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協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
時間:2022-08-02 11:39:00
導語:區政協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在深入學習、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區政協領導班子深入查擺影響和制約政協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產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努力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上形成共識,提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努力方向,以及加強區政協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的措施。要點如下:
一、區政協領導班子在學習調研階段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提出的要求和形成的共識
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區政協領導班子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按照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要求,認真抓好學習,深入開展調研,形成了共識,并提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
(一)對照科學發展觀,政協領導班子提出的具體要求
區政協領導班子為確保今后工作能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提出了“五個要”:
1、政治上要立場堅定。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與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立場堅定,堅信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統一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并且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下去。
2、思想上要統一認識。要求領導班子成員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實踐中既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
3、工作上要提高能力。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促進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來履行職能。增強大局意識,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大局開展政協工作,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穿于工作全過程,推動天河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4、作風上要求真務實。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密切聯系群眾,密切聯系委員,深入基層,深入委員,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帶領黨員干部、職工做好工作,切實解決問題。
5、制度上要創新機制。要求班子中黨員領導干部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制訂和修訂的各項規章制度要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切合政協工作實際。
(二)政協領導班子通過學習調研形成的共識
1、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茖W發展觀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
2、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要把堅持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來履行職能:要堅持以人為本履職為民來反映社情民意,發揮政協優勢;要增強把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辯證思維能力,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局部和全局等關系;要統籌兼顧好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與政協工作、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3、牢固樹立和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協工作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4、著力提高五種能力。即提高統攬全局的能力,提高科學決策的能力,提高組織協調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
二、黨的十六大以來,區政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要情況
黨的十六大以來,區政協領導班子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政協工作全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推動天河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積極履行政協職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水平不斷提高
區政協領導班子圍繞區委、區政府的發展戰略和任務目標,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集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努力提高履行職能的工作水平。一是通過全體會議、主席會議和常委會會議等會議協商方式,為委員們就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天河等重大問題協商議政提供平臺。二是通過組織委員就城市管理、治安、“城中村”改造、食品安全等事關民生問題進行了視察、考察,積極參政議政。三是通過反映社情民意參政議政,幫助黨委和政府了解民情、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
(二)選準角度,發揮優勢,調研視察工作富有創新
區政協把調研視察作為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履行政協職能的重要形式和服務發展的主要切入點。區七屆四次全會提出的制約天河發展的土地資源、環境容量、基礎設施承載等三大客觀因素,區政協結合區發展實際,開展了對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專題調研,提出了突出商務功能等對策。根據七屆五次全會上區委提出促進產業高端發展戰略目
標,區政協開展了天河區創業環境的專題調研。首次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對區轄內涉及12個領域的31家現代服務業企業的投資環境等7個方面開展問卷調查,從而對我區產業環境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形成了較為客觀的評價。與此同時,區政協還開展了對區東、北部醫療衛生情況和構建我區社會工作體系等專題的調研,對我區東、北部醫療衛生建設以及開展社會工作提出了積極
建議。
(三)規范程序,加強督辦,提案辦理富有成效
堅持把搞好提案工作作為關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舉措。一是通過召開提案交辦會議,促進了群眾關心的經濟建設等熱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解決。二是定期召開提案工作會議,認真研究提案工作。及時與承辦單位和相關部門聯系溝通,督促提案的辦理和落實。三是創新提案辦理機制。區政協將創新提案工作作為破解難題之一,提出要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建立和落實《天河區政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提案工作的實施辦法》、啟動提案回頭看、提案辦理面對面、提案辦理“四個提前”來推動問題的解決。黨組書記楊南聰同志高度重視委員提出的加強提案答復等工作的提案,檢查政協提案辦理情況,要求盡快更新和完善提案在線系統。四是堅持把督辦落實作為重點,不斷拓展辦理方式,采取現場督辦、邀請有關專家參與督辦等形式,先后對解決五山至岑村路段道路等重點提案進行了現場督辦,促進了相關問題的有效解決。
(四)豐富內容,創新工作,突出界別特色
政協把重視界別作用、活躍界別活動作為推進政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頭戲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理論研究。區政協通過制定《天河區政協關于進一步發揮界別作用的實施意見》、通過調整部分界別委員,召開界別負責人座談會等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界別作用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上的保障。一是以政協例會為重要舞臺,傳達界別聲音,樹立界別的形象,展現界別的參政議政風采。二是積極發揮專委會聯系界別的基礎性作用,廣泛聯系界別委員,開展相關活動,突出界別特色。三是以提案為重要手段。通過召開界(組)別委員座談會,布置六屆四次提案征集工作,提倡以界別名義提交全會發言材料。四是以反映社情民意為重要渠道,向各界別征集社情民意,反映一些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五)搭建載體,拓寬領域,關注民生具有新舉措
