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理政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30 05:20:00

導語:修身理政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修身理政工作匯報

當前,全國正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結合我鎮實際情況,我們開展了修身理政活動,修身理政活動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具體體現,二者并不矛盾。我的理解是:修身的意思就是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這個素質包括各個方面,像宗旨意識、理論水平、為民服務的本領等等??傊褪翘岣咦陨硭刭|,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理政就是如何搞好本職工作,這就體現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目標中的促進各項工作這個目標,這是保先教育活動的目標,也是學習的目的,更是修身的最終目的。

一、為什么要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先進性是共產黨員的本質特征。《黨章》中規定,申請入黨的是“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各階層的先進分子”,“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這樣的規定就說明“只有先進分子才能做黨員,黨員是先鋒隊組織中的先鋒戰士。因此,先進性應該是共產黨員的本質特征,共產黨員應具有先進性,不是有先進性就能成為共產黨員,喪失了先進性就不是合格共產黨員。

當然,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不同時期存其不同的內涵。在戰爭年代,我們為奪取政權,特別強調黨員在戰斗中“沖鋒在前,退卻在后”,“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這個時期是勇敢作戰、不怕犧牲是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特征。在建國初期,我們黨的主要任務不是打仗,不是奪取政權,而是搞好建設,鞏固政權,這個時期會不會搞建設,能不能鞏固政權,能不能經得起“糖衣炮彈”的攻擊,成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突出內涵,而在當今,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變化迅速,我們要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政治和文化,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的根本內涵。

中央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是根據共產黨員現階段的思想狀況作出的重大決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國內外政治的影響,一部分黨員的先進性沒有表現出來,有的黨員理想信念差,宗旨意識差,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甚至有的黨員的素質還不如一般老百姓,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整頓黨的作風,從黨的細胞抓起,激活每一個細胞,從而鞏固共產黨員的執政地位。

二、結合實際,如何搞好修身理政

通過前一段學習,通過思考,結合我們的實際,我認為從下面幾個方面搞好修身理政,我們的素質就會提高,我們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能表現出來。

一是“勤”,古語說的好“勤能補拙”,我的理解是只要你勤于工作,就能彌補不足的地方。古代圣人孔子最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生態度,孟子將四體不勤之人視為不孝之輩,在古代的官箴書中,“勤”與“清”、“慎”二字列為居官的第一箴言。

只有勤于政事,才能造福于民。不“勤”就要造成懶惰,懶惰懈怠,就將一事無成,在工作上不勤,你就將對你負責的工作能拖就拖,能躲就躲,造成很大損失。

我最近在讀一本關于曾國藩的書,曾國藩把“勤”字視為居官為政的根本,將勤與廉字并稱為護官之符,立命之根。據史學記載,曾國藩并不是聰明出眾的人,他出生于普通農家,并且家族沒有高官顯宦,他的一步步成功,主要歸功一個“勤”字。舉一列子就可證明,曾國藩任直隸總督時,處理積案,從同治八年四月到十一月,結銷新舊案40191起,從同治八年十二月起到同治十年十月共24個月又結案90155起,平均算下來,前一段時間,每天180多件,后一段時間,每天也要處理120多件,其勤奮程度令人瞠目。

在近代也有例子,在建國初期,為處理問題,總理廢寢忘食,每天都工作至深夜,每天僅休息三、四個小時,為鞏固我們的政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我們的工作中,“勤”就要求我們要勤思、勤學、勤做。勤思就是要多動腦,勤于思考,遇到問題,不能一籌莫展,要多開動腦筋,多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勤學就是要求我們要多學習,“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不學習就趕不上時代的要求,不學習就不能提高我們的思想素質。勤做就是要求我們要勤于工作,不要見活就躲。

