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主自治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17 03:07:00
導語:社區民主自治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是個小社會,是城市的細胞,擔負著黨和人民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社區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各項政策在群眾中落實、貫徹,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安定、社會穩定。
鎮社區是以集鎮的居民戶、沙鋼、電廠、聯合銅業等企事業單位拆遷戶組建而成。共有常住居民6300多戶,11700余人,分為29個居民小組,暫住人員余人。近年來,社區將推進社區法治建設作為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建設和諧穩定社區的重要抓手,堅持依法辦事,依法管理社區各項事務,不斷加強組織建設,建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長效機制,實行重大事項決策公示和聽證的居民自治制度,堅定不移地走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社區建設發展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于社區加強了法制建設,化解了群眾心中的疑慮和矛盾,幾年來,鄰里團結、和睦相處,無矛盾上交、無越級上訪、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主要做法有:
一、依法辦事,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社區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務居民。在服務過程中,涉及群眾利益的事務比較多,也比較復雜。我們在做工作時,堅決做到依法辦事,不帶私心、不謀私利、不計較個人得失。同時,通過櫥窗、板報、召開會議等宣傳形式,把宣傳工作做到位,使居民群眾關心的事、工作做到家喻戶曉。在實際工作中,依托《村民自治組織法》,實行民主、公開的管理模式,把一切權力交給居民代表大會,大事小事由居民代表大會決定。依托有關法律,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作制度。對于修補房屋、鋪設道路、困難救助等大事均實行“集中醞釀、民主論證、意見反饋、公開表決”的系統決策,制定了“干部提議、群眾商議、居民代表會議決議”的工作程序,并設立監督小組,讓居民群眾充分享有自己的權利。低保戶、困難戶的認定工作與居民利益息息相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群眾矛盾。社區在這方面實行民主評議,打破人情關,力求真實性。以往困難戶找社區,變社區主動關心幫助困難戶。具體做法是:低保戶、困難戶將申請送給居民組長,由居民組長會同轄區內的居民代表一起去調查該戶的家庭收入情況,調查結果與困難戶見面核對,如有疑問則由專管員組織其他轄區居民組長、居民代表交叉調查,核實后再提交社區審核:社區覺得有疑問,再明察暗訪。通過幾個回合,基本準確后再在居民代表大會上進行民意測評,實施打分制,并當眾公開結果,然后公示、上報。幾年來社區上報的低保戶、照顧的困難戶準確率為100%,沒有一個被退回,沒有一個群眾上訪。工作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依法保障了居民的利益,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可。
二、依法協調,解決群眾矛盾糾紛
協調居民之間的矛盾,是社區的一項重要工作,處理不好,極有可能引發矛盾上交、上訪等,影響社區穩定和諧。遇到此類情況時,堅持從實際出發,依法為主,以情以理為輔,協調各類矛盾糾紛,解決矛盾上訪的困擾。具體工作中,一方面,積極主動聯系派出所、交巡警中隊、司法所等部門,積極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及時宣傳與居民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識,使居民熟悉法律服務渠道,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通過提高居民法律知識知曉率。另一方面,居民發生矛盾糾紛后,社區在充分調查矛盾緣由后,邀請司法部門專家與社區群眾代表一起,與矛盾雙方進行溝通協商,通過幫助教育,解決雙方矛盾,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居民亂搭“露天灶”,引發了火災事故,直接經濟損失數千元,事后社區深入現場調查,了解事故發生原因,認真聽取居民意見,得知少數居民因物價上漲,為節約開支,在家前屋后私搭“露天灶”。針對此次事件,首先,對私搭“露天灶”的居民進行說服教育,從法律層面詳細了解了利害關系。隨后,根據新加坡社區管理經驗,當月在社區小禮堂召開居民代表大會,邀請了派出所、城管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留此標記。、村建辦、綜治辦、社區辦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要求大家實話實說、民主決策。會上,詳細介紹了火災原因、受災情況,居民代表們談了感受和亂搭建的危害,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認為貪小利必有大害,一致形成了取締“露天灶”和嚴禁私搭亂建的決議。會后,社區立即將決議進行公告,并成立專項督察組。居民的“露天灶”在4天內全部自行拆除。正是因為堅持依法調解,居民的矛盾得到了快速圓滿的解決。
三、依法管理,維護群眾根本利益
社區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率和滿意度。我們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始終把關注民生、注重民意、體恤民情、為民謀利、維護群眾權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把居民群眾的困難疾苦記在腦里,把弱勢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針對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每年做好一批實事,讓居民群眾從發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方法處理不當容易造成群眾的誤解,把好事做成壞事。針對此類情況,社區實行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區自我管理的結合、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區依法自治相結合,堅持依法管理,引導居民群眾統一意見、達成共識,以便更好的維護居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區管轄的供居民辦事用的公益食堂和停放車輛的車庫,是為居民辦好事的一個場所,但有些居民使用停車位和食堂不愿出成本費,把收取必要的成本費錯誤地理解為亂收費。社區多次做工作,與他們促膝談心,舉例說明,并公布收費賬目和去向,但還有些群眾不能理解。最后社區決定召開居民聽證會,由社區把設置車庫、公益食堂對居民的好處和收費的用途向居民代表匯報清楚,由居民自己決定怎么辦。由于放手發動群眾,聽證會開得十分成功,居民代表們最后達成共識,社區收費是應該的,收費標準定在老百姓樂意接受的程度。個別想不通的,也能逐漸理解并執行這一決議。總而言之,方便群眾的事,要依法讓群眾參與到管理中去并群眾自己拿主意。只要依法辦事、民主辦事,任何尷尬問題都能解決。
正因為社區一直以來堅持“四民主一公開”,堅持依法自治,因此營造了和諧法治社區的良好氛圍,下一步,社區將在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以好的管理促好的服務,更好的培育民主法治的社區新貌。
首先,要加強班子的政策法律水平、服務意識、領導藝術、業務能力、協調能力。這些能力素養的體現,決定著干群關系的好壞,是工作成效的關鍵。要堅持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當前著重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三中全會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委會組織法》、《社區居民自治章程》,提升依法管理能力。
其次,要加強作風建設。作風就是形象,就是力量,就是保證,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人民群眾對干部的態度敬佩的是作風,不滿的也是作風。我們要求工作人員每周兩次到社區轄區內調研,每月走訪不少于10戶家庭,實現“干部沉下去,民情記上來”的工作走訪目標。在處事中要像法官一樣公平、公正、合理;對歪風邪氣要像警察一樣嚴格、嚴肅;對居民群眾要有慈父母一樣的愛心、關心;對工作要有一絲不茍的嚴謹作風和求真務實的精神。
第三,要加強團結協調建設,工作創新的團隊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補臺,優勢互補,要樹立整體形象,要充滿蓬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浩然的正氣,排除萬難,努力做好一切工作。
第四,要加強以身作則意識。班長要起到帶頭作用,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清政廉潔,作出表率,定期在居民組長、居民代表會上公開述職述評,做到上要得到領導認可,下要得到居民滿意。
- 上一篇:網絡編輯實踐匯報材料
- 下一篇: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性研討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