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基層組織建設匯報

時間:2022-10-18 11:03:00

導語:黨基層組織建設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基層組織建設匯報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黨執政的基礎。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入,我國的社會結構已經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許多新課題、新要求。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根本在基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關鍵在基層各級黨組織。

一、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重視基層組織建設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做法,十分重視黨支部的作用,他曾說:“連有支部,班有小組,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鄧小平指出:“提這樣的口號,那樣的口號,這樣的方針,那樣的方針,只要有了基層工作,有了經常工作,才有希望落實。否則只發號召,做指示,發下去就像石頭掉在大海里,影子都不見”。新一屆中央與時俱進,創新執政理念,更加重視基層組織建設。也指出:“要通過扎實的工作和不懈努力,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成為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起來,密切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和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斗堡壘,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第二,充分認識黨的基層組織在黨的執政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每一個黨員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并參加其中的活動,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個組織原則。我們黨的7000多萬黨員分布在約345.1萬個黨的基層組織之中,只有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健全而充滿活力,黨的整個組織才能堅強有力,朝氣蓬勃,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巨大的組織資源和組織優勢,也是我們黨不同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特點。對于我們這個特定的執政黨而言,如果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很弱,黨的執政能力就失去厚實基礎。有過生動的比喻:“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鶎咏M織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落腳點,也是執政能力大小、強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體現?;鶎狱h組織處于建設與改革的第一線,是總結、創新推動黨的執政能力的最終源泉和主要動力。

第三,增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緊迫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方針、原則和措施。黨的基層組織不斷發展壯大,顯示出強大的戰斗力。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承擔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執政使命以及黨的自身狀況的重大變化,既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新的挑戰。在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黨的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強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黨的基層組織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繁榮文化事業、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做出了艱辛努力和巨大貢獻,也鍛造了一支奮發有為、蓬勃向上的干部隊伍。但是,從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來看,黨的基層組織無論是認識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歸結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層干部和領導班子的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群眾說的好:不會致富的干部,不能當干部;自己富了,不帶動大家致富,不是好干部。當前一些基層干部觀念守舊,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不善學習,不懂管理,市場知識缺乏,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志大才疏,發展觀念滯后。在一個單位,一個村子,干了幾年,或十幾年,工作毫無起色,所在單位,仍然是“江山依舊,面貌未改”。一些黨員脫離群眾,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心態浮躁,境界低下,熱衷于作表面文章,把庸俗的“幫把”習氣帶到組織生活中,影響團結,貽誤工作,發揮不了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黨的基層組織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強,本領不大。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廣大農民群眾對基層黨的組織率領群眾奔小康的愿望非常迫切。但是基層黨組織由于種種原因,辦法不多,思路不廣,導致一些群眾對基層黨的組織失去信心,而逐漸向“大款”、“富戶”和家族、宗族勢力靠攏,以致有些地方出現基層選舉中組織推薦的人往往落選,自發提名的人選反而占有強勢的現象。

三是處理復雜問題和依法辦事的能力還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往往習慣于用簡單粗暴的辦法處理當前復雜的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以上級領導的指示為依據,而忽視以法律和政策為依據解決問題,不重視增強自己處理復雜問題和依法辦事的能力。

四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及保證監督作用還存在發揮不力的情況。一些基層黨組織缺乏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陣地意識,認為經濟工作搞好了,單位的效益好了,就等于黨組織的工作做好了;一些基層黨組織不能理直氣壯地履行基層組織的職能,不愿去宣傳組織群眾,忽視對干部群眾的思想工作,不敢面對諸如“”之類的非法組織對基層政權的挑戰,在黑惡社會勢力面前束手無策,在整治文化市場中分不清良莠;少數基層黨組織甚至對一些企業制假、販假、偷稅、漏稅坑蒙拐騙等不正當手段牟取利益的問題聽之任之,有些黨員還參與其間“分一杯羹”;有的黨員過分強調自主意識,有些黨員缺少起碼的政治熱情和組織觀念,對黨組織活動不積極參與,甚至消極應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或不了解,或置之不理,或公然違背,這些情況,極大地影響了黨的基層組織作用的發揮。

三、積極探索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新路子,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積極探索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實踐的新途徑,夯實黨的執政根基,要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關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精神要求,力求做到創新,務必實現突破。

(一)必須強化發展的理念。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越是困難地區,越要咬定發展不放松。抓發展的關鍵在班子、關鍵在干部。作為基層干部和基層領導班子,必須有干事興業的責任感,有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氣和魄力,有搶抓機遇,狠抓項目,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有面對困難,尋找出路,解決問題的決心和辦法,有擔當大任,勇挑重擔,迎接挑戰的氣魄和毅力。無論縣、鄉、村哪級班子,只有扭住“第一要務”,才能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檢驗基層黨建的實際效果,著重從上項目、抓產業、搞建設、變面貌和為民辦實事的一線看班子、選干部。唯此,才能逐步提高各級班子抓發展的能力,才能推動基層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二)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是“三個代表”的本質要求,必須破除“官本位”思想,樹立“民本位”思想,把全部的心思用在民生上,而不是用在“官計上”。破除單純追求GDP的觀念,樹立統籌發展的觀點,把目標定位在全面發展上,不片面追求“政績”和“形象”,把經濟工作的主要職能定位在市場主體服務上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為人民掌好權,執好政,善待群眾,回報人民,把情系百姓、愛民為民真正落實在實際行動上。

(三)樹立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要積極探索構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新思路、新方法,調解好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消除化解不安定的因素,認真貫徹黨的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妥善解決土地征用、城市拆遷、扶貧濟困、信訪工作、城市就業、低保等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讓群眾感受到黨的基層組織給他們帶來的實惠。

(四)樹立黨員帶頭致富的理念。黨執政的基本理念就是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的日子,黨員的先進性就是要體現在帶領群眾致富上。要提高黨員致富的能力,必須學好市場經濟知識、科技知識、法律知識,提高干部的整體素質。大膽從民營企業家、產業化帶頭人的黨員中選出干部,充分發揮能人“村官”思想活、技術新、經驗多的優勢,盡快改變村容村貌,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