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學習廉政準則工作報告

時間:2022-10-26 09:50:00

導語:扶貧辦學習廉政準則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扶貧辦學習廉政準則工作報告

扶貧辦結合扶貧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環節,采取十項監管制度,規范扶貧項目資金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廉政準則》。

一是選項制。實行民主選項,堅持重點村申報項目,都必須從扶貧重點村《扶貧開發規劃》中選擇項目,堅持村級扶貧開發規劃的嚴肅性,防止項目選擇的隨意性。凡是沒有列入規劃的項目或者需要重新調整規劃項目的,在申報項目扶持前,都必須按照規定,再經過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后方可申報扶持。

二是申報制。凡是重點村項目都堅持從基層申報,即村委會在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填寫申報表,報所在鄉(鎮)簽署意見,再上報縣扶貧辦、財政局,縣扶貧辦、財政局根據省、市下達的整村推進財政扶貧資金計劃統籌安排后,統一將項目上報省市扶貧辦、財政局。徹底杜絕由縣一級包辦申報項目的做法,克服申報項目出現個別領導主觀臆斷的現象發生,提高了各級申報項目的透明度。

三是錄入制。扶貧項目下達到縣后,縣財政、扶貧部門必須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監測系統”的要求,在規定的工作日內,按省市項目文件要求做好每筆資金、每個扶貧項目的錄入工作。

四是監督制。縣扶貧辦下發項目資金文件時抄送同級財政、審計、監察部門,自覺接受行政監督;重點村對批準項目資金、實施單位、項目驗收等項目實施的重要環節都堅持在村務公開欄中公示;每個重點村均要成立項目監督小組,在簽訂項目施工合同、項目發票的審核、項目驗收等重點環節的扶貧項目的實施實行監督;扶貧項目資金在政府網、扶貧網和電視臺進行公示,提高財政扶貧項目的透明度。

五是報賬制。按照《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辦法》的要求,縣財政扶貧資金均實行報賬制管理,堅持財政管資金,扶貧辦管項目,做到專戶管理,封閉進行。對于直接扶助到貧困戶或受災戶的扶貧項目資金,由財政將“一卡通”直接撥入受益貧困戶帳戶。

六是責任制??h扶貧辦為本縣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的主管機構,對項目管理具有組織協調、審核督查、驗收把關的責任;凡是村級項目,村委會為責任單位,是鄉(鎮)或縣直有關部門的項目鄉(鎮)或縣直有關部門為責任單位;所有的財政扶貧項目,縣扶貧辦均要與項目責任單位簽訂《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實施責任書》。

七是招標制。為規范項目的實施工作,上了一定規模的扶貧項目均要實行招、投標,確定工程項目的施工單位。一些相對較小未達到應招、投標額度規定的項目,由縣扶貧、財政等相關部門及鄉(鎮)扶貧專干、村項目執行、監督小組等組成的招投標小組,向社會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公開議標工作。

八是驗收制。項目完工后,項目責任單位向縣扶貧辦提出驗收申請,由縣扶貧辦組織包括工程技術人員、鄉(鎮)扶貧專干、村項目監督小組組成的驗收小組對項目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小組應通過實地踏看,征求群眾意見等方式進行認真檢查,對申報驗收項目做出是否驗收的結論,并對項目建設后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做出客觀評價。凡項目建設質量差、不符合項目設計和施工要求的不予驗收,并嚴格執行項目保證金制度。合格項目應按規定要求填寫《財政扶貧資金項目驗收表》,并做好該項目照片等相關資料的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和后續管理工作。

九是評比制。堅持把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的檢查考核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根據實際制定并下發《財政扶貧項目管理百分制考評方案》,采取不同形式的組織檢查考核,總結交流經驗,進一步推動和強化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

十是到戶制。公開確認貧困戶,將扶貧項目資金盡量直達到戶。以行政村為單位調查核實的貧困戶要在村里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防止非貧困戶、人情戶列入貧困戶、低保戶。確定的貧困戶要按扶貧數字化管理要求,逐戶登記造冊,并錄入電腦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戶有卡(幫扶記錄卡)、村有冊(花名冊)、縣鄉有數據庫。幫扶的貧困村、貧困戶和掛鉤幫扶單位要分別建立統一的《幫扶記錄卡》臺帳,作為檢查考核評議的主要依據。縣扶貧辦要把《幫扶記錄卡》內容及時錄入電腦、存檔、更新,完善幫扶臺帳檔案。

同時,在整個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從村級規劃的制定、項目的申報、選擇、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都注重發揮群眾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獻言獻策,積極參與,調動群眾對扶貧開發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管理項目的熱情。通過健全各項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扶貧行政行為和服務方式,實現項目管理與資金監督同步到位,進一步健全完善扶貧項目資金監管體系和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