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村財務與資產清管檢查情況匯報
時間:2022-05-10 11:23:00
導語:縣農村財務與資產清管檢查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前段時間所做的的主要工作;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農村財務與集體資產管理工作建議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突出重點村審計,抓好農村財務清理、突出財務“雙”,抓好農村財務管理、突出承包合同清理,抓好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超計劃開支較多,村組正常運轉難保證、集體債務高,債務難化解、反彈現象嚴重,干部難精減、認識不夠統一,監管作用難發揮、拓寬思路,繼續加大村級集體減債力度、扎口把關,嚴格執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真抓實干,全面精減村組干部、加強培訓,不斷提高人員素質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三、四月份,全縣開展了“農村財務與集體資產管理月”活動,為了解活動開展情況,進一步促進農村財務與資產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實,5月9日-11日,全縣分五個組對這項工作進行了檢查考核,從檢查情況看,情況較好:
一、前段時間所做的的主要工作
3月19日,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全縣農經工作會議,對農村財務與資產清管工作提出了原則要求,縣委農工辦也召開了專題會議進行具體部置,各鎮按照要求,認真抓好落實。
1、突出重點村審計,抓好農村財務清理。在民主理財基礎上,繼續抓好重點村的財務審計工作,重視清出問題的處理,從檢查來看,今年清審工作有以下特點:一是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對農村財務與資產清管工作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各鎮都比較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層層宣傳發動,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要求,落實工作措施。射陽湖鎮還印制了《農村財務清理通告》300多份,張貼到每個村組,把農村財務清理的有關事項、要求及舉報電話告知每個村民。二是業務輔導工作到位。多數鎮以鎮為單位舉辦了民主理財人員培訓班,把財務管理制度、費用開支標準、清理審計范圍、理財工作要求、民主理財紀律等交給理財人員,提高民主理財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各鎮經管站同時明確所有記賬人員隨村參加理財,加強業務輔導,提高了民主理財水平,保證了民主理財質量。三是民主管理意識增強。自從去年民主理財人員憑證理財后,理財人員既感到榮譽,也感到責任,多數理財人員認為一證在手,責任上肩,理財的認真程度明顯提高,對往年理財中疏漏的地方及群眾關心的財務問題主動要求查清查實,平時也主動關心村級財務運行情況。四是突出重點村審計。今年是縣政府確定的三年輪審工作的第二年,各鎮加強了對干部離任,收入較多、債務較高,群眾反響較大等村財務審計工作,鎮級抽調了農經、財政、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人員,成立審計工作小組,對重點村財務進行全面審計。審計工作結束后,分村形成審計報告,報鎮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各地普遍反映三年輪審工作效果較好,能夠發現解決不少民主理財工作中不能發現解決的問題。據統計,今年全縣各鎮成立了70個財務審計工作小組,重點審計了86村,審計面達33.33%。廣洋湖鎮重點審計了8個村,審計面達60%,射陽湖鎮重點審計了15個村,審計面達47%。五是注重清出問題處理。這次農村財務清理工作中,多數鎮認真抓好清出問題的處理,確保清理工作不留隱患,望直港鎮對違規支出嚴肅處理,清退到人,全鎮清退超標準支出15765元(主要是應由個人承擔的報刊費)。射陽湖鎮對超報的電話費、報刊費、招待費、年終個人獎金等一律清退到人,共清退17.71萬元,同時,結合這次財務清理,該鎮還合并了三個村,精簡了超編村組干部63人。
