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局信息化工作匯報提綱

時間:2022-07-11 10:26:00

導語:安監局信息化工作匯報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監局信息化工作匯報提綱

一、年度信息化工作基本情況

(一)規劃先行,明確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安監局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開展的工作,因此,必須做好統一規劃,以規劃為指導和依據,有步驟、分階段實現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目標。因此,在市安監局與其他職能部門、市安監局與上級主管部門之間業務流程、文檔流轉和數據交換,產生的業務聯系及數據聯系等方面,我辦做了大量、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我局的信息化規劃總體規劃方案和、年建設方案,并落實專項資金451萬元,其中年的191萬元的建設項目已進入驗收,年的350萬元的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標工作。

(二)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成果初顯成效

一是初步構建好我局信息化建設所依托的網絡和硬件環境;二是實現市安監局辦公自動化、無紙化;三是完善市安監局門戶網站;四是建設好我局信息化建設所依托的市安監信息平臺;五是基于管理信息平臺,開發和整合好綜合應用系統。具體情況如下:

(1)網絡和硬件環境建設

我局原有的硬件設備、網絡環境無法滿足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要求,因此,我們從網絡基礎建設抓起,完成了數據服務器、OA服務器、網站服務器和防病毒服務器以及機柜、UPS等相關配套設備,配置相應的系統軟件;配置防火墻和防病毒系統以及PC機等辦公設備。搭建了一套先進的、安全的、可靠的網絡系統平臺,有力地支撐了辦公自動化OA系統和網上審批系統的開展。

(2)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建設

為了解決市安監局內部、各級安監部門的辦公秩序、工作流程等規范化管理,我辦開展了市安監局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建設,年月日開始,我局非涉密公文已全部在辦公自動化(OA)上辦理并辦結,目前,在線公文已達到4700份。用車預約登記、休、請假流程以及文檔中心的管理、財產管理、辦公用品管理和檔案管理也已開始使用,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建成,使我局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公文運作規范,為機關職能的發揮創造了極為良好的環境。

(3)門戶網站的建設

市安監局政務網站于年月初開始進行改版,通過政務公開、在線辦事、政民互動等欄目,完善了市安監局政務公開目錄的內容以及與市安監局單位職能相關的行政審批及服務指南類信息的及時,如危化品經營許可證(乙類)核發、危化品(不含劇毒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設立批準、建筑項目(工程)安全設施"三同時"設計審查、安全主任培訓、證書查詢等;公眾參與類項目(交流論壇、領導信箱、投訴舉報、在線訪談等。這些欄目充分突出了網站便民利民的宗旨,從年月日改版成功掛上互聯網到目前為止,訪問量已達到70萬人次。

(4)市安監信息平臺項目的建設。

我辦按照局領導要求,充分利用市電子政務基礎平臺,按照條塊結合、統一組織的原則,以實現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協同、街鎮聯動、主動監管為設計目標,以整合現有基礎網絡和應用系統為基本要求,初步搭建了全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信息平臺。平臺涉及到市級相關部門(公安、交通、質監、消防等十多個),區縣安監局(十區二市),以及具備實施條件的街道和鎮村(約200多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公文已實現發送到區縣一級。平臺上已掌握法人數據有:市工商局企業登記信息20多萬戶,乙種經營許可證辦理數據5062個,企業普查數據291個,重大危險源1046個。

(5)基于“市安監信息平臺”,扎實推進業務系統建設,目前已上線或準備上線,并接入到“安監信息平臺”的業務系統有:OA辦公自動化系統、乙種危化品管理系統、企業普查管理系統、重大危險源管理系統、事故快報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整個安監系統的構建過程中,如何充分體現“條塊結合”的指導思想,發揮信息化的整體效能,在安監系統內目前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是一種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的工作。在進一步深入細化的過程中,我們對整個信息化建設內容的具體實現上,在如何體現資源共享,實現多個部門業務協同辦理,組織、機制、制度保障以及提高協調能力上都遇到了一些困難,仍然需要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市安監系統的電子政務建設已逐步進入資源整合、深化應用、規范建設和有序發展的新階段,橫向的跨部門聯合與縱向的基層延伸是市安監信息化建設發展的趨勢。下一步工作安排是規范安監信息化建設,形成安監綜合庫,并依托數據整合達到有序設計、開發業務應用的新階段。

