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匯報文本
時間:2022-08-22 10:37:00
導語:財務匯報文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6.2%。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8億元,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20.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公共安全支出1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教育支出8.7億元,比上年增長33.8%;科學技術支出4.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9億元,比上年增長32.4%;醫療衛生支出7.2億元,比上年增長21.7%;環境保護支出4.4億元,比上年增長30.5%農林水事務支出8.4億元,比上年增長57.7%。
全市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市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財政支出保證了社會事業發展需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7.2%。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01.3億元,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4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5.6%。
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8.5%。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是增值稅收入13億元,市本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1.2億元。比上年增長31.4%;營業稅收入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個人所得稅收入4.1億元,比上年增長25.6%;企業所得稅收入10.7億元,比上年增長53%;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7.9億元,比上年增長37%;契稅收入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4%;行政事業性收費及罰沒收入8.4億元,比上年增長7%;專項收入3.8億元,比上年增長2.8%。
按現行財政體制測算,全市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的看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主要是與同類城市相比,各位代表。財源建設速度不快,財政收入規模偏小,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財政支出結構還需優化,對民生保障能力仍需提高。對這些問題我要高度重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確保財政預算順利執行。加大財政收入組織力度,
一)大力增收節支。正式啟用企業基礎信息共享系統,加強對稅源企業監管,促進各項稅收及時足額入庫。抓好非稅收入管理,通過收入直繳、以票管費、機打票據等方式,杜絕收費單位截留、坐支、拖延上繳收費資金。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在年初預算基礎上壓縮公用經費支出5%支援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的要求,壓縮公用經費3470萬元。與有關部門配合,17個市直單位實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試點,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管理的通知》規范未參加車改試點單位車輛使用管理。加強差旅費管理,制定下發了市市直機關和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差旅費開支行為。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核定外事出國和會議經費,超標不予核銷。
全力保障重點支出。一是加大“三農”投入。全市農業投入28.6億元,
二)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傾斜。比上年增長42.5%,重點用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等。全面落實惠農政策,及時足額撥付糧食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涉農補貼20.9億元。落實新農村建設試點政策,市財政投入資金5600萬元,改善了試點村鎮的生產生活條件。二是支持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事業發展。全市教育支出55.4億元,比上年增長28.6%。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水平,開展了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債務化解工作。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學雜費,支持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市區中小學“行業規劃”改造和職業教育發展。加大對貧困學生和特殊教育學生資助力度。全市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6億元,比上年增長17.5%,重點支持了大冬會場館維修改造、社區圖書館及鄉村文化站(室)建設等。全市醫療衛生支出18.5億元,比上年增長30%,支持市第一醫院、市兒童醫院、市第四醫院和7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新設備、改造環境。三是支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1億元,比上年增長26.8%,保證了再就業資金、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按時足額撥付。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農村五保人員生活費標準,支持了城市低收入困難家庭分類救助、為生活困難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等工作開展。支持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撥付資金4351萬元,給予7708戶廉租戶租賃補貼(當年新增5355戶)并對10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進行維修改造。四是大力支持城市建設管理和節能減排。通過自籌和爭取省級財政支持,投入資金18億元,用于哈大鐵路、軌道交通一期、城市棚戶區改造、城區路網改造、松浦大橋、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有關規定返還土地出讓金8.4億元用于棚戶區改造。積極促進節能減排,籌措落實資金8800萬元,用于淘汰落后產能、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和東安發動機公司等單位污染治理項目。五是積極支持“平安”建設。通過多種渠道籌措專項資金3.2億元,保障政法部門辦案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
支持企業改革發展和園區建設。一是支持推進新型工業化。撥付資金12.1億元,