2、突出財務“雙”,抓好農村財務管理。今年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是貫徹落實去年縣委《關于加強村級集體資金管理的意見》(寶委發[2003]97號)文件精神,以抓好“雙”工作為重點,不斷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從目前來看,基本做到7個到位:一是村級財務印鑒章統一收繳到位。為了從源頭上管好村級收入,今年實行了村級財務印鑒章由鎮經管站集中統一管理的辦法,這項工作4月底前已全部到位,對過去沒有刻制使用財務印鑒章的村,由鎮統一刻制、統一收繳、統一使用、統一公告(在公開欄中關于啟用村級財務印鑒章的通告)。二是村級收入票據管理到位。各鎮建立健全了村級收入票據領用登記、入帳審核、據根回收管理制度。明確規定村級票據統一由鎮經管站管理,村級只有村會計一人方可到鎮經管站領取巳加蓋該村財務印鑒章的收據,并簽字蓋章,明確責任。票據用完后必須將所開收據全部入帳、所留據根全部交回后方可領用新的票據。通過對財務印鑒章與收入票據的管理,達到管住村級收入,防止帳外帳、小金庫現象的發生,為實現“雙”工作奠定基礎。三是村級資金管理專戶開設到位。為有效防止村有鎮代管資金被擠占、挪用、平調,各鎮農村財務管理服務站在當地金融部門開設了“村有鎮代管資金”專戶,做到專戶儲存、專戶管理。四是村級財務計劃編制到位。根據去年財務收支決算,結合今年實際,按照“以收定支、留有余地”原則,認真編制了2004年度財務收支計劃。據統計,今年全縣村級計劃收入為8167.7萬元,計劃支出為7471.5萬元,節余696.2萬元。五是村帳鎮委托服務合同簽訂到位。為了規范“雙”行為,強化“雙”意識,完善“雙”手續,各鎮農村財務管理服務站與村統一簽訂了《揚州市農村財務委托服務合同書》,進一步明確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六是農村會計電算化工作基本到位。目前,全縣經管站已配備微機42臺,鎮平2.8臺,其中2臺以上的鎮達11個。實行電腦記賬的村數236個,占91.47%,其中已有9鎮完全甩掉手工記賬。七是村務公開“四個一”工程實施到位。去年全縣除了部分鎮鋁合金櫥窗式公開欄沒有到位外,理財證、記錄簿、意見箱都巳100%到位,今年山陽、范水、夏集等鎮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目前全縣以村為單位規范公開欄到位率97%,在全市名列前茅。
3、突出承包合同清理,抓好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隨著農村稅費改革不斷深入,村級收入來自于農民提留的部分越來越少,抓好農村集體資金、資產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今年各地主要抓好五點:一是開展農村專業承包合同清理。把農村專業承包合同清理作為這次農村財務清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村(組)級所有的專業承包合同逐一登記、全面清理,弄清村級專業承包合同的份數、承包對象、標的、兌現等情況,掌握村級集體資產資源發包現狀,據統計全縣村級專業承包合同4603份,村平17.84份,年均承包上交3114萬元,村平12.07萬元,至目前尾欠承包金1789萬元,村平6.94萬元,其中當年尾欠558萬元,村平2.16萬元,合同兌現率76.7%。二是建立農村專業承包合同管理臺帳。針對過去對農村專業承包合同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一些地方農村專業承包合同不規范,不完善,甚至有合同遺失及口頭合同的現象,要求將所有農村專業承包合同復印一份報鎮經管站存檔備案,鎮村根據清理情況,分別建立農村專業承包合同管理臺賬,實行動態管理。三是規范專業承包合同發包。從今以后,各村所有發包項目都要實行“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的發包形式,防止暗箱操作、人情發包。具體招標活動由鎮經管站承辦,承包合同由經管站統一制定審核,并進行鑒證。為此,不少鎮建立、健全了農村專業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四強化專業承包合同結算兌現。除要求村級加大力度清收外,各鎮經管站都要明確專人,分工到村,協助村級做好專業承包合同結算兌現工作,做到有一份合同就有一個清收責任人,從而提高合同的兌現率。五是開展集體資產年檢工作。自從2001年統一頒發《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權證書》以來,農村集體資產變動較大,為準確掌握農村集體資產現狀,今年開展了農村集體資產年檢工作,共年檢790份,占應檢份數的95%。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各地在農村財務與資產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是“四難”:
