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業創新發展匯報

時間:2022-10-23 03:05:00

導語:民政事業創新發展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事業創新發展匯報

近兩年特別是今年,我們在民政部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圍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積極爭取領導重視,爭取部門協作,爭取社會參與,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有效地提升了民政工作地位,增強了改善民生的能力,民政工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善用推力,促進民政事業發展

黨委政府的重視是民政事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近兩年,我們在爭取黨委政府重視,加大資金投入上下了一些功夫:

(一)積極爭取將民政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召開的黨代會、人代會、經濟工作會等重要會議,我們都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將民政工作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一同部署、一并安排。省委八屆十一次全會出臺的《關于解決當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若干突出問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意見》、省第九次黨代會報告和省委貫徹十七大精神的意見,都以較大的篇幅對民政工作進行了部署。在“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對民政工作給予充分表述的基礎上,今年5月份,省政府向各市、州、縣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門印發了《湖北省民政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以省政府文件印發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在我省尚屬首次,增強了規劃的權威性和執行力,為加快“十一五”期間民政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按照規劃要求,民政事業建設項目納入各級發改委的年度規劃,打破了以往只注重追求財政撥款的傳統,為增加民政事業經費投入開辟了新渠道。省發改委首先安排900萬元,用于省榮軍醫院、三個市州救助站建設補助、城市社區建設補助;然后又將社區建設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兩個項目建設補助經費連續三年納入了省級預算內安排投資項目,安排經費1220萬元。城市福利機構建設也已列入省發改委今后三年投資項目規劃,每年安排投資3500萬元。12月10日,我們與省發改委聯合召開會議,對十一五時期民政事業建設進行了部署。

(二)積極爭取將部分民政工作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近年來,我們爭取省政府先后將“福星工程”、“城鄉醫療救助”、“農村散居孤兒救助”、“農村低保”、“福彩安居工程”等項目納入了為民辦實事的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全省人民鄭重承諾,將部門工作變成了政府中心工作,變民政部門獨家操辦為有關部門共同協辦。同時,省委和省政府督辦室將辦實事項目作為重點督辦內容,每季度公布一次進展情況,年終結硬帳,保證了資金的落實和項目的順利推進?!案P枪こ獭钡膶嵤?,使全省21萬農村五保對象中的16萬人實現了集中供養;城鄉醫療救助的啟動,緩解了每年3萬多困難群眾看病難;農村散居孤兒救助的開展,保障了全省2.2萬名散居孤兒的健康成長;農村低保制度的建立,維護了110多萬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福彩安居工程”的推進,使全省“十一五”期間每年1萬戶住危房的農村特困群眾搬進了新居。

(三)積極爭取將民政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增長快車道。對每年的財政預算申報,我們早研究、早思考、早安排,每年的八、九月份,對新增項目的申請理由、測算說明等具體情況進行反復調研和論證。平時積極邀請財政部門參與民政工作調研等活動,特別是連續三年,邀請省財政廳廳長在編制年度預算前,帶領分管廳長、預算處長、社保處長到我廳專題研究年度預算安排問題,了解下年度民政部門新增項目經費情況。幾年的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增進了財政部門對民政業務工作的認識了解,增進了民政與財政部門的溝通,對預算經費增長收效顯著。2007年,省級財政安排我廳預算經費5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加了近2億元,增長65.8%。目前,我廳已完成2008年部門預算“二上”申報工作,省級財政安排的預算數達到了6.5億元,比2007年預算增加了1.5億元,增長30%。為解決農村福利院工作人員工資沒有穩定來源的問題,我們爭取省政府今年將全省農村福利院納入“以錢養事”的公益性服務單位,由縣級財政按集中供養對象20元/人月的標準安排,省級財政按集中供養對象1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補助,補助經費1920萬元。目前正在爭取2008年將城市福利機構的公益性服務經費納入省、市、縣財政補助范圍。

二、巧借外力,推動民政事業發展

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是民政事業發展的外在動力。近兩年,我們在爭取人大、政協支持、爭取新聞媒體配合、爭取社會參與上做了一些文章:

(一)發揮人大政協的作用。我們積極主動向人大、政協機關匯報民政工作進展情況和預算編制情況,邀請他們參加民政工作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尋求他們在立法、預算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我們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看作寶貴的信息資源、決策資源,由他們以議案、提案的形式配合我們爭取領導,推進領導決策。我們還以議案、提案的辦理為切入點,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基層,對村委會換屆選舉、社區建設、城鄉低保、民政資金使用管理等工作進行視察,對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現場協調和督辦。今年,我們積極爭取省人大將第252號建議(關于落實我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議)列為省政府領導領辦件,政協第133號提案(關于扶持養老機構建設、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的建議)列為省政協主席督辦的重點提案。我廳以此為契機,全面啟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大力加強城市養老機構的建設,促進低保工作和福利事業的發展,推動民政事業發展再上臺階。

(二)發揮新聞宣傳的作用。我們結合新時期民政工作的新趨勢、新特點和新任務,擴大對外宣傳力度,有效地推動了民政工作的開展。根據年度民政工作重點,我們通過召開新聞會、新聞通氣會等形式,協調各大主流媒體進行專題報道。據統計,各種新聞媒體今年對民政工作的報道達1300多條,使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民政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贏得了更廣泛的理解和支持。今年,廳長謝松保和其他廳領導4次到湖北電視臺進行“在線訪談”,直接面對觀眾宣傳民政政策、民政信息。同時,我們將群眾廣泛關注的城鄉低保的申請、復退軍人的安置、醫療救助的申請等民政工作作為重點,大力開展宣傳報道。連續兩年,我們參加省委宣傳部、省糾風辦、省電臺舉辦的“政風行風熱線”活動,由廳領導帶隊,“熱線”解答群眾提問。

