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黨工委匯報
時間:2022-10-04 06:12:00
導語:街道黨工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習崗街道黨工委成立于**年6月,下設利民、居安、團結、光明、馬家寨等5個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一個機關黨支部。轄區總面積5平方公里,總人口2.2萬,共有黨員2750人,其中直管黨員266人。
習崗街道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工作起步較晚,成立前,隸屬習崗鎮管理,社區設施投入不足,基礎薄弱,社區黨組織缺乏必要的活動場地和工作經費,社區、居委會僅有26——47平方米的辦公場所,無黨員活動陣地等。**年以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街道、社區建設工作,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縣直有關部門和部分駐縣區屬單位黨組織廣泛參與的**縣基層組織建設聯系領導小組,明確了縣、街(部門)、居三級黨組織在社區黨建工作中的責任,建立了上下聯抓社區黨建及陣地建設工作的良好機制??h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親臨街道社區調研并現場辦公,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社區黨建、陣地建設的有關問題,并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和《關于開展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共駐共建活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努力構建與**縣城市化相適應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
一、領導重視,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社區陣地建設步伐。
縣委、政府領導親自出面協調,采取了“四個一點”(即:區市爭取一點、縣上承擔一點,街道自籌一點、轄區單位幫扶一點)的辦法,加強了社區黨支部的陣地建設,并在縣委、政府及縣委組織部、民政局等大力支持下,通過資產劃撥、購買、租用等形式,整合了社區陣地資源,先后投資金500萬元左右,解決了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辦公設施、電教設備、制度建設、文化活動器材、黨員活動室等問題,有力地促進了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目前5個社區辦公場用房及活動場所全部予以解決,最大面積達到780平方米。
二、改進和完善社區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加強社區工作力量。
首先針對原來居委會辦公條件較差的現狀,先后按照便于服務和管理,便于整合社區資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則,充分考慮地域性、認同感、歸屬感等社區構成要素,多方爭取“星光計劃”的支持,并按照區、市關于加強社區建設的指示精神,完成了5個社區的高標準“六室一校一場”建設。使縣城社區由原流動社區(居委會無辦公地點)到暫住社區(以臨時租房為主)向“常駐型”新型社區轉變;由原來的辦公面積只有26——47平方米的湊合型向現在的200——780平方米的現代型社區轉變;由原來的只有居委會辦公室一項功能向現在的社區辦公室、警務室、醫務室、圖書閱覽室、黨員活動室、文化娛樂室、電教室和市民教育學校等多功能標準化社區轉變。其次是實現了“一居一支”的工作目標,實現了社區黨組織健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有序,清除了黨員教育管理的空白點。并積極開展了創建“紅旗”、“五好”社區黨支部活動,目前有市級“紅旗”社區黨支部1個,縣級“五好”社區黨支部4個。再次,縣委、政府結合行政規劃調整,選拔15名熱心社區工作、年輕且文化水平較高,作風扎實的干部充實到社區工作,結束了各社區干部來自居民、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低、報酬低、工作積極性差的局面。目前各社區干部平均年齡35歲以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
三、狠抓配套設施建設,增強為民服務意識。
我們多方爭取為各社區配備設施,購置健身路徑及器材100余件,電教設備50余件,辦公桌、圖書閱覽柜50個,每個社區配備電腦一臺,解決辦公自動化,每個社區圖書閱覽室配備圖書100余種上1000冊,進一步完善了黨員活動陣地配套服務設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2個社區改建具有綜合功能的社區服務中心(即團結社區電腦培訓中心、馬家寨社區家政服務中心),構筑健全社區基礎服務網絡。我們將各社區用房和配備的設施無償交給社區經營管理,堅持無償、低償、有償并舉,逐步培養壯大社區經濟,以緩解社區經費困難的壓力。
四、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功能完善的社區陣地。
**年初縣委、政府進一步重視社區陣地建設,主要領導深入到開發企業,多方協調,凝聚多方力量,整合多種資源,對社區陣地做進一步的規劃和研究,社區陣地建設按照便利群眾、方便群眾、服務群眾,與城市開發與建設配套的原則,現場辦公,對居安社區、光明社區逐個選定陣地的建設用地。對已開工或即將開工建設的小區要求無償規劃建設集辦公、學習、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社區文化活動場所,這些活動場所的開發與建成,將極大地豐富社區群眾的精神文明文化生活。
- 上一篇:村級民主規范管理思考
- 下一篇:黨建聯系點調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