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抗旱救災工作情況報告

時間:2022-04-13 04:52:00

導語:鎮抗旱救災工作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抗旱救災工作情況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基本情況;抗旱措施;困難和問題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持續高溫少雨,出現了嚴重的秋、冬、春三季連旱,干旱程度五十年難遇,致使居民用水、牲畜飲水嚴重不足,集鎮告急、鄉村告急、生產告急、生活告急。水流量如麻線般大小,無法滿足集鎮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嚴重影響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面對當前嚴重的旱情,鎮政府多次召開全鎮抗旱工作專題會議,進行全面部署,采取相應的抗旱措施。加強領導,確??购倒ぷ髟鷮嵧七M、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抗旱減災意識、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調節,切實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困難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縣防汛抗旱指揮部:

感謝你們百忙之中蒞臨我鎮對抗旱救災工作進行檢查指導,下面我就我鎮抗旱救災工作情況作簡要匯報:

一、基本情況

××鎮位于××縣北部,轄11個村民委員會255個村民小組和1個社區5個居民小組,境內最高海拔1954米,最低海拔520米。國土面積176平方公里,有林地118259畝,有耕地面積2316.9公頃,其中水田342.78公頃。自去年農歷9月以來,持續高溫少雨,出現了嚴重的秋、冬、春三季連旱,干旱程度五十年難遇,致使居民用水、牲畜飲水嚴重不足,集鎮告急、鄉村告急、生產告急、生活告急。據統計,全鎮有11個村255個村民小組21563人,1個社區居委會5個居民小組2545人受到不同程度旱災。

(一)集鎮居民飲水困難情況

××集鎮有5個居民小組常住住戶1200余戶4000余人,按每人每天30公斤的保障用水計算,日均最低用水量120立方米。大部分居民以經商為主,生產生活用水都由天賜公司自來水廠南廠菜籽溝和黃河村關木巖兩處取水點供應。近五個月以來,集鎮內嚴重缺水,樓層高的居民長期處于無水狀態,就連一天三餐生活用水都沒有,洗澡桶等生活用品已成了家庭擺設;樓層低(一樓)處居民的供水一般情況下就是一天供水3個小時左右,水也不大,水流量如麻線般大小,無法滿足集鎮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嚴重影響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農村缺水情況

近五個月來,11個村民委員會255個村民小組五千戶21563人,8184頭大牲畜、783只羊、24711頭生豬、51216只家禽存在飲水困難。其中1公里以內取水的14132人,1.5公里內取水的有2118人,2.5公里以內取水的768人,3公里內取水的有244人,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生活。

(三)農作物受災情況

由于持續的干旱,夏收作物長期缺水,油菜、小麥等農作物田間長勢弱,高溫逼熟現象突出,造成千粒重降低,產量和品質下降。受旱災影響農作物面積逐漸擴大,導致小春作物受災面積達9866畝,經濟損失達108.4萬元。其中:小麥5492畝,經濟損失56.6萬元;豆類863畝,經濟損失5萬元;油菜籽2194畝,經濟損失1.8萬元;蔬菜1317畝,經濟損失45萬元。

(四)林業受災情況

2009年底××鎮共完成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及樹種優化面積6000余畝,種植黃皮竹6370畝,但由于近期干旱嚴重缺水,除黃皮竹等高寒植物外,其余諸如核桃、柑橘等秧苗有部份林木已干枯,成活率不高,受災面積5000余畝,其中成災1200畝,河谷地區的慈竹基本上已干枯,全部死亡400畝,累計經濟損失達400余萬元。

(五)水源枯竭情況

境內有白水江、支流小干溪及小河、小河溝、花果河5條河流和15條山溪及250余條小溪,其中:有180余條小溪斷流。小型水庫2座,目前由于大部份小溪斷流,河流量及水庫存水量大量減少,發電量比同期減少45%,嚴重影響了全鎮各村和集鎮正常的產生活。

二、抗旱措施

(一)加強領導,確??购倒ぷ髟鷮嵧七M

面對當前嚴重的旱情,××鎮委、鎮政府多次召開全鎮抗旱工作專題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及時成立了抗旱救災工作領導組,重新制定并啟動了《抗旱應急預案》,實行鎮幾套班子領導包鄉包片責任制,成立鎮村抗旱救災應急分隊,組織鎮村干部深入農村開展抗旱工作,重點關心關注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動員廣大群眾自力更生,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解決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對當前的旱情情況實行日報制,每天下午下班之前向上級相關部門作旱情報告。協調上級有關部門投入10萬元用于維修集鎮飲水管道;全鎮干部職工自籌2萬余元作為抗旱救災經費。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抗旱減災意識

利用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廣泛向全鎮群眾宣傳動員,要居安思危,充分作好旱災持續發展抗大旱,救大災的準備,各村要以現在水源尚未枯竭為切入點,充分利用好水庫、塘壩、水池、溝渠等現有水利設施,做好水源籌備,修復水利設施,作好應急準備。

(三)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春季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認真落實“春修、抗旱、防汛”三位一體責任制,一是在果村二坪社及甘家壩村撮箕、巖柏、芭蕉、白胡等社,投資6.8萬元實行管引工程5.5公里,解決1005人330頭大牲畜飲水困難。二是在花果村花秋、大榜、正壩、吳家山、道坑等社投資1萬元,解決水泥20噸,實行渠道引水工程,解決了1050人150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四)合理調節,切實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困難。

為解決集鎮居民飲水困難,我鎮采取緊急措施,維修破損管道,及時堵漏,減少浪費。定時蓄水供水,確保用水高峰期城區居民都可以解決生活用水。此外,向社會發出通告,要求廣大居民戶日常節約用水,集鎮居民除飲水外,其余生活用水要盡量利用白水江水,以緩解用水緊張的現狀。到現在為止,共計組織小型抽水泵25臺投入白水江抽水,三合村河壩廠村民小組長期保持一輛農用車用于拉水應急,組織鎮村干部800余人次深入村社了解情況,指導抗旱工作,累計投入用于抗旱資金20余萬元,充分籌備價值近10萬元的管材用于春耕備耕。就目前的準備情況看,如果旱情不持續發展,將能基本保證全鎮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和春耕備耕,能實現縣委政府提出的“小春損失大春補”的目標。

三、困難和問題

由于××鎮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農村群眾居住分散,耕地分布零星,現遭遇百年一遇的嚴重旱災,二半山、河谷地區的小麥、油菜、蔬菜、秋洋芋等作物受災嚴重,減產減收已是不爭的事實,一旦旱情持續的話,受災面積將進一步擴大,部分農作物將絕收,集鎮和農村群眾人畜飲水困難進一步加大,因此懇請上級有關部門給予資金和項目上的幫助和支持,加大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水利化程度,用于長期解決××鎮的人畜飲水困難和保證春耕生產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