(三)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我們在堅持財政主渠道投入的同時,在全社會積極倡導扶貧濟困獻愛心,并通過制定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逐步形成多渠道籌集民政事業發展經費的機制。爭取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了“民辦公助”、“公辦民營”辦法,全省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試點工作全面展開。截止目前,全省民辦養老機構達到149個(國辦110家),床位達到9617張(國辦9304張),初步構建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社會化體系。同時,我們進一步健全社會捐贈接收站(點)網絡,廣泛開展經常性的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今年,我省遭受了自98年以來最大的洪澇災害,7月和11月,我們分別組織開展了救災捐贈和“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7月份募集資金1478.8萬元,11月份募集資金300多萬元,兩次共募集1778多萬元,為解決災區群眾生活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集聚內力,加快民政事業發展

加強民政部門自身建設是民政事業發展的內在潛力。近兩年,我們在爭取黨委政府重視、社會支持的同時,在強化自身建設上出了一些實招:

(一)不斷強化自身基礎建設。在全省機構精減、財政預算經費趨緊、人員裁編的情況下,民政廳機關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實現雙增長。省軍休辦在升格為副廳級單位的基礎上列為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人員工資和工作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省低保中心今年更名為“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公室”,增加編制3人,主任高配為副廳級。省政府正在對我廳下屬的省備災中心、省涉外婚姻登記中心、省涉外收養中心、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的機構編制和人員經費問題進行調研論證,有望近期得到解決。針對長期困擾民政事業發展的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我們爭取省財政支持,逐步建立了各項工作經費財政預算安排制度。其中,城鄉低保工作經費按低保資金支出總額的3%安排。同時,我們積極探索建立了全省民政事業專項業務工作經費通報、督辦制度,對各地按政策規定落實民政專項工作經費預算的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通報和督辦,并將落實情況與民政資金的分配掛鉤,對各地籌集本級財政預算資金起到了較好的督促作用。據初步統計,2007年全省市、州、縣財政專項民政業務工作經費達到了80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22%。省本級業務工作經費增加450萬元,增長28%。地方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業務工作經費在100萬元以上的縣(市、區)2007年達到18個。

(二)大力發展福彩慈善事業。我們堅持把福利彩票和慈善事業作為民政部門的兩個經濟增長點來抓。近年來,我省福利彩票銷量實現跨越式發展,相應提取省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也逐年增多。截止12月9日,全省今年福利彩票銷售已達28.1億元,省本級提取納入預算安排的公益金達2億多元,占財政撥款數的40%以上。這部分公益金被廣泛用于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城鄉貧困群眾大病醫療救助以及城鄉社會福利院維修改造、“星光計劃”、“明天計劃”等項目,對解決城鄉貧困群眾的生活、醫療、住房等困難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我們充分發揮在推進慈善事業中的綜合協調作用,加大慈善捐贈的政策支持,著力推進慈善事業發展。近兩年,各地采取社會募集、登門勸募、捐贈冠名等多種形式,共籌集慈善款物近億元,開設“慈善陽光班”、“微笑列車”等慈善項目,創建了慈善超市、慈善門診、慈善藥店,積極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

(三)利用調研成果促進工作。我們把加強調查研究,為省委、省政府當好參謀,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作為爭取領導、推進工作的著力點來抓,并規定每年三月為廳集中調研月,出臺重大政策必須先進行調查研究。近兩年,我們報送的調研報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批示,成為省委、省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根據我們關于困難群眾生活狀況的調研報告,省政府于去年底出臺了《關于建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的意見》,明確了建立我省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的構架、目標和基本原則,科學地確定了社會救助的對象和內容;為解決行業協會在發展管理過程中面臨的政策難題和制度難題,去年底,我們在調研的基礎上,爭取省政府出臺了《湖北省發展和規范行業協會暫行辦法》,對影響行業協會發展的黨政領導干部兼職、政會不分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根據我們關于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歷史遺留問題的報告,省政府一次性安排專項資金4.73億元,使3.59萬名城鎮退役士兵安置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謝松保廳長今年初關于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調查報告,中央政治局委員、原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批示:“此材料很好,確實做到了在調查基礎上的思考,可發省委常委及省人大、省政協領導同志閱,發各市(州)領導同志閱。”根據這一調研成果,省政府及時出臺了我省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意見,明確了農村低保的規模、標準、籌資方式、人均補助水平、審批程序等內容;根據我們關于城鎮“三無”對象生活困難問題的調研報告,省政府決定各級財政安排資金3.8億元,用三年時間解決好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問題;針對社區工作的水平和條件與日趨繁重的社會管理任務不相適應的難題,我們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提請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社區建設推進社區服務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和資金來源,即“每個社區要按照每100戶20平方米的標準,建設一所不低于300平方米的集辦公、服務、活動用房于一體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資金以市、州、縣政府投入為主,省財政通過一般轉移支付對地方給予補助”。

各們領導、同志們,近兩年特別是今年,我們在爭取領導重視,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民政工作能力上做了一些工作,但這只是對自己的超越。2008年我們將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這次會議的部署,理清思路,強化措施,不斷推進民政事業取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