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工作報告材料

時間:2022-05-15 11:06:00

導語:暑期支教工作報告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暑期支教工作報告材料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內容是參加由交大綠色協會和愛心同盟合作舉辦的一次活動---山區支教,在這樣一個愛心流行的年代,支教實在是再普通的事情了。盡管并不被很多人看好,但我依然堅持我的選擇,為愛而行!愛心說多了很多人就麻木了,即使是大地震,沒過多久很多人也就被奧運會吸引過去,真正能堅持長期從事慈善事業,一年如一日地默默無聞做著有益于社會的善事,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我的理念是慈善和愛心不在于你做了多大的事,造成了多么轟動的影響,而是讓愛心成為一種生活的理念,一種習慣,愛自己也愛別人。這次支教我也正是為了去證明自己生活理念的一次實踐,檢驗自己的愛心是不是禁不起環境的考驗,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應該堅持自己的信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關在大學校園又怎能了解到社會呢?從象牙塔里觀望社會,還不如打破禁錮,好好體驗一番。首先我們是準備行李,參照野外生存守則的一些內容,我大概帶了如下這些東西:換洗衣物兩套,脫鞋一雙,洗漱用品,涼鞋,毛巾被,花露水,探照燈,小刀,衛生紙,飯盒….還有一些物件可以幾人共享的就盡量少帶,如臉盆,一些常備藥品。我們盡可能帶了很多送給當地孩子的一些禮物,書本文具之類的。

山回路轉,柳暗花明,路很難走,我們需要與當地的司機講價,讓他們搭乘我們和這些行李進山,社會技能的使用顯得非常管用。山,給了我們憧憬,卻也成為他們最大的障礙。到了目的地——東合小學,暫且稱之為小學,因為它實在是不符合我們對一所小學的認識,它只有四個初中文化水平的當地老師,也只有三個教室可以使用,一二年紀,三四年級,五六七八年級各一個教室.當地的老師和家長還是比較熱情的,先是他們的校長接待的我們,與人溝通交流,適當地提出我們的一些要求很重要,比如借爐子和煤。需要的東西都籌備好了,接下來是進行各項工作,這就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我們將任務分配,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我們在去之前已經做了很詳細的分工,我被分配的教學任務是任五六年級的班主任,后來又兼任初一初二的班主任,教授四個年級的數學和法律,還有五六年級的英語。我并不是第一次面對三四十雙眼睛站在講臺上,但卻是第一次面對如此認真執著充滿求知欲的眼神。我不再是可以嘻嘻哈哈的青年,而是一位表情嚴肅的教書先生。老師,這個神圣的職業我是不敢褻瀆的,做老師就要有做老師的樣子,我會表揚上課認真的孩子,也會嚴厲地批評淘皮搗蛋的家伙。胡蘿卜加大棒的手段把這幫小孩收拾得乖乖的。在課堂上我會激發他們主動思考,提供一個舞臺讓他們展現自己,比如上英語課,我告訴他們在我課堂上遵守的唯一紀律就是大聲,害羞的他們在我的唆使下變成了比誰聲音大的比賽,大聲地朗讀英語有助于增強對一些日常用語的記憶和勇于嘗試的勇氣。

而到最后我發現自己又恢復到原來的角色了,我很虔誠地學習著他們給我帶來的,自卑卻不自棄,柔弱卻不軟弱。孩子們是多么偉大,從不抱怨環境的艱苦,努力做好老師教的東西,這讓我很感動!他們身上有太多東西是我該學習的。

孩子是天使,但上帝如果拋棄了它,便只能墮落為魔鬼!

我們這些天有了一些特殊的經歷使我們看到了一些中國農村的現實,當媒體上報道的一些事情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時帶給我們的震驚是如此之大.

一天家訪過后,兩位女同學回來告訴了我們她們查訪所得知的一些事實。

楊靜四年級的一名女生,家庭情況復雜。母親生下五個女孩,在丈夫家受盡歧視,曾送出去過兩個女孩,現在她是老大。楊靜從小到大受盡爺爺奶奶的虐待,曾被鞭子打僅僅是因為出于好意把洗衣服時發現的錢裝在了口袋里。小時候一次誤食本應該給羊吃的藥,導致智商偏低,眼斜等。

解決方法:近期,留其吃飯;

長期,資助,將情況報告給當地民政局;輿論曝光。

楊強五年級的一名女生,當地小孩中的老大,對周圍同學特別兇狠,對老師裝乖。在小時候被鄰居家的老人強奸,后來逐漸變為自愿,其父母不敢報警,怕老人的兒子報復。楊強及其家庭答應給老人生個孩子。老人的孫子看到爺爺強奸楊強,對其造成不良影響,脫女生衣服。

解決方法:開設生理課,分男女班授課,格外對女生講解如何學會自我保護。

所有的這些來得特別突然,讓我們措手不及,我們很難去做些什么,這個時候才明白原來我們的力量也是如此之小。

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我想這句話佛祖是想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存在了很多“世界”,我們有理由相信山里的孩子和我們并不是處在同一個世界里,他們實在是太閉塞了。我們以一種救世主的身份來到他們身邊,點亮了一盞電燈,可處在黑暗的他們卻當作了太陽,從這點不免看出我們是混蛋。越到后來,感動越少,有的只是麻木和無奈,我們盡全隊之力興許能幫助其中一個人改變人生,可中國的國情是我們改變不了的,這樣的孩子太多了!不過,我會常??吹剿麄兊臍g笑,他們親切地叫著我們老師,讓我突然理解到他們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生活在悲慘世界。他們有他們的世界,從小到大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里,已經完全習慣了,習慣了早上五點起床走上兩個小時山路到校,習慣了不吃早餐,習慣了回答不出問題老師會一耳光扇過來,習慣了太多我們無法想來的事情,我們是不可能打破他們這樣一個圍城的,因為我們的弱小,因為不必要!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應該面對的問題。

我的建議:國家所謂的先富裕沿海再帶動內地卻遭到了無法橫越的鴻溝——地理問題!他們必定成為祖國的負擔,我認為應該是將和諧社會的理念廣為傳播,不管生活在哪里,要教人做好人,做正直的人,構建和諧社會。用高工資吸引人才前往西部就業,沒有人什么政策也實現不了。普及法律尤為重要,村民正是因為不懂法才會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