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數字化試點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
時間:2022-05-25 06:43:00
導語:關于推進數字化試點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加強城市基層基礎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過街道社區管理數字化建設,以數字體現街道社區的城市管理情況,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和雙向對接制度,在第一時間內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我區堅持“貼近市民、服務發展”的宗旨,開展了數字化試點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數字化體系工作組織領導
首先領導高度重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該項工作部署后,我們召集各街道分管主任召開了街道數字化管理全面推進會,就有關工作進行了落實,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確了工作責任。
其次健全組織機構。區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辦公室作為我區推進該項工作的專門機構,負責統籌推進全區街道數字化管理工作。各試點街道明確了負責領導并成立了辦事機構,做到分工明晰,責任到人,確保信息通暢,工作層層落實到職能科室和社區。
三是制訂工作方案。我區組織專門人員赴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重點學習數字化管理工作經驗,結合我區實際,制訂了《**區數字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丁公路和朝陽洲等兩個數字化工作基礎比較好的街道作為試點街道,并指定專人作為聯絡員。
四是加強工作指導。經常性下到試點街道了解工作進展情況,研究部署工作措施,解決遇到的難點和問題,并下撥工作經費,保障了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二、搭建數字化要素體系管理框架
要將街道社區的人、財、物通過數字化理念進行整合,從而全面反映街道社區的各項工作,就必須首先搭建數字化要素體系管理框架。我區在丁公路、朝陽洲街道數字化試點的基礎上,由兩街道提出框架,由區社區辦按照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意見,結合我區實際,參照外地先進經驗,草擬了數字化要素管理體系,再將數字化要素管理體系征求意見稿發至各部門、各街道,以書面形式廣泛征求了各部門和街道的意見后,再進行整理,初步形成了區、街、居三級數字化要素管理體系框架。
我區區、街、居三級數字化要素管理體系呈寶塔狀分布,包括區、街道和社區3個層面。社區層面作為基礎,量大面廣,將社區數字化體系要素匯總至街道,形成街道一級數字化體系一覽表,再將街道的數據匯總至區一級,便形成了完善的全區要素一覽表。要素一覽表分四級目錄,包括基本情況、組織建設、各項工作等3個大類,轄區人口、面積,黨組織建設,社區自治建設,社區服務,民政工作,殘聯工作,計劃生育,綜治工作,經濟工作,教育工作,文化工作,科普工作,勞動保障工作,環境衛生,統戰工作等18個小類,65個基本類別,502個基本要素。街道層面包括街道要素一覽表和每個具體要素在各社區的分布情況,點擊每個基本要素,可鏈接出此要素在各社區的數字分布情況。社區層面包括社區要素一覽表和各要素的具體詳細情況,如居民姓名、年齡、地址等。
三、完善數字化要素體系反饋渠道。
為確保要素能夠及時準確的匯總,我們首先召開了全區數字化建設工作會議,演示并先期下發了數字化要素體系表,對各街道、社區數字信息采集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桃花鎮、各街道在10月20日左右完成數據摸底工作。
其次是投入3萬余元,請專業技術公司設計數據處理系統軟件,目前,系統軟件正在設計當中,預計在11月初完成,屆時在全區進行推廣,由各街道(鎮)填充數據,實現全區數據聯網,數據自動累加,按級別自動生成數據,實行動態管理。軟件完成后,試運行一個月,由街道(鎮)根據具體工作、管理內容提出意見,進行修改完善。
第三步是與信息化工作相對接。數據動態管理關鍵是數據的傳送快捷、準確,鑒于我區政務網已要求各街道建立網站,區、街兩級數據傳送快捷,但社區一級的硬件配備不足,需將街道、社區兩級層面的網絡都交由街道一級管理,應用新的管理軟件來確保數據傳送快捷、準確。
四、細化數字化體系工作措施
在全區數字化要素統籌調度中,各試點街道按照全區同意部署,通過細致工作,整理出各具特色的數字化工作套路。
其中丁公路街道歷時三個月,分四個階段,通過對街道、社區情況進行梳理、整合,在九月初已初步完成了街道數字化管理體系目錄的設計工作,將街道的有關工作任務和管理對象分別設計為管理對象A表(即:人、財、物性質分類)和B表(工作情況)兩大類表格,共三級目錄,200多個子項目內容,涵蓋街道民政、綜治、計生、黨政、城管等8個方面的工作,做到轄區內的所有管理對象、工作內容能以數字的形式進行直觀的表述,工作數據信息隨時需要,隨時提供。
朝陽洲街道通過以每位干部劃分的責任區為塊,各樓棟、片長為點,劃分若干責任區,每一責任區由社區干部負責包干,掌握第一手數據資料,分門別類對21項的數據進行了摸底,并完成建檔工作,做到了每個社區一本臺帳,每個樓棟一組數據,并全部輸入電腦進行管理,從而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本底工作資料信息庫。與此同時,積極整合各種資料。街道嚴格按照數字化建設推進表進程,搭建起數字化建設平臺,并多次召開各科室負責人和社工站站長參加的征求意見大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力求做到數據即全面又實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數字化管理系統。
十字街街道和社區組織力量對轄區基本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對各項數據重新統計,并錄入了各社區的網站,實現了數字的網絡化、信息化管理。為確保數據的準確,街道要求每年對所有數據進行更新,流動人口等數據每季度更新一次,出生、死亡等數據做到即時更新,努力實現數據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建設橋社區利用其硬、軟件優勢,建立了居民家庭檔案數據庫并進行分類管理,自主建立了《社區圖書檢錄借閱管理系統》。
上述措施,進一步強化了區、街、居三級聯動機制,在全區的總體部署下,摸索出了數字化工作的新舉措。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做好社區數字化要素及時傳送、建立一個全面、系統的數字化要素管理體系,我們還將繼續探索完善。
- 上一篇:社會環境中青少年心理發展論文
- 下一篇:隱性課程心理學方式發揮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