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農民培訓年終工作小結
時間:2022-12-30 03:23:00
導語:鎮農民培訓年終工作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展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是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年鎮綠證領導小組,組織實施了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為扎實做好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確保按質按量完成培訓任務,根據區農林局〔〕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年隨著鎮(鄉)黨委政府的換屆選舉,領導職位的變動,原負責農業、農村的王國民副書記調任人大工作,不再擔任鎮綠證領導小組組長,現在綠證領導小組組長由負責農業、農村的黃賢波副鎮長擔任,其它成員原來不變。
二、明確目標,制訂計劃。
為把此年培訓工作抓緊、抓實、抓好,我們在年初制訂了全年培訓計劃,舉辦無公害蔬菜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科技下鄉咨詢等培訓班9期,培訓農民1500名。
三、強化保障,嚴格機制。
首先是鎮黨委在年初出臺了〔〕1號農業文件,其中第六條強化為農服務方面,對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引進機械等,鎮安排資金30萬元。其次是技術保障到位,在師資安排上,我們請來了市農業局法規科科長、市農科院老師、市教育研究所教授、區農林局局長、區農技推廣中心老師、老師、老師以及下應鎮應國銘站長。本鎮婦聯主席等為農民上課。再次是鎮黨委動員農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積極推廣各種增產、增效技術,保證農民在理論和技術上的需求。
四、點面結合,追求實效。
目前,我鎮已經建立城示范園基地1200多畝,基地2000多畝,等村蔬菜基地3000多畝,同三、等村桑果基地1000多畝,董家跳、南林等村翠冠梨基地1000多畝,全鎮水稻5萬多畝。根據產業分布情況,我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培訓方法:
1、培訓場所選用鎮與村相結合。為方便農民講究實效,今年我們在鎮黨校舉辦農產品質量法、晚稻病蟲害防治,創建和美家園等培訓班5期,培訓農民616名。黎山后、同三、上游村舉辦草莓育苗、桑果管理采摘,機械插秧培訓班3期,培訓農民、外來人員391名。鎮中學、菜場、寧海舉辦培訓班3期,培訓村干部、農民496名。合計1503名,培訓期間還發放農技資料1800多份。
2、集中培訓與分散輔導相結合。集中培訓主要是將老師請來組織農民在會場宣傳農產品質量法,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等知識。分散輔導,今年月份,市、區、鎮各線專家來鎮菜場舉辦科技下鄉咨詢活動,使每個詢問農民得到了一定知識。
3、現場指導與田間示范相結合。為使農業現代化,讓農民掌握更多技術,月份在區農林局安排下,鎮農機站組織全鎮承包大戶在上游村農田進行了插秧機組裝和秧苗機插播現場會,期間大部分農戶學了機械操作,對機械性能有所掌握?,F場會后,全鎮農民掀起購買插秧機熱潮,月份全鎮大戶共購買2ZT一7358型插秧機27臺,購買插秧機農戶不但自己承包田進行示范插秧,而且還向周圍農戶進行推廣。預計全鎮早、晚稻機械插秧面積4010畝。
五、通過培訓,提高效益。
近幾年,我們鎮連續開展了培訓,使參加培訓農民學到了一些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并在各自生產實踐中運用,技術運用以后,使各類經濟作物農藥殘留減少,品質改善,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種糧大戶計財平承包耕田面積263畝,去年春耕、雙夏二季插秧都叫外來人員進行,畝手工插秧費100元,共花資金3萬元。今年4月份參加了鎮里組織的上游村農田機械插秧現場會,并購進2ZT一3758型插秧機一臺,春耕、雙夏二季機械插秧面積300畝,畝插秧成本支出57元,合計支出1.71萬元,機械插秧比手工插秧減少支出1.29萬元。又如草莓種植戶謝相軍,原來對草莓種植技術上一竊不通,2003年參加了鎮里組織的草莓培訓,將4畝蔬菜田改種草莓,運用學到的技術,上市銷售后年凈收入1.8萬元,2004年又參加了鎮里草莓培訓,聽了邱宏良老師新品種紅頰草莓技術輔導,當年9月份去杭州農科所購來紅頰草莓苗6000株進行搭配種植,生產出來草莓色澤鮮艷、糖度高、市場銷售好,經濟效益大大提高,目前種植的4畝紅頰草莓年凈收入在2.6萬元左右。
現代農業、高效生態農業,對農民生產與生活、創業就業的素質與技能的要求不斷提高,雖然鎮農民培訓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離現代農業對農民素質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今后我鎮將緊密圍繞建設“優質、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服務業來開展農民培育工程,探求以浙江萬里學院和其他科研教育部門的師資、技術及成果為依托,以區農民科技培訓學校、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和農村社區教育中心為培訓基地,以技術依托單位的專家和當地技術業務單位專家為主體,結合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浙江農民信箱等網絡服務載體,開展學歷培訓、勞動力轉崗培訓、外來務工人員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綠色證書”、普網工程培訓等多種形式,努力形成鎮、村、示范企業、示范戶、農戶相連接,網絡信息服務、多媒體課件、圖書與傳統的授課與現場示范培訓相結合的現代農民技術培訓服務網絡。
以上總結如有不當,請領導指正。
- 上一篇:民政局落實兩化互動工作匯報
- 下一篇:鎮農業工作年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