三)圍繞全市經濟發展重點。支持輕型車廠等大型國有企業戰略重組和哈空調、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等企業項目發展。繼續向市民營企業擔保中心注入資本金5000萬元,增強擔保中心擔保實力,為140戶民營企業貸款擔保6.7億元。二是扶持重點財源項目發展。研究制定對風電裝備產業、金融行業及卷煙總廠、龍運物流園區等行業、企業的財政扶持政策,促其加快發展。認真篩選重點財源項目向省申報,爭取省級財源建設資金支持6906萬元。三是支持推進企業改革。落實資金9.6億元,用于中央和省屬企辦校剝離、中央企業破產、廠辦大集體改革、國有企業“三供”分離和國有流通企業歷史金融債務回購工作,并根據政策規定為84戶改制企業減免契稅7100萬元。國家政策支持下,開展解決國有和集體企業拖欠職工工資工作,解決企業拖欠工資14.9億元。
促進財政管理科學化。擴大參與式預算改革試點,
四)繼續深化財政改革。將市本級財政單獨安排的民生項目支出和區縣財政涉及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項目建設資金,采用參與式預算方式運作,并對其中涉及資金5753萬元的11個民生支出項目,提請市人大財經委審議,開展監督檢查。開展參與式預算項目100個,項目建設資金1.2億元。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對市區薄弱中小學第七批行業規劃專項資金、水利抗旱專項資金等9個類別近1.3億元的項目開展績效評價試點。團市委、市統計局等11家單位啟動市級預算單位公務卡改革試點工作,將原使用現金結算的差旅費、招待費等通過公務卡進行結算,提高公務支出透明度。深入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會同科技部門制定出臺了市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實施辦法》支持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全市完成政府采購金額11.7億元,節約資金1.4億元,節支率10.6%。
著力加強財政監管。開展了全市財政法律知識競賽,
五)大力推進依法理財。并組織財政干部、財會人員等1.5萬人參加全國財政法規知識競賽,強化財政干部、財會人員依法理財意識。加大財政監督工作力度。利用財政財務管理系統和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平臺,加強對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情況和會計管理情況日常監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開展全市財政收支、土地出讓金和“小金庫”清理等專項檢查,檢查單位178個,查出各類違紀資金2443萬元,對查出的問題積極進行整改。深入開展財政投資評審工作,以市政府令形式出臺了市財政投資評審管理規定》全市共完成評審項目1288個,評審額41.5億元,審減額5.8億元,審減率14%。
二、財政預算安排情況
市財政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大、十七屆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家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加大財源建設力度,按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三農”、教育、社保等社會事業發展投入,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深化財政改革,大力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著力提高財政管理績效,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173.8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6%。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95.2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6%。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231.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1.5%。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99.1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5.7%。根據收入安排情況和上下級結算政策,全市及市本級預算安排是平衡的。
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主要收入項目安排情況是:增值稅收入15.2億元,增長17%;營業稅收入31.6億元,增長18.7%;企業所得稅收入12.5億元,增長17%;個人所得稅收入4.8億元,增長17%;契稅收入9億元,增長22.4%;專項收入4.2億元,增長10.5%。
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主要支出項目安排情況是: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支出24.5億元,增長5.2%;公共安全支出10億元,增長8.8%;教育支出9億元,增長18.6%;科學技術支出3億元,增長16.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億元,增長30.5%;醫療衛生支出9.3億元,增長20.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9.7億元,增長14.2%;農林水事務支出6.5億元,增長31.7%。
三、完成預算任務的主要措施
圍繞落實市人大本次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各級財政部門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保證財政資金運行安全、規范、有效。一是加強財政法制建設。嚴格執行《預算法》會計法》政府采購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六)強化財政法制和財政監督。自覺接受市人大的執法監督檢查,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二是加大財政綜合監督和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力度。繼續加強對預算單位日常財務監督的基礎上,重點圍繞部門預算編制執行、會計信息質量、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等進行專項監督檢查;認真執行《市財政投資評審管理規定》加大評審工作力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定出臺《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辦法》規范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行為。嚴格履行非經營轉作經營使用資產和事轉企單位資產的申報、審核、批準程序,防止資產流失。四是建立健全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堅持“權、責、利”和“借、用、還”相統一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市政府債務管理辦法》細化政府債務管理制度,規范政府債務管理程序。
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支持大項目建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
