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時間:2022-02-07 01:05:00
導語:政府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區人民,大力推進“三產強區、文化興區、環境惠區、民本建區”發展戰略,順利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7.3億元,增長15.9%;固定資產投資34.3億元,增長2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2億元,增長20.2%;財政總收入4.2億元,增長17.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億元,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6823元,增長17.3%。
一、集聚強勢,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優勢,堅持以第三產業為支柱,突出商貿經濟龍頭地位,培育樓宇經濟新增長極,激活物流經濟內在動力,全年第三產業實現稅收3.5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88.2%。信華建國五星級賓館、名湖廣場·沃爾瑪購物中心已經竣工,南湖國際城開工興建,遠洲國際大酒店被授予五星級賓館,潯陽路被評為全省“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信華城市廣場、聯盛大賣場、太平洋購物中心等傳統商貿進一步提升壯大??偛繕怯罱洕蔀樯藤Q經濟新的增長點,累計落戶總部企業200余戶,上繳稅收超過3000萬元。京九大市場國家“雙百市場工程”通過驗收,全年交易額達到49.5億元,逐步形成了以京九大市場為龍頭,各類專業市場相互配套的市場體系,市場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引進現代物流理念,整合城區物流資源,零擔物流貨運體系初步形成,臺灣世邦集團九江分公司成功注冊,江南水產市場建成營業,實現了商貿、物流的良性互動。
二、縱深推進,對外開放彰顯活力。繼續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積極組織參加香港經貿推介、新加坡經貿洽談、上海產業對接等一系列招商活動。全年共引進內資項目76個,外資項目11個,引進區外資金2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120萬美元;外貿出口1592萬美元,增幅居全市第一。重大工業項目實現新突破,投資10億元的慶豐塑料包裝項目和總投資5億元的錦鋒石油化工項目成功簽約,硬質合金項目正式落戶,恒天糖業一期建成投產,九昌樟成品油管道全面貫通,恒達金屬精密加工開工建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全力融入沿江開發戰略,城東工業基地建設全面推進,1號地“三通一平”基本完成,3號地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全民創業氛圍濃厚,民營經濟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累計發展個體工商戶9637戶,民營企業396戶,個私企業首次突破10000戶,實現稅收達到2.7億元,占財政總收入65%。
三、厚積薄發,文化旅游初顯成效。大力推進“文化興區”戰略,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內涵,著力實現文化、旅游、商貿共融發展態勢。強力啟動文化項目建設,精心打造廬山南路特色飲食休閑文化一條街,成功承辦中國·九江首屆金秋飲食文化節,推出了“潯陽魚席”特色飲食文化品牌。積極參與世界超級模特大賽、國際龍獅精英賽、全市第十屆運動會等重大活動,社區文化、節慶文化、民間文化、群眾文化精彩紛呈,六角石社區“開心團”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健身隊”。積極挖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絲弦鑼”、“封缸酒”、“桂花茶餅”、“潯陽剪紙”已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40米宣紙烙畫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整合旅游資源,推介旅游產品,激活旅游市場,全年接待游客492.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9.9億元,潯陽麥桿畫、“易容嫣”花草茶、“五老峰酥糖茶餅”榮獲全市旅游商品獎。
四、建管并重,城市面貌日益改善。緊跟全市城市建設步伐,全力配合濱江東路延伸線和琴湖大道建設,油脂廠地段等重大城建項目開工建設,銅九鐵路(潯陽區段)按期完成。堅持依法文明拆遷,積極推進舊城改造,完成了2.5萬平方米拆遷任務。加強噪音控制,強化環境監測,推進節能減排,鞏固油煙整治成果,城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年投入1900余萬元,新建地埋式垃圾中轉臺5座、國家2類標準公廁10座,添置垃圾運輸車2輛、道路清掃車10臺、密閉板車50輛、果殼箱和垃圾桶700個。深入完善城市管理“4+1”工作機制,建立網格化責任體系,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全面整治“六小行業”,城區面貌明顯改觀,市容局被評為“全國建設系統先進單位”。突出文明創建主旨,深入推進“美麗清潔袋”活動,市民文明意識進一步增強。全力參與“五城同創”,為我市榮獲“中國十大宜居城市”、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驗收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區被評為“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先進城區”。
五、以人為本,民生工程扎實推進。市政府下達的8個重點57項民生工程考核指標全面完成。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加強勞動力市場、就業培訓基地建設,全面實施“金藍領工程”、“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突出“技能驅動、平臺推動、貸款拉動、協會帶動”,千方百計解決就業難題。全區新增從業人員3587人,安置“4050”人員361人,零就業家庭實現100%就業,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3.9%。發放小額貸款2276萬元,榮獲“全省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全省小額貸款工作先進單位”。維護外來務工人員權益,追討農民工工資320萬元,勞動監察大隊被評為“全省優質文明服務窗口”。低保工作進一步規范,補助水平持續增長,全區低保對象2912戶7164人,發放低保金890余萬元,農村低保提標達到全市最高水平。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累計8300人,全年基金征繳755萬元。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政府購買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發放服務券78619份,發放金額達180余萬元。全面完成社會保險擴面征繳任務,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818人,全年征繳養老保險基金1529萬元,發放養老金702萬元,社會化發放率100%。基金累計結余3797萬元,保障能力居全市之首。暢通法律援助渠道,全年辦理各類援助案件147件。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愛心超市”、“送小時服務”等特色工作扎實推進,社會福利院軟硬件建設跨入全省一流行列,我區被列為“全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區”。積極推進農貿市場建設,新建農貿市場1個,升級改造農貿市場3個,設置便民菜店4個,開設限時早市12處。嚴格“五道程序、四道把關、三榜公示”原則,按時完成全年三期經濟適用房的登記、申報、初審工作,累計上報申購對象4000戶,中簽1366戶。
