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20 03:46:00

導語: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匯報

近年來,**市委以創新基層黨建工作運行機制為重點,大力實施以抓基層、打基礎為主要內容的“雙基工程”,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了群眾,凝聚了人心,促進了社會和諧。

一、建立健全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機制

服務群眾是基層黨組織的核心職能。全市各級黨組織在搭建平臺、拓寬渠道、注重激勵、確保實效上加大力度,努力構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體系。

貼近基層,健全服務體系。在建立健全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整合各方資源,搭建服務群眾平臺。在街道建黨員服務中心,在社區建黨員服務站。目前,全市127個街道全部建立了黨員服務中心,1180個社區都建立了黨員服務站。與此同時,建立健全日常接待、情況報告、信息溝通、開展活動等相關工作制度,不斷探索和強化服務中心功能。

貼近群眾,豐富服務內容。根據不同群體的實際情況,突出“下崗特困職工、殘疾人、進城務工人員、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孤寡老人”五大服務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幫困救助服務、便民利民生活服務、化解矛盾疏導服務、政策宣傳咨詢服務。近年來,全市成立“吳天祥小組”4000多個,小組成員達6萬多人,發展黨員義工4.8萬人,籌集解困資金4000余萬元,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3萬余件次。

貼近黨員,創建服務載體。各級黨組織根據黨員的實際情況,創建活動載體,創新活動方式。一是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先后開展了“黨員先進性實踐行”、“群眾在心中、服務見行動”、“黨員創業”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把先進性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在工作崗位上,落實在服務群眾中。二是在城市社區大力開展“三大行動”(黨員“吳天祥小組”社區服務行動、下崗黨員帶頭就業和帶領下崗職工再就業的“雙帶”行動、在職黨員進社區行動),發揮各類黨員在社區建設和服務中的作用。三是在農村廣泛開展“雙學雙培雙帶”活動(學理論、學知識,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干部、把黨員干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

二、建立健全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

按照工作目標上相協調、工作部署上相呼應、工作成效上相促進的思路,建立健全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努力實現各類基層黨組織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共同提高。

探索城鄉對接的組織設置,打牢互幫互助基礎。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強帶弱原則,探索“村企聯建”、“村居聯建”、“村與園區聯建”等模式,探索建立聯建型黨組織,促進城鄉基層黨建資源優化配置;在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集中的地方,探索建立區域型黨組織,統一負責區域內黨員發展、黨組織籌建和黨的群眾工作;適應產業發展需要,探索建立產業型黨組織,把支部建在農村專業合作社、產業鏈等經濟組織上;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探索建立流動型黨組織,做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根據城鎮化發展需要,在條件具備的村,按照城市社區黨組織的模式探索建立農村社區型黨組織。

探索城鄉對接的聯動方式,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探索對流動黨員“雙聯雙管”(黨組織與黨員、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雙向聯系,流入地黨組織日常管理、流出地黨組織跟蹤管理)模式,著力構建城鄉互動、異地互聯、實時動態的黨員管理機制。一是在**市的勞務輸出地設立流動黨組織,同時幫助籍貫、職業相同,活動時間、地點比較集中的流入**的外地黨員建立黨組織,實現流出地與流入地黨組織雙重管理。二是依托項目、工程建立流動黨員臨時黨組織,實現公司總部黨組織與業主方黨組織雙重管理。三是建立經常性聯系制度,形成流出地與流入地黨組織密切合作的長效機制,將不同地區黨組織間的合作制度化、規范化。

探索城鄉對接工作載體,開展互幫互助活動。大力開展中心城區對口支持遠郊城區共建新農村活動,重點在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培訓和轉移就業、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進行對口幫扶;積極組織開展“百企聯百村、互利幫老區”活動,目前已有116家企業與147個老區村結對幫扶;開展結對幫扶活動,2003年以來,全市共有751名副局級以上干部、3393名處級干部對口幫扶貧困戶;組織小康工作隊進駐老區、貧困地區開展對口幫扶活動;積極動員企業、大專院校和駐軍單位等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

三、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機制

針對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的不同情況,在全市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先爭優活動,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在城市、農村基層黨組織中深入開展“雙創”、“三級聯創”活動。將城市街道、社區黨組織以及農村鄉鎮、村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統一規范為爭創“五好”,即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在全市基層黨組織中開展以創建“五好”黨組織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三級聯創”、城市“雙創”活動,調動廣大基層黨組織參與創先爭優工作的積極性。

在企業黨組織中深入開展“雙比雙爭”競賽活動。在全市國有企業黨組織中廣泛開展“比效益、爭創先進黨組織,比貢獻、爭當優秀黨員”為主要內容的“雙比雙爭”競賽活動,實現企業黨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的最佳結合。2004年以來,全市5000多家國有企業黨組織和10多萬名黨員參加競賽活動。近兩年,這一競賽活動延伸到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中,推動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開展,擴大了黨的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四、建立健全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機制

建立健全基層黨建工作保障機制,為基層黨建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堅持基層優先方針,解決人員、經費、場地等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實際問題。充實工作力量,解決“有人辦事”問題。市委明確提出,區委組織部從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干部,要不少于本單位行政編制的1/4。各區按照市委的要求,配齊配強工作隊伍,把政治素質好、能力水平高的黨員充實到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中。加大資金投入,解決“有錢辦事”問題。市委下發《關于實行農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工作運行經費補貼的意見》,將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并有計劃、有重點地增加黨費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有場地辦事”問題。在城市社區推進黨員服務中心、黨員服務站建設,在農村推進辦公活動場所建設,為基層黨建工作提供新陣地,為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新場所,為服務黨員群眾提供新渠道,為黨員發揮作用提供新平臺。

健全有關制度,突出領導責任。市委制定了《關于實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責任制的規定》,明確區委書記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第一責任人,區委組織部長為直接責任人,把基層黨建工作成效作為考核區委領導班子的一項重要內容,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

實行目標管理,推動工作落實。市委把基層黨建工作納入各級目標考核體系,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重點工作提出年度目標任務,量化工作目標。明確每項目標的責任人及完成時限,實行全過程跟蹤督辦。每年年底組織檢查考核,評選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通過嚴格考核獎懲,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激發大家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