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開發管理匯報
時間:2022-08-10 10:33:00
導語:工業開發管理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像外來企業漂移性強,加快外鄉企業培育。外鄉企業是扎根企業。因此要特別重視對外鄉企業發展、壯大的支持。降低政策門檻,讓規模小的外鄉企業能享受政府稅費優惠;專門劃定若干鄉鎮工業地塊為外鄉企業孵化基地,引導同類企業集聚,進而促進培育若干外鄉產業。
鄉鎮工業區塊開發政策及執行情況省經貿委、省鄉鎮企業局、省中小企業局三部門聯發了關于加強全省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的通知》
一、鄉鎮工業區塊開發政策及執行情況
縣結合縣情了縣鄉鎮工業功能區塊開發實施方法》這個方法是專門針對鄉鎮工業區塊的發展的其主要政策有:省經貿委、省鄉鎮企業局、省中小企業局三部門聯發了關于加強全省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的通知》隨即。
1土地出讓金及相關稅費地方所得局部由開發鄉鎮人民政府收益。
第一至第三年每年獎勵10%第四至第六年每年獎勵15%2縣政府給予開發鄉鎮一定的獎勵:以新落戶功能區塊的企業所交稅金(指增值稅和所得稅)為基數。
3把工業項目用地指標重點向縣級開發區和鄉鎮工業功能區傾斜。
4鄉鎮工業功能區塊落戶的企業享受松委文件規定的政策。
從執行情況看是基本到位的但對第一條,第12兩條對鄉鎮工業區塊開發來說是有含金量的政策。認為“地方所得局部”應是縣所得部分”因此提出工業用地報批出讓費用中22%縣得局部應予返還,但目前是不返還的與縣工業園區、孵化基地相比存在不平等的門檻。22%縣得部分分別是土地業務費2%由縣土管局收,土地收益基金5%由縣財政收,廉租房保障基金5%由縣財政收,失地農民社會保證基金5%由縣財政收,社會養老全員平安基金5%由縣財政收。
一定水平上影響開發積極性。第3條工業用地指標在實際分配當中是先縣級開發區塊后鄉鎮開發區塊的所以各有關鄉鎮都反映開發區塊的發展空間受到限制。
只要達到有關門檻(如:當年銷售收入達到500萬元及以上或實繳稅金達到30萬元及以上)均能享受有關政策。但許多規模小的企業尤其是外鄉企業反映在稅費、土地等方面對他鼓勵支持不夠。第4條針對的落戶企業。
二、鄉鎮工業區塊在開發、管理上存在政策保證制約
很大水平上推動了工業的發展,縣鄉鎮工業區塊啟動比較早。為“一心多塊”布局形成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從開發進度看,大多慢于當初計劃布置,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政策保證層面的制約有:
保吃飯都有困難,1資金保證制約??h鄉鎮的財力都捉襟見肘。工業區塊的開發資金只能靠自求平衡,但從實際開發情況看,負債都比較嚴重。如:高速公路接線區塊征地250畝,目前開發本錢(征地費、審批費、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支出2979萬元,土地收入1363萬元,虧損1616萬元;十五里區塊征地100畝左右,目前開發利息支出1726萬元,土地收入1062萬元,虧損664萬元;赤壽區塊征地249畝,目前開發利息支出約3000萬元,土地收入約2000萬元,虧損約1000萬元。由于鄉鎮政府缺乏融資平臺,也缺乏其他資金來源渠道,有含金量的兩條財政政策也難以起到杠桿撬動作用,因此,再負債經營肯定難以為繼。
因此鄉鎮工業區塊在土地指標方面難以得到滿足,2土地保證制約。每年省下達的建設用地指標很有限。進而難免出現違規用地現象,即“未批先征、未征先供、未供先建”現導致遺留問題很難解決,既影響企業融資,又影響政府公信力。
作為鄉鎮政府來說,3人才保證制約。工業管理人才匱乏(指招商引資人才、前期工作人才、開發建設人才、企業管理人才等)困擾我縣工業發展的一大瓶頸。人才更是奇缺。分管工業鄉鎮長及助理鄉鎮長基本是半路還俗,且輪換得快,鄉鎮工辦干部也大都是兼職,缺乏開發管理經驗的積累,缺乏對歷史沿革政策、情況的解,為此嚴重影響了鄉鎮工業區塊的規范開發和管理。
產業政策(淘汰落后產能)制約,4環保政策制約。主要表示為減排政策制約。審批政策制約等,縣環保局審批內容明顯減少,縣著力發展的不銹鋼、銅、合成革等行業都提高了環境準入門檻。另外,區塊基礎設施滯后、企業環保設施不規范、三同時”監管不到位等都帶來了許多問題,處置不好會上升到社會問題。
三、對策建議