(一)完善門戶網站管理,提高政務效能。

為了進一步推進市安監局政務公開,確保網上政務公開內容的全面性、實效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加強市安監局政務網站的在線辦事能力,拓展信息交互與事務處理深度,完善各種企業、公眾參與渠道,努力將市安監局門戶網站建設成為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務信息優秀網站,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二)整合業務數據、建設安監綜合庫

由于目前市安監局、部分區(縣級市)安監局的數據庫系統是相對獨立運作的,業務數據獨立,缺乏一致性,各數據庫的數據無法直接進行交換和共享,這樣勢必造成大量數據的重復存儲,既浪費了資源,又難以保證數據同步,使得數據可用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原有的業務系統開發方式缺乏規劃與協調,業務數據的可靠性是難以保障的,獨立開發的業務系統極少考慮其他系統和決策的需要,數據通常是不完整的,因而需要從不同領域、行業、部門取得相關數據,并且從這些數據中搜取、分析才能得到決策支持所需要的有價值的數據信息。

因此,在完成了“安監信息平臺”建設后,急需建設安監綜合庫,對整合接入平臺的業務系統進行數據整合,以保證數據的權威性、一致性和完整性,這也是接入市數據中心,共享安監業務數據的前提條件。下一步具體建設內容有:“四庫”:即交換信息庫、基礎信息庫、共享信息庫、安監法規庫;“三系統”:即目錄系統、共享交換系統、數據管理系統;“一機制”:即安監綜合庫運行管理機制;以及“接入共享”:接入市數據中心,實現與市相關部門的數據共享。

(二)平臺升級改造、提高平臺安全性

“安監信息平臺”是安監系統體系的核心樞紐,因此需要大力加強“安監信息平臺”的安全防護性能。以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設高效、安全、機密的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支撐體系。構建上聯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省安監局,下至全市各區(縣級市)安監局的安全生產信息化共用共享的系統支撐平臺。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一是基于“安監信息平臺”構建市安監局數字證書認證體系;二是為加強信息安全防護性能增加入侵檢測系統、存儲備份、安全審計系統、相應服務器及軟件系統;三是信息安全相關法規建設。

(三)規范、有序地建設綜合應用系統

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應用是信息化建設的大勢所趨,也是創新監管模式、提高監管水平的必由之路。例如:渡船渡口管理、?;髽I信息共享、視頻監控、信用體系等。這些應用的建設都不是單個部門、單個處室或單個系統能完成的,都依賴于各個處室之間、各個部門之間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

綜合應用系統是基于“安監信息平臺”和安監綜合庫,針對具體業務應用進行頂層設計和優化設計后開發的綜合應用系統。具體建設內容包括:

一是面向安監領域設計基于“市安監信息平臺”和安監綜合庫的綜合監管、主動監管、事前監管、全過程監管和部門協同監管模型,提供切實可行的頂層設計方案;

二是針對管理重心下移和屬地監管,提出利用“市安監信息平臺”將安監業務接入市社區平臺的方案;

三是基于“安監信息平臺”和安監綜合庫實現的具體業務應用包括:企業安全預警與告知業務,乙種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登記、審批業務,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業務(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設立、批準、三同時業務),非藥品類易制毒管理業務,煙花爆竹管理業務,LPG管理業務,劇毒物、農藥等重大危化品危險源管理業務,包裝容器監管業務,渡口、渡船專項整治執法業務,非煤礦山業務,重大危險源管理業務,安全檢查及行政執法業務。

(四)建設《市社會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

完成市安監局承擔的社會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任務,重點建設小虎島重大危險源視頻監控系統。統籌規劃“市內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劇毒、危險化學品的場所”的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

(五)加強信息化機構及隊伍的建設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需要有大局觀、有規劃,才能統領全局,更需要有專門的信息化機構作為建設管理和協調部門。目前,我局信息化建設由局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歸口到局辦公室處理日常事務,但沒有設立專門的信息化機構,也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因此,我辦希望能建設專門的信息化機構,以統籌負責我市安監系統的信息化建設,為安全科技發展提供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