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20 04:05:00

導語:村民自治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前些日子,筆者和其他兩位老師帶領學生下鄉去作有關農民參與問題的調查,在一個村的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在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中,村民去投票的動機僅僅是為了領回兩袋洗衣粉。我們向該村村長詢問用洗衣粉鼓勵村民投票的事情是否屬實,他承認的確存在這種情況。他還坦言,村里黨員來開村黨支部會,也要發給來開會的每個黨員十元錢,作為誤工補償。

筆者發現該村村長及地方黨政領導對村民自治理解有偏差,沒有把村民參與作為推動村民自治建設的動力。村民自治是當前中國農村基層社會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村民自治,簡言之,就是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它強調村民的參與。在村民自治制度框架下,村民參與絕不僅限于村委會換屆選舉的投票行為,還應包括表達一定利益取向、影響村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行為。

那么,在村民自治中,村民參與究竟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首先,村民參與能夠提高村委會的代表性和回應能力;其次,村民參與能夠增進村委會與村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消除二者間的疏離感;再次,村民參與可以促進村委會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合法化,并使村民更加理解和服從村委會制定的政策;第四,村民參與能夠發展村民個體的思想感情與行動力量,體驗村莊公共生活的價值,引導和促進村民政治參與文化的發展??梢赃@樣說,沒有村民的參與,村民自治就是一具空殼。村民參與程度是檢驗村民自治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當今中國政治文化傳統和國家與社會關系模式的決定下,村民參與的發展程度與地方黨政領導的推動有很大關系。村民參與搞的好壞與當地黨政“一把手”的認識態度、重視程度有很大關系。如果黨政“一把手”重視村民參與,就會下大氣力在組織宣傳上下功夫,就會在物質保障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持,就會對村民自治的違規行為進行制止。如果黨政“一把手”對村民參與工作不關心甚至抱懷疑、反對態度,就會漠視甚至縱容村干部壓制村民參與。這樣做的后果只能使整個村民自治停頓下來。

一般來說,村干部不會自動將手中的權力下放給村民,不會自愿推動村民介入村莊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因此,為了推進村民有序參與,除了要求村民應不斷地爭取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外;還應著重發揮“黨管干部”的組織優勢,地方黨政領導應督促村干部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行政以及認真落實各種村務公開制度。

為此,地方黨政領導首先應以開放、積極、肯定的態度看待和認識村民參與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鼓勵村民參與村莊公共事物管理。地方黨政領導只有在情感和認識上接受并認同村民參與對于村民自治的意義,才能督促村干部重視村民參與,使村民代表大會、村民理財小組以及村務公開制度正常運轉起來,從而為村民的有序參與提供制度保證。

其次,地方黨政領導還應督促村干部重視教育村民,使村民樹立公民意識和公民資格觀念,引導村民逐漸形成與社會政治發展相適應的公民參與精神。盡管村民的政治態度和公民意識是在村民參與村莊和國家公共生活的實踐中學習和塑造的,是在爭取權利和影響村莊公共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形成的,但村兩委和地方政府依然承擔著教育村民、指導村民參與的責任。這不僅由于村兩委和地方政府擁有豐富的宣傳、教育資源,具備教育村民的有力工具,而且由于它們在公共政策執行和公共問題解決上,需要村民廣泛的關注、支持與合作。所以,村兩委和地方政府能夠采取宣傳、發動、說服等策略喚起村民的參與,激發他們的熱情,配合村干部做好村莊和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村兩委和地方政府組織對于激勵村民學習、發展村民參與和自主管理的影響力是深遠的,甚至起著主導性作用。

第三,地方黨政領導不要借口村民民主素質低,就不鼓勵甚至壓制村民參與。正如古人所說“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村民的民主素質也需要一個經過訓練得以提高的過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師從孫中山先生,學習他從集會、結社、議事方式的訓練入手提高人民民主素質的做法。孫中山認為,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四大民權的實現,必須從最基本的技術操作層面入手,將民主政治具體化為集會、結社、議事方式的訓練,也即“民權初步”。他對此非常重視,“民權何由而發達?則從固結人心、糾合群力始。而欲固結人心、糾合群力,又非從集會不為功。是集會者,實為民權發達之第一步?!痹凇督▏铰灾荷鐣ㄔO》中,孫中山不厭其煩地詳論集會、結社、議事、動議、討論、選舉、表決、計票、維持會議秩序、制定社團章程、明確個人權利義務等瑣碎的操作細則。這絕非將民主問題簡單化,庸俗化,而是將民主政治落實為一般民眾都能掌握的普通常識與行為規范。孫中山認為,民主政治體制的“議事之學”,好比“兵家之操典,化學之公式,非瀏覽誦讀之書,乃習練演試之書也。若以瀏覽誦讀而治此書,則必味如嚼臘,終無所得。若以習練演試而治此書,則將如澉蔗,漸入佳境。一旦貫通,則會議之妙用,可全然領略矣?!彼M易?、學校、農田、工黨、商會、公司、國會、省會、縣會“皆當以此為法則”,由此養成國民的民權意識,“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穩,則逐步前進,民權之發達必有登峰造極之一日?!?/p>

這方面,黨的前輩們也給我們的地方黨政領導做出了榜樣。大家都知道,陜甘寧邊區的民主政治搞的不錯,實現了“直接無記名平等普選制”,每個人都有投票和當選官員的權利。但邊區的老百姓90%以上的不識字,不懂得怎么選舉,是黨的干部訓練他們如何進行選舉,給他們指出了多種選舉方法,例如舉手決定,秘密投票時在候選人背后的壇子放進豆子等方法。

那些抱怨村民民主素質低的地方領導應謹記杰斐遜的話:如果人民在智能上不能審慎地行使他們的管理權,那么不是剝奪人民的這一權利,而應是教育人民提高辨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