六、打防并舉,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繼續保持對嚴重違法犯罪分子高壓態勢,連續三年保持了命案全破記錄,刑事案件破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暴力刑事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強化電子防控指揮中心功能,健全信息監控系統,成立專業治安巡防隊伍,新增巡防隊員50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積極開展打擊經濟領域犯罪專項斗爭,全年共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205起,涉案資金180余萬元。信訪工作繼續保持良好局面,信訪總量明顯下降。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矛盾調處能力不斷增強,調解成功率達98.5%,金雞坡街道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消防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全年未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消防大隊榮獲公安部“***消防安全保衛專項行動先進集體”稱號,被省公安廳榮記集體三等功。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高危行業、公共聚集場所監管,杜絕了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加大特殊行業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傳銷,全面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加強疾病控制能力建設,控制了重大傳染病和易發常見傳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深入創建“和諧平安潯陽”,全面實施以“爭獎杯,贏口碑”為主要內容的“雙杯(碑)工程”。
七、統籌兼顧,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大力推進“科教興區”戰略,廣泛開展科普宣傳,著力創建科普示范社區,積極扶持科技型企業發展。有效整合教育資源,逐步加大教育事業投入,充實教師力量,招錄教師83名,招聘支教人才12名,提高教師素質,全面啟動“名師工程”,小學學制“五改六”工作順利完成。積極發展體育事業,競技體育成績喜人,在市十運會上,金牌數、獎牌數、團體總分位列全市各縣區之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立了29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8家通過省級示范機構復評,成功創建“全省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先進區”和“全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創新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工作,開展封閉住宅小區計劃生育管理服務試點,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77‰,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四式”模式不斷深化,成功承辦全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現場會,榮獲“全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先進縣(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繼續保持全市先進水平。積極推進“和諧社區”創建,社區建設進一步深化。創新實施以“六聯六互”為主題的城鄉社區互動共建活動,成功承辦全省城鄉社區對接互動活動經驗交流會。南司社區被評為全國“綠色社區”和全省“十大和諧社區”。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有效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六角石社區榮獲全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區”稱號。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區共建點順利通過驗收,“村村通”基本實現。民兵預備役工作穩步推進,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先進縣區。提高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檔案工作繼續保持全省先進。各街道辦事處,駐京辦、對臺、物價、人防、外事僑務、宗教、煙草、老齡等部門,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八、提升效能,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深入開展以“提質、提速、提效”為主題的“機關效能建設年”活動,深化政風行風評議,設立行風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強化政務督查,機關作風明顯改進,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深入推進依法治區,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充分發揮政協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定期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政府工作,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8件,政協委員提案133件,辦復率100%。建立九江市市民服務中心潯陽區分中心,實行“民生通道”限時辦結。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嚴格控制招待費用,全年招待費比上年下降20%以上;嚴格公務用車管理;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全年采購311批次,節約資金179.5萬元,節約率11.8%。規范國有資產管理,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狠抓干部隊伍建設,開展公務員知識培訓,深化兩項大討論活動,健全競爭上崗、公推公選制度,公務員精神得到弘揚,干部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各位代表,在區八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政府公開承諾的十件惠民實事,目前有9件全面兌現,1件正在強力推進。完成新村小學、外國語試驗小學改造擴建。新建5個地坑式垃圾中轉臺,配齊小區垃圾容器。社區服務大樓已建成。實現全區農村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全覆蓋。實現城鄉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全覆蓋,發放救助金243萬元。實現義務教育免學雜費和貧困生資助政策全覆蓋,共免除學雜費309.8萬元,為4832名貧困生減免書本費。在全市率先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達到6萬人。免費培訓1500名下崗職工和失地農民,其中1200名實現再就業,幫助92戶零就業家庭就業,扶持80名殘疾人就業。全面完成新建、修整小區(農村)道路任務。積極推進村民復建址建設,大王廟村村民復建址全面竣工,金雞坡村村民復建址正在興建,三里村村民復建址完成勘探設計、招投標等前期工作。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區上下求真務實、爭先創優、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成績,實現了本屆政府工作的良好開局。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得益于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于全區上下的團結拼搏,得益于社會各界的鼎力幫助。在此,我謹代表潯陽區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潯陽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區域空間嚴重不足,發展后勁乏力;經濟總量偏小,財政增收壓力巨大;招商引資項目進度緩慢,重大工業項目開工率偏低;受財力影響,對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務的投入有限;社會利益和社會矛盾日益多元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依然繁重;政務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的水平與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