配電站5169座、輸配電線路20452千米(其中:電纜9868千米)。

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年)

1、完成售電量179.20億千瓦時,售電收入112.28億元,人均售電量達到765.16萬千瓦時。

2、客戶數289萬戶,是企業成立初期的2.75倍。

3、供電可靠率達到99.973%(中心城區達99.99%)??蛻裟昶骄k姇r間由1997年的20小時下降到2.19小時。

4、線損率4.15%。

5、電壓合格率99.4%。

6、最高負荷480.42萬千瓦。

7、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71.73萬元/人.年。

三、主要工作

幾年來,企業將建設國際一流作為實現企業價值和戰略目標的重要載體,以管理創新為主線,通過機制創新激活力,科技創新強實力,服務創新爭效益,在不斷自我超越中形成“誠信、用心、創新,為客戶和企業創造最高價值”的共同價值取向。在服務社會、造福市民的同時,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得國電公司“國際一流供電企業”、“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優秀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等稱號。

1、管理創新——實現科學管理,拓展發展空間。

●嘗試戰略管理,實現共同遠景。

公司瞄準國際大都市同行業先進水平,以戰略管理統攬全局,制定《年發展綱要》和《**-**年發展綱要》,推動了各項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促使工作重心由“滿足社會需求”向“提供滿意服務”轉變、發展目標由“與國際大都市管理水平相接近”提升到“建設與現代化大都市相適應的國際一流供電企業”。

●強化目標管理、過程控制。

推行方針目標管理,保證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以“雙文明”建設要求為主體建立考評體系,將基層工作實績與部門績效聯責,體現工作重心與風險大小的責權利統一,達到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有機結合。

●推行ISO9001∶2000貫標,建立生產活動規范模式

公司已按“系統策劃、條線推進、分塊實施”的原則開展貫標,并已通過摩迪公司認證。目前已在7大類100多個工種中推行作業指導書,使各項主要業務工作處于受控狀態。

●實現安全生產長效管理和綜合預控。

強化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實施“一日操作規范化”和“一日安全工作規范”標準;全面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推行“危險點分析”,使安全生產全過程的受控管理得到提升。連年達到3個百日安全無事故紀錄,**年內又達到安全連續運行325天的新紀錄,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

2、機制創新——改善心智模式,提高整體素質。

●深化、完善以績效管理為核心的激勵機制。

將崗位實績與企業目標任務掛鉤,推行員工績效評估,將評估結果與員工的薪酬、培訓、任用、職業發展等相結合,達到全面激勵的效果。

建立“杰出員工”評選制度,對長期奉獻企業、創造顯著業績員工給予最高行政獎勵。

●建立具有活力的用人機制。

實行重點崗位輪崗和缺崗競聘;建立首席制,拓寬和暢通員工崗位成才道路;拓展勞務市場作為企業內部人才市場的功能,促進公司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培訓機制。

開展崗位任職及職業發展需求培訓,建立了適合各類崗位需求的“試題庫”、“培訓包”。

通過推行專業帶頭人、作業帶頭人和首席崗位制,初步形成以技術人員為基礎,首席人員為中堅,專業、作業帶頭人為領銜的技術人才梯次結構。

3、科技創新——整合功能優勢,邁向“數字供電”。

●提高電網運行的科技含量

發揮調度自動化的綜合效益;推廣應用低壓可靠性分析系統及在線監測與診斷技術;進行配網自動化小區建設,黃浦小區配網自動化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使故障停電恢復時間由2.5小時縮短到1分鐘以內;在全國率先開發不停電作業達21項,并被推廣到9個兄弟省市的供電同行中,其中“帶電10千伏導線旁路”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高壓電纜工程施工技術已打入國際市場;GIS等多個科技信息項目榮獲國際、國家等頒發的科技獎。