堅持履職為民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盡心竭力謀為民之策,辦惠民之事。一是高度關注區委區政府制定的“惠民48條”的重點民生問題,充分利用政協作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的民主形式和民主渠道,為推動教育、醫療等事關民生問題解決積極努力。二是組織區政協港澳委員扶困助學。近幾年來,區政協港澳委員在柯木塱村高塘石小學等學校進行扶困助學活動,累計捐資捐物約合60萬人民幣。三是區政協機關從自身實際出發參與到區各項工作中,積極帶頭并號召廣大政協委員用實際行動支持抗震救災。據不完全統計,政協委員、機關干部通過各種渠道、方式累計為地震災區捐贈420萬元人民幣及一大批救災物資。
(六)注重培訓,加強交流,政協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充分發揚人民政協注重學習這一優良傳統,組織機關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基本知識、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按照構建學習型、服務型、和諧型、創新型的“四型”政協機關的要求和目標,全面加強機關建設。通過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機關效能建設和紀律教育月等活動,使政協機關的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干部職工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為政協委員履行職能服務能力得到提高。通過開展調研視察、參加經貿活動等活動,有效調動了政協委員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天河發揮積極建言獻策的積極性。
三、在分析檢查階段梳理出來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向機關各部委辦局、全體委員、機關全體干部發放問卷調查、召開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會、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共收集到意見建議25條,經認真歸納梳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有六個方面。
一是組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幫民辦實事、為民解難題的方式方法不活、委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沒有更好地調動起來。委員的參與面不寬,導致一部分委員掌握區情不全面,導致參政議政,為全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言獻策、關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開展民主監督的領域不夠開闊、政治協商的內容和運作程序不夠規范。由于組織委員視察,參與有關部門開展的調研、檢查工作還沒有形成制度,監督活動開展較少,“三在前、三在先”制度還不健全。
三是各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等政協各參加單位在政協開展調研、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職能方面沒有很好地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
四是界別工作有待加強。雖及時優化和調整了界別設置,并開展了一些相關的界別活動,但由于界別的設置還存在不適應政協工作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上按界別聯系委員、反映情況、建言獻策的作用較薄弱,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是政協機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政協機關有關工作制度落實不夠到位,有時存在辦公室和專委會的團隊精神、協作意識不強,部分干部職工服務意識不濃、工作效率不高、為委員服務不到位等問題。
六是提案工作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一是經認真調查和論證后形成的提案少,質量不高;二是會前已形成的提案進行討論研究其可行性的提案少,指導性與操作性不強;三是具有綜合性、全局性的提案少;四是帶有前瞻性的提案少,預見性不強;五是受到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的提案少。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關于組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幫民辦實事、為民解難題的方式方法不活、委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沒有更好地調動起來的問題。主要是思想解放還存在差距,觀念沒有及時更新,工作方法沒有及時改進,沒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及時制定和優化工作制度,導致部分委員不了解區情,造成部分委員建言立意不高、獻策角度不準。
2、關于開展民主監督的領域不夠開闊、政治協商的內容和運作程序不夠規范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對《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及區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區政協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沒有很好地貫徹落實,開展政協協商和民主監督的制度還不夠健全。
3、關于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等政協各參加單位履行政協職能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問題。主要是沒有注重加強與政協各參加單位的聯系,在開展政協各項活動中忽視了與他們的銜接和聯系,導致有關組織開展調研視察、反映社情民意等職能觀念淡薄。
4、關于如何加強界別工作的問題。委員對于界別作用理解還有待提高。由于部分界別設置在人員構成存在不合理之處等問題成為破解加強界別工作的難點。
5、關于政協機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主要原因是對機關工作人員缺乏經常性、針對性教育,加之部分工作人員主觀努力不夠,愛崗敬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服務意識不濃,影響了機關整體效能的有效發揮。
6、關于創新提案工作。存在部分委員履行職能意識淡薄,積極性還不夠高;有些提案調研缺乏科學分析和可操作性;個別承辦單位提案落實措施還不到位等原因。
四、對策建議
為了確保學習實踐活動扎實有效,區政協要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激發和調動全區政協委員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破解影響政協工作健康發展的難題,在天河爭創廣州建設全省“首善之區”排頭兵、打造“廣州服務”標志區中作出積極的貢獻。公務員之家:
一是面對新形勢,查履行職能的效果,創新履職理念,解決思想上、工作上、方式方法上不適應,調研不深入、建言立意不高、角度把握不準的問題,建立履行職能,促進科學發展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長效機制。面對我區全力推進高端產業發展,努力實現科學發展目標的新形勢,針對以上存在的具體問題,進一步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的受理、反饋機制,在調研、視察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邀請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等組織和單位的負責人參加,促進社會各階層和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團結和諧。對通過調研形成的意見建議,要進行跟蹤和督促,提高參政議政的水平和實效,不斷促進調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二是面對新情況,查關注民生的效果,創新為民載體,解決察民情、訪民意、紓民困方法不多、措施不實、效果不佳的問題,建立維護實現關系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作制度和機制。要通過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活動,創新為民載體,制定紓民困的工作制度,分界別、分批次地組織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下基層,入社區就區中心工作開展視察調研,增強履職為民的責任感。政協要把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為履行職能的重要內容,資政建言、獻計出力。把服務大局與關注民生結合起來,使履行職能的過程成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幫助群眾科學發展的過程,成為密切區委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過程。通過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竭力做好慈善工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奉獻一份愛心,共建和諧社會。
三要面對新時代,查自身建設的效果,創新體制機制,解決政協機關服務意識不濃、工作效率不高等方面的問題,建立和完善發揮各界委員主體作用、各專委會職能作用的工作制度和機制。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制定加強政協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專委會職能作用的制度,按照建設“四型機關”的標準嚴格要求,使機關黨員干部強化“四種意識”,即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效率意識;提高“四種能力”,即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能力,綜合分析、撰寫文稿的能力,聯絡溝通、組織協調的能力,處理事務、周到服務的能力。要積極探索發揮委員界別作用的方法和途徑。要加強政協專委會、各界別委員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對口聯系,強化各專委會聯系界別責任。要通過機制的創新,制度的完善,使機關干部職工的服務作用、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界別的紐帶作用、專委會的基礎作用、常委會的核心作用和主席會議的決策作用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