1、超計劃開支較多,村組正常運轉難保證。為了加強村級資金管理,控制村級費用支出,保證村級正常運轉,幾年來,各村年初都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但從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來看,效果不理想,超標準超范圍開支較多,村級收支不能平衡。超范圍超標準的項目主要是干部獎金福利、干部保險、干部退職補助、招待費、培訓費、會議費、特困戶補助、計劃生育、烈軍屬補助、征兵費用、優撫費用、文娛費用、文教事業費、利息支出、招商費用、部門收費、賀禮贊助、雜項用工等項目,其中:部門收費村平1.03萬元(安宜鎮3.26萬元,山陽鎮2.71萬元);培訓費村平1677元(射陽湖鎮3219元,夏集鎮2705元);報刊費村平2900元(柳堡鎮6975元,夏集鎮5010元);計生經費村平1.15萬元(西安豐鎮2.28萬元,安宜鎮1.92萬元);縣統籌以資代勞金500萬元,而各鎮實際搭車收取了1080萬元,村平4.18萬元。據統計,2003年村級財務計劃支出為7282.55萬元,全年實際支出為11053.1萬元,超計劃支出3770.55萬元,超計劃的51.77%,超用的主要項目是防非抗洪支出以及上述專項費用。由于超計劃支出多,使得去年年底261個村中,當年收支有盈余的118個,占45.2%,收支基本持平的26個,占10%,當年收不抵支的117個,占44.8%。
2、集體債務高,債務難化解。去年底村級債務余額為1.95億元,村平75萬元。其中無債村為20個(五萬元以下村),債務50萬元以下的村141個,債務50—100萬元的村62個,債務100-200萬元村26個,200萬元以上的村12個。而這僅僅是各鎮村上報數,而實際數額超過這個數,一是有瞞報債務,全縣抽查的19個重點村瞞報債務19.6%,二是有帳外債務,有些村在鎮經管站代管帳之外還因為興辦社會公益事業而存在一定債務,如望直港鎮蛤拖村帳外債務10多萬元,另外通達工程還有不少懸空債務,三是隱性債務,主要是拖欠的干部工資,射陽湖鎮戴莊村已拖欠干部工資13萬元,西安豐鎮花亭村拖欠干部工資8萬元,全縣預計拖欠1300多萬元。債務居高不下,而還債卻越來越難,村級收入第一輪稅費改革村平減收10.87萬元,今年又減收7.15萬元,而由于養殖效益滑坡,導致集體資源發包價格降低,合同兌現率差,村級集體收入難以實現,灘地水面資源發包價格由原來的300元/畝左右降低到150元/畝左右。特別是全縣100個負債50萬元以上村中腰部地區占了58個,而這些村去年村集體收入村平5萬元左右,這些集體收入資金連運轉都無法保證,根本無法用來償還債務。
3、反彈現象嚴重,干部難精減。2000年實行了撤村并組,2003年進行了村組干部精減工作,但從實際情況看,村組合并不到位,村組干部反彈現象比較嚴重。不少合并的行政村、組仍然是分開運作,特別是并組工作難度更大,至目前,村民小組數已由2000年初核定數2737個恢復到3302個,增加了565個,增加了20.6%。而現有村組干部總數4600個,村平17.8個,其中超過20個的有西安豐27.8個、山陽22.6個、涇河21.3個、夏集20.8個、沿河20個、開發區27個。按照“組+3”或“組+4”的標準,全縣只應配備村組干部3606人,超編994人,超標27.56%。如果按省政府每村不超過8人的規定,超編122.87%。另外全縣在村組干部人數之外還配備村組公勤員193人(去年開支報酬38.33萬元),計生信息員1447人(去年開支報酬54.18萬元)。山陽鎮光輝村是個只有12個核定村民小組(原來19個),3100多人口,3036畝耕地(另有3000多畝的集體灘地)的中等村,實際配備的村組干部人數為27人,超縣編12人,超標80%,超省編19人,超標238%。干部職數主要是:支書、主任、社長、主辦會計、兩個付主任、兩個付社長、3個片會計、婦女主任、婦女付主任、團支書、治調主任、13個專職組長。
4、認識不夠統一,監管作用難發揮。按照縣委縣政府規定,村級所有收入包括土地征用費、“三項資金”、集體收入等,都要全額解繳“村有鎮代管資金”專戶,不得直接撥付到村,實行收支兩條線,但從實際情況看,由于部門協調不夠,維護部門自身利益等因素,違規操作現象存在。夏集鎮王橋、萬民等六個村因南水北調工程土地征用,村級征用費1170萬元由有關部門直接撥付到村,造成了村級資金被擠占挪用達515萬元,受到省市查處。在三項資金撥付上,不少鎮都是由鎮財政部門與村直接結算,資金直接劃撥到村,使這部分資金不能得到有效監控。根據國家、省、市規定,農經部門是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部門,各鎮應依托經管站成立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鎮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應置于資產辦的監管之下,但至目前全縣仍有四個鎮沒有依托經管站設立資產辦,即使依托經管站設立的鎮實際上對鎮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也失去監控,絕大部分鎮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被用于彌補財政不足和非生產支出。部分鎮對農經部門工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正常運轉十分困難,農經部門監管、督查作用難以真正發揮。不少村支書覺得工作再好也沒有多大發展,所以責任心不夠強烈,認為只要不貪污受賄,就是多支一些費用、多借一些債務也沒多大關系。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措施不斷推進加強,而對農經人員、村會計的培訓巳有幾年沒有開展,人員素質不平衡,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下一步農村財務與集體資產管理工作建議