●構建“數字供電”系統。

建設數字化電網。在全國供電企業中率先開展GIS應用于設備管理與生產運行管理的實踐,實現了對轄區內高、中、低壓設備的科學直觀管理。

強化數字化營銷服務和電子商務系統的功能。以TCM故障報修服務中心、GPS大屏幕衛星定位輔助搶修系統和電費帳務管理中心為試點,建設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中小量客戶業擴項目管理系統的投用,實現了項目申請、答復“立等可取”,并可同時提供3個方案讓客戶優選;建立了遠程集中抄表管理系統;實現中小客戶抄表100%現場使用微機操作;建立營銷服務網站,拓展服務時間和空間。

4、服務創新——強化誠信體系,提升競爭能力。

●探索建立生產經營活動服務并服從于營銷服務的新體系。

重組、優化業務流程,使公司的營銷服務由“職能導向型”逐步向“流程導向型”轉變。

●建立“滿意服務”的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

實施客戶項目負責人制、“首問制”、“兩次受理制”、“業擴回訪制”等,推行“特事特辦、急事先辦、難事細辦和繁事簡辦”的主動服務;“主動上門、現場辦公和多元營銷’’的超前服務;“各方配合、事務協調和熱線聯網”的社區服務;“時間延長和空間延伸”的延伸服務;“勞模精神、主動出擊和無私奉獻”的志愿服務。

建立服務質量常態監管機制,形成公司監督為主體,基層內控為基礎,社會監督為補充的監督、評價體系。

●推行營銷策略,擴大電力消費的市場份額。

實施形象策略。在企業內外客戶鏈中,全方位開展“誠信服務”,提高社會對供電企業的信任感。在**年度上海市“行風與事務公開”查測評中,在供電范圍10個區的服務性行業評比中全部獲得第一名的評價。

實施“客戶滿意”策略。定期走訪市、區政府,變潛在的需求為現實的市場;在各個街道建立“地區用電事務協調委員會”,使便民、利民服務得到延伸。榮獲國電公司“優質服務年”活動先進集體、上海市服務誠信先進單位、上海市重點工程立功競賽“金杯公司”三連冠、“優秀公司”十六連冠,并成為永久保留“建設金杯”的單位。**年客戶滿意率第三方調查結果為98.33%。

實施品牌策略。強化上電熱線“95598”的服務功能,使故障搶修平均響應速度由承諾要求的內環線以內45分鐘、內環線以外90分鐘提高到18分鐘;實現上電熱線與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公安“110”的聯網運行,參與社會聯動服務和公益性活動;強化“楊志成社區服務隊”等品牌效應,爭創服務品牌。

5、培植具有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

公司按照自身的目標定位,構筑具有電力特征、上海特色、市區特點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風格,營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

●轉變思維方式,培育文化底蘊。

公司從“有利于電力市場的拓展、有利于企業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對社會的服務”的標準審視企業的各項工作,確立了“用心、誠信、創新”的價值理念,奠定了以服務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基礎。

●優化行為方式和經營風格,展示企業良好形象。

公司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各項創新有機整合,在客戶中樹立相互信賴、真誠友好的公共形象;建立起重效益、重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時代形象;關心社會、服務大眾的服務形象;信守承諾、用戶至上的社會形象,塑造了“上電熱線”和“楊志成服務隊”等企業良好品牌。

●強化精神和道德作用,建立誠信意識。

公司將“創新務實,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融入到各項工作中,貫穿于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中。以建設“客戶滿意工程”、“員工素質工程”和“創建文明行業”為載體,使“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服務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擴展和提升,建立起全體員工自覺參與的誠信服務體系。

21世紀的上海,將成為國際性現代化大都市。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公司將繼續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科技創新和隊伍建設基礎平臺,以“誠信、用心、創新”的價值理念,為客戶和公司創造最高價值:讓政府放心,使客戶滿意,在建設與現代化大都市相適應的國際一流供電企業的奮斗中,不斷“創新務實,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