有以下幾種發展方向:一是重點培育一批規模較大的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的鄉鎮工業區塊,省《關于加強全省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調整和優化鄉鎮工業區塊的整體布局。做大做強;二是發展一批省級工業園區的組合區,作為園區的擴容區申報發展,或作為配套區開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管此標記。發建設;三是聯合開發一批鄉鎮工業功能區,打破行政區劃,將地理相鄰、產業相近、基礎設施可配套的鄉鎮工業功能區進行資源整合;四是堅決撤并一批不具備發展條件或違規建設的鄉鎮工業功能區??梢?,鄉鎮工業功能區整合提升是發展必定,武義和龍泉也在走這條路?;谖铱h平原的立地優勢,并從我縣的產業大平臺規劃動身,要集中人力、財力做大做強幾個工業園區的組合區塊,防止零星開花,為此提出分類指導的原則,即:工業區塊納入縣工業園區的組合區促進發展;工業區塊適時整合到工業園區;其他鄉鎮工業區塊注重現有規模效益的發揮,不再擴大或不再開花。
特此在政策保證方面建議:
明晰產業布局??h工業基礎單薄,1搞好布局規劃。又受制于農保,為了盡快擴大工業規模,提出了一心多塊”布局構架,現回過頭看,鄉鎮工業功能區布局顯得散而小,產業定位不明確,一些區塊雖有產業定位,但從布局上看顯得不科學,這些都對區塊的管理、區塊的招商、基礎設施的配套以及環保治理等帶來了很多問題,最終制約了區塊的發展。建議全縣統籌兼顧、整體謀劃,圍繞這輪土地規劃、縣域規劃編制無縫對接的契機,搞好松古平原工業大平臺規劃,排好開發計劃,有序推進;以生態發展為導向,認真研究鄉鎮工業區塊的產業定位問題,以產業定位來整合區塊、以產業定位來制定扶持政策,以產業定位來招商引資,防止無序開發和低水平建設。
這更具有針對性、促進性。如:工業區塊,2針對不同的鄉鎮工業區塊實施不同的扶持政策。根據各個鄉鎮工業區塊的特性予以不同的扶持政策。除了享受與工業園區一樣的稅費政策外,土地指標上還要適當支持,基礎設施上盡量與縣級開發區聯建共享,此外,要緊緊抓住省市加快中心鎮培育的良好機遇,用足用好上級政策扶持的同時認真研究并出臺縣里扶持政策,尤其要賦予工業區塊更多體制、機制上的活力,協助構筑好融資平臺、產業平臺,增強“造血”功能,真正按“兩區”戰略目標去加快發展。工業區塊因為開發早,又緊連工業園區,基本進入良性循環,但企業規模偏小,產業層次不高,專業管理力量單薄,若并入工業園區,有利于擴大工業園區規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因此扶持政策應偏重于構筑鄉鎮與園區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方面。新興茶葉工業區塊,稅收貢獻不大,但對我縣茶產業的發展意義非常大,扶持政策應偏重于龍頭企業帶動、品牌質量提升等方面。
多渠道解決土地、資金問題。一是抓緊土地報批工作和土地遺留問題解決,3想方設法。抓住這次土地調規,把違規用地合法化,抓緊報批;對遺留問題要采取多種方式,爭取多方支持,抓緊解決好。二是多條渠道籌措開發資金,建議縣財政增大補助力度,用于區塊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同時給予鄉鎮以商補工機制,通過集鎮的商貿開發,來彌補區塊開發資金缺乏;鄉鎮自身要主動爭取銀行支持,充分發揮擔保公司作用,增強融資能力,同時積極探索對外招商引資整體開發區塊的機制,由開發商去開發土地、引進企業、培育產業。
并且要系統抓。一方面,4加快工業人才培育。工業人才培育要全縣統一抓。全縣要集中選拔一批年富力強的工業干部,系統學習培訓,并放到縣級開發區塊進行系統鍛煉,參與項目前期報批、政策處置、招商引資、企業管理等,真正在工業一線生長;另一方面,組織部門要把工業人才當成專業人才來管理,建立工業人才庫,建立專門的考評方法,全縣統一調配使用,堅持用到工業崗位,盡量少換崗。通過幾年的培育,相信會涌現出一批工業管理干部。
提高排污、治污能力。環保越來越成為硬制約,5加強環?;A設施建設。也越來越成為社會焦點,因此各鄉鎮工業功能區塊在項目選擇上要引進審核機制,對于不宜落戶建設的項目要敢于亮“紅燈”杜絕“先上車后買票,上了車不買票”現象;必需完善環?;A設施,做到與區塊建設“三同時”即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對赤壽區塊的不銹鋼廢水處置站要盡早建設好投入運行,有條件時可考慮搬遷至園區或區塊,以便集約集中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