一)大力加強財源建設。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相關投資大幅增加,要抓住這一契機,與有關部門配合,篩選一批大項目向上申報對接,爭取上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對需要地方配套的項目,積極落實好配套資金。完善市鼓勵招商引資的財稅優惠政策,促進項目落地。二是支持經濟結構優化和園區發展。綜合運用新型工業化、財源建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專項資金,支持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和新興戰略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旅游和服務外包業發展壯大。培育對俄出口骨干企業,扶持市對俄出口加工園區和加工基地建設。支持哈大齊工業走廊園區和航空汽車產業城等重點工業園區建設。三是支持發展民營經濟。認真貫徹落實市《關于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由1000萬元增加到萬元,用于發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繼續向民營企業擔保中心注入資本金5000萬元,增強其貸款擔保能力,并建立創新型企業專項擔?;?,更好地支持科技型、創新型民營企業發展。四是做大做強投融資平臺。支持向市投資集團、市城投公司等融資平臺注入資金和資產,提高其融資能力,促其爭取更多銀行貸款或以發行債券等方式為經濟建設籌集資金。五是支持國有企業改革。認真研究推進公益性企業改革的財政政策,通過市場化運作促進國有公益性企業改革發展。建立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逐步擴大試點企業,為國企改革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支持農村改革發展。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共市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實施意見》保證國家和省、市有關財政政策落實。各級財政對農業投入增長幅度要高于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同時更加注重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引導、激勵作用,
二)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業投入力度。通過貸款貼息、擔保等方式,引導金融資本投入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放大投入規模。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深化鄉鎮機構、財政體制和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建立農村經濟管理的新體制、新機制。大力推進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制度建設,認真落實以獎代補政策。繼續化解鄉村債務,解決普九債務的基礎上,化解其他教育和公益事業債務。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支持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貫徹《就業促進法》進一步加大就業再就業資金投入力度,
三)增加對公共領域的投入。保證有關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積極做好小額貸款擔保工作,擴大貸款對象范圍,提高貸款額度,拓寬財政貼息資金使用渠道,支持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等自主創業。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做好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同時,支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擴面工作。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動態下的應保盡保。二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積極落實資金,確保市棚戶區改造、農村泥草房建設順利實施。支持做好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發放和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工作。三是支持教育事業發展。支持開展全市中小學校舍安全檢查和危房改造,繼續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啟動實施第八批中小學“行業規劃”改造,全市改造資金由原每年4500萬元增加到6000萬元。加大貧困助學工作力度,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四是支持城市建設。加大財政投入的基礎上,通過納入儲備土地的開發整理、提升土地收益水平以及整合城市空間資源、轉讓市政設施冠名權等方式,進一步拓寬城建資金收入渠道,重點支持軌道交通、城市路網改造、三環西橋、無燈街改造和“干凈城市”建設。
提高財政管理效能和資金使用效益。繼續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將市部門預算上報人大財經委審議的同時,
四)繼續深化各項財政改革。繼續將預算單獨安排的5000萬元民生項目支出提交人大財經委審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穩步推進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和參與式預算改革。擴大開展績效評價項目數量,選擇一批重點項目、民生項目進行績效評價試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推進參與式預算改革向縱深發展,逐步增加參與式預算項目類型,將教育、文化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納入參與式預算范圍;每個區縣選擇部分村進行參與式預算試點,凡是能通過參與式預算方式運作的新農村建設及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資金,都要實行參與式預算。完善市對區財政體制。深入調研基礎上,對現行市對區分稅制財政體制進行進一步完善,調動各區培植財源、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更好發揮財政體制調節收入分配格局的積極作用。同時繼續推進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改革。
保證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積極協調稅務部門落實年度征收計劃,
五)大力增收節支。強化征管措施,保證各項稅收及時足額入庫。大力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切實抓好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征收工作。同時,加強財政支出管理。修訂市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范財政資金分配程序。按照“編內按實有人數,超編按編制數”原則核定市直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控制外事出國和接待經費支出。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市公務用車改革擴大試點工作。嚴格控制黨政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促進資源整合,避免重復建設和損失浪費。
- 上一篇:夏天畜禽飼養保健對策
- 下一篇:提升肉牛繁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