二是苦。古語說的好“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智”。這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經歷一番磨難,嘗盡各種苦難,才能成功?!俺缘每嘀锌?,方能甜上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言利于行”,人生了病,必先吃苦藥才能治病。吃苦是與享樂相對應的,苦是與“勤”相連的,勤奮工作就不是吃喝玩樂,是要求吃苦的。能吃苦的人思想肯定有一個遠大的理想。十年寒窗苦是為的金榜題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是為的報仇復國,這都是很好例證。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路歷經2年,2萬余里歷盡艱難險阻,完成了一大壯舉。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為保存紅軍的有生力量,我軍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了長征,到1936年10月,前后歷時兩年的長征途中,紅軍戰士經歷了湘江突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悲壯場面,1935年6月又以頑強的毅力爬過了雪山,走過了草地,戰勝一切困難,到了陜北。

在長征途中,地面上國民黨的軍隊圍追堵截,而且自然條件惡劣,紅軍缺衣、少食,條件極其艱苦,是什么原因使紅軍戰士克服重重困難,走向勝利的呢?是堅信黨的事業一定會勝利,革命一定會勝利的信念鼓舞著紅軍戰士,就是說革命理想是紅軍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力量源泉。

現在生活條件好,沒有生命的威脅,但是就是有一些黨員吃不得一點苦,受不得一點累,還沒有干一點活,就感到受了多大委屈,仔細對照紅軍戰士吃過的苦、受過的累,我們吃的苦、受的累算什么。

三是實。實就是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一切脫離實際的想法和行動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首先要求我們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搞共產黨先進性教育第一階段要求我們學習,但我們學習到知識、理論,離實際工作還有一段距離,我們搞好教育活動,不能只停留在學習了多少篇目,不能只停在背會多少精典名句上,我們要用所學的知識指導我們的工作。像三國時期馬謖,談論兵法,夸夸其談,一到實際領兵打仗,就失去了街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是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搞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要搞符合實際的“民心工程”,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要看群眾滿意不滿意,這樣才能樹立黨的威信。李瑞環就是這樣的一位領導人,從1982年開始,李瑞環先后擔任天津市委書記、市長職務,上任以來,李瑞懷以他深入群眾的樸實作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李瑞環主政天津時,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普遍的莫過于天津“三大怪”現象:自來水腌咸菜、汽車沒有騎車快、臨時棚到處蓋。經過調查研究,他首先抓了拆除地震棚,讓市民早日遷入新居工作,用一年時間,就拆除幾萬間臨時建的地震棚,僅用8年時間就建起了兩個多舊天津的住房。隨后,李瑞環抓了兩項關系天津市民生活的重大城市建設工程,第一個是引灤入津工程,僅用1年零4個月,解決了市民吃水難的問題。第二個是城市交通干線建設,在10個月時間就在繁華的市區建成了中環線,又用一年時間建成了71公里的外環線,同時建成了當時中國尚居首例的蝶式立交橋。李瑞環在天津工作8年,為市民辦了110件實事,塑造了廉潔、務實、高效、親民的政府形象。

四是廉。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一直把個人修養和從政治國緊密地聯系到一起,總結了大量的經驗教訓,在古代留存下來的典籍中,有一類特殊的著作,被稱為“官箴”,主要講的是為官之道和從政之法?!肮袤稹敝邪选扒濉⑸?、勤”推為為官第一箴言,清就是指的廉。

廉被列為三箴之首,除了本身特殊的意義之外,還在于它與人類本身的欲望相對立的。人無不追求耳目之樂,聲色之欲,口舌之福。當一些人掌握了一定權力后,便會利用手中的權,滿足自己的貪欲。古今中外,貪官比比皆是,而公認的清官則風毛麟角,可見要做到“廉潔”何等難。這需要人有高度修養,較強的自制能力。一般來說,真正廉潔之人必定是品德高尚的人,志向遠大的人,意志堅強的人。

“公生明,廉生威”。一個人只有廉潔才能產生威信,才能服眾。如果一個人廉潔奉公,不貪污,那么手下人就不敢中飽私囊,如果不受賄,那么人人公平,自然無人不服。儒家向來主張正人先正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身不正就無法要求下屬。

“廉”定固然重要,但怎樣才能保持廉潔呢?除了增強自身修養,嚴格控制外,我認為還有一個途徑就是以儉養廉,就是要求一個人要保持艱苦樸素、勤儉、淡泊的生活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