對目前農村財務與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地要從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保證基層組織正常運轉、支持“三農”工作的高度,采取綜合措施,著力給予解決。
1、拓寬思路,繼續加大村級集體減債力度。債務過高是我縣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基層組織正常運轉就難以保證,不說還本就是付息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2002年村平利息支出4.43萬元,2003年村平利息支出3.26萬元。必須想法設法償還村級債務。要繼續抓好集體增收工作,對村級收入的考核不僅要考核總額,還要考核結算兌現情況,提高集體承包合同的兌現率;要繼續加大“三小”產權制度改革,特別是要探索集體小型機電泵站的改革形式,盤活集體資產;要考慮到過去各級政府對村級的違規籌資,加大對村級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補貼標準,幫助村級化解債務;對在村范圍內興辦的二、三產業,其稅收要以一定比例返還到村,提高村級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的積極性;要清理村級債務,分析債務形成原因,原則上只還民間借貸,停還集體債務,待民間借款償還結束后才能償還集體債務。
2、扎口把關,嚴格執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財務監管體系,加大監管力度,真正把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到位。要高度重視農經工作,增加對農經的投入,樹立農經部門的威信,真正發揮農經部門的職能;要堅決實行“雙”,農經、財政、紀檢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真正把村級所有資金全部繳存村有鎮資金專戶,接受鎮黨委政府的監督;要嚴格執行財務收支計劃,對超計劃超標準開支不予入帳;要從源頭抓起,堅決按規定控制培訓費、部門收費、報刊費等,發現一起除責令退還外,還要追究單位領導人責任,直至縣主管部門責任;對村級計劃內的大額支出,實行先報批計劃,再予以實施的審核把關制度,把關口前移;要加大對違規問題的處理力度,除如數退款外,要追究當事人、村主要負責人、鎮審核審批人的紀律責任。
3、真抓實干,全面精減村組干部。2000年、2003年我縣分兩次對村組干部進行了精減,但實際到位率低且反彈現象嚴重,隨道稅費改革的推進,村級收入減少巳成必然,精減村組干部勢在必行。要探索村組管理的新體制,規模較小的村要繼續撤并,不再單設生產組,實行分片管理;要按省標準(8人以下)核定村干部,不再設立村民小組長,由村干部兼任片長;要積極推行鎮干部下兼村干部工作,既有利于壓減村干部,又有利于工作的協調性;要推行村干部的直選機制,提高競爭力,增強責任心;要大力培養選撥“雙帶型”村干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領農民群眾致富;要妥善處理清退的村組干部,能分流的分流,不能分流的要解決好保險與退職補助問題;要適當考慮在職村干部的待遇,對工作成效顯著的要給予獎勵直至提撥使用。
4、加強培訓,不斷提高人員素質。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不僅僅是業務管理部門,更重要是政策落實部門,中央對“三農”工作十分重視,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各級要加強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的機構和隊伍建設,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的農村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因此,加強全縣農經隊伍建設,提高農經人員政治、業務素質顯得十分重要,只有具備過硬的政治業務素質才能真正把好農村財務關。根據上級要求,建議縣政府按排一定的培訓經費,對全縣農經干部特別是村會計和民主理財小組負責人進行一次系統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農經人員的整體素質??h農工辦也要采取多種措施,鼓勵農經人員通過自學、函授等途徑,加強學習,提高素質?;鶎愚r經部門要不斷拓寬新的發展思路,拓展新的工作領域,鍛煉職工新的工作適應能力,扎實做好當前農經工作,為農村社會穩定、農村經濟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 上一篇:價值標準判定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 下一篇:教育財務建設工作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