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作風建設匯報

時間:2022-10-17 09:03:00

導語:機關作風建設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作風建設匯報

近年來,我們緊扣縣委工作中心,以優化服務為重點,以制度建設為保證,以特色活動為載體,以加強監督為核心,有力地推動了機關作風不斷改進,初步形成了“五性化”機關作風建設新格局,為全縣更快更好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保證。

一、開展理性化教育,夯實機關作風建設的思想基礎

針對機關黨員的思想實際,圍繞“在服務發展中怎樣體現先進性”等專題,開展大討論,上好大黨課,組織大宣講,使機關黨員干部的思想與先進性要求更加合拍;引導機關干部對照先進性標準和“全縣十佳人民滿意好干部”典型,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能力、群眾意識、工作規范,使機關黨員的素質與群眾意愿更為貼近;要求機關黨員干部從與先進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改起、與群眾期望不協調的地方改起、與如東發展不適應的地方改起,使機關黨員干部的作為與發展需求更為合拍。各部門、各單位從改善服務態度、推行政務公開、提高辦事效率、轉變管理方式、規范行政行為、堅持廉潔從政等方面查找問題,積極整改,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廣大機關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進一步解放,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辦事態度由應事等事延誤事向謀事干事干成事轉變,推進落實由常說不好辦向探索如何辦轉變,評價標準由自己說了算向群眾說了算轉變。黨員干部思想觀念的轉變為機關作風的改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推行人性化服務,拓展機關作風建設的高效平臺

一是以發展的理念引領服務。堅持以“突出發展主題,凸現工業主體”的旗幟來統領機關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不斷強化“時時圍繞中心,事事服務中心”的意識。目前,服務發展已經實實在在地成為機關的第一要務和自覺行動。二是以創新的舉措提升服務。以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各部門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目前為止,縣級行政許可事項由20**年的855項削減到237項,精簡率達72.28%,進入行政服務中心的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時限為全市最短。三是以優良的作風保障服務。機關部門嚴格遵守“十不準”規定,杜絕亂收費、亂檢查、亂罰款、亂攤派,重點建立了企業檢查登記許可、檢查預告等制度,做到“重在規范、少查多幫、查而少處、多補少罰”。同時,機關各部門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有效防止和克服了“權力尋租”、“與民爭利”。

三、完善硬性化制度,為機關作風建設提供可靠保證

我們從機關政務的規范化入手,以完善的制度確保行政行為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一是改進根本性的制度。選準人、用好人是作風建設的根本所在。圍繞建設一支人民滿意的機關干部隊伍,我們研究出臺了干部任用管理系列文件,進一步激發機關干部隊伍活力。二是出臺針對性的制度。針對機關部門負責人自駕公車、公車私用問題,重申紀律規定,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縣級機關部門領導干部駕車用車行為的通知》。為了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縣兩辦聯合作出了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五項規定,對機關工作人員明確提出中午禁酒等“五個嚴禁”的要求。針對過多的會議、文件、培訓,繼續實施扎口管理。三是建立長效性的制度。為了使考核的導向作用得到進一步體現,建立機關目標考核制度,對各部門的工作作風、服務質量等整體形象組織測評,促進機關作風的根本性轉變。為了使領導干部權力運行進一步規范,縣委常委會及時研究制訂了關于對黨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實施有效制約和監督的文件;重點完善了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等六項制度,加強對權力行使的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的監督。為了使機關干部的示范作用能夠進一步發揮,我們建立完善并認真執行領導干部聯系點、領導干部信訪接待日和“共富共建”幫扶制度。

四、開展個性化活動,打造機關作風建設的特色載體

結合實際,我們廣泛開展了特色化、多樣化的活動,為機關黨員發揮作用、轉變作風搭建平臺。一是開展“四服務四促進”主題實踐活動,提高機關發展能力。在縣鎮機關廣泛開展了“服務港口開發,促進項目大推進;服務民營經濟,促進全民大創業;服務招商引資,促進經濟大發展;服務基層群眾,促進社會大和諧”主題活動,機關黨員干部服務和促進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二是深化掛鉤幫扶行政村發展民營經濟活動,增強機關富民實效??h級機關78個部門和縣、鎮712名黨員干部與全縣306個行政村掛鉤,幫扶發展民營經濟。機關黨員紛紛進村入戶,充分發揮信息溝通優勢、部門職能優勢,為基層理清思路、提供信息、聯系項目、落實資金、解決難題,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民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三是推進文明機關創建系列活動,提升機關整體形象。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組織開展“我為如東經濟獻一計”的主題征文、演講,提高機關干部思想素質。廣泛開展人民群眾滿意機關和基層站所評比活動,積極整改存在問題,重點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和文明服務、嚴格執法的工作規范。深入開展“規范化辦公、創造性服務”活動,實施亮牌辦公、掛牌上崗,加大對行業不正之風的查處力度,進一步規范機關管理,展示機關文明形象。

五、實施剛性化監督,營造機關作風建設的強勢氛圍

一是民主監督正常化。充分發揮人大和政協的監督職能,重點抓好對政府部門的工作評議。主要圍繞中心意識、履職行為、廉潔自律、綜合評價等四個方面,由縣人大常委會和縣政協專門組織市、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相關部門進行測評,并提出整改意見,一年后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近年來,先后對工商等條管部門以及政法和金融系統的十多家單位進行了評議,有力地促進了部門作風改進。二是社會監督廣泛化。積極辦好“896政風行風熱線”,縣長詹立風親自走進直播室,參與了首期節目的開播,其他副縣長也都走進直播室,機關部門“一把手”親自上線,認真接聽解答各種問題,并及時督辦落實反饋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三是組織監督多元化。研究制定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配套制度,多次開展了明查暗訪,有效防止了“中梗阻”現象。加強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制審計,健全干部監督信息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卡等制度,設立12380干部監督熱線,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政治紀律、重大決策、干部人事和財務收支等方面實施重點監督。深入開展了違規收送禮金專項清理,規范了領導干部話費補貼、兼職取酬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清理整頓機關工作人員違法違章建房,樹立了機關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