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農產品質量監管年底報告

時間:2022-01-02 04:29:00

導語:區委農產品質量監管年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農產品質量監管年底報告

年,全區農民健康行食品安全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局,強化落實監管責任,加大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進一步健全農村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控制水平,提高農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實現全區農村食品安全狀況的持續好轉。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全面整頓農產品食品生產經營秩序

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全面組織開展我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整頓活動以乳制品、群眾日常生活必需品、季節性、節日性食品為重點品種,以農村、城鄉結合部和城區為重點區域,以食品小作坊、小食雜店、飲食小攤點為重點對象。針對食品生產經營中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整治力度。繼續抓好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整治和規范食品添加劑的流通和使用。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和病死豬病害豬肉非法交易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巡查、執法力度,嚴格查處私屠濫宰、收購和屠宰病死豬等違法行為。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堅決制止違法使用農藥、獸(漁)藥行為。

二、切實加強農產品安全重點環節監管

1、強化農產品種養殖環節監管。組織實施產業提升行動,大力推進傳達室統產業優化改造,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推動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縐色食品、有機食品,培育一批品牌產品,不斷提高質量安全水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精神,切實做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完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建設,落實監管責任,提高監管水平。建立以產地質量追溯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督導“三品”基地、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種養基地,建立生產記錄,開展質量自檢,上市銷售時按規定出具產地證明、質量證明和檢疫證明。大力推進農產品包裝銷售。除鮮活畜、禽、水產品以外,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森林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認證(認定)的農產品,應經包裝或者附加標識后上市銷售,并標注相應標志和發證機構。建立監管信息系統,推進信息互通,提高監管工作效率。

2、強化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嚴把食品市場主體準入關,全面清理和規范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堅持依法許可和登記注冊。以農村食品市場為重點,強化食品市場日常監管,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層層落實監管責任制,確保監管執法到位。強化對食品質量的監督和分類監管,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并落實進貨查驗、購銷臺賬和經營者自律三項制度,鼓勵食品經營者建立電子臺帳,確保流通環節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全面落實。進一步落實行政強制退市和經營者主動退市、協議退市相結合的食品退市機制,加大對退市和經營者主動退市、協議退市相結合的食品退市機制,加大對退市食品的跟蹤監管力度。不斷完善食品市場監管機制、食品經營者自律機制、食品市場社會監督機制和食品市場預警應急處置機制。扎實推進農村小食雜店、小菜場整治規范工程。引導農村小食雜店向食品安全示范店轉化提升,引導農村小菜場按照“星級文明規范市場”標準進行建設和改造。

3、強化食品消費環節監管。從規范入手,把住源頭,加強對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管理規范落實情況的監督和指導。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實現原料來源有保障、可追溯。進一步組織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完善食品衛生監督量化管理分級指南,對所有餐飲業、食堂等進行量化分級管理和再評估。加強對農村、學校和重大活動食品保障工作的督察和指導,加強企業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監管。對農村集體聚餐全面推行報告制度,組織培訓鄉村廚師50人次。

三、深化完善農村食品安全“三網”建設

經續推進“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建設的擴面、提質、增效,鞏固和提升建設成果。積極扶持連鎖龍頭企業的發展和配送中心的建設,積極探索農村商品配送中心、農村商業網點建設作為政府、柑集體公共投資的可行性。努力提高食品統一配送能力,農村放心示范店統一配送面鞏固在90%以上。繼續推進連鎖超市向行政村、放心示范店向中小學校延伸工程。落實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要求,夯實食品安全基層組織基礎,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人員,協助監管部門做好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強化農村、社區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網絡建設,不斷加強農村公共安全“多員合一”協管員隊伍的管理和建設,突出食品安全協管職責,提升協管員食品安全意識和開展社會監督的能力,切實打造一支有組織、常態化的農村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

四、著力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活動

認真總結和推廣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工作經驗,充分發揮示范創建的區域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擴大示范效應。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動態管理、梯度推進的思路,在全區各鄉鎮繼續開展示范鄉鎮創建活動。進一步完善評價驗收標準,制定加強示范鄉鎮創建工作的意見,確保創建質量。

五、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大力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繼續辦好食品安全宣傳專題專欄和食品安全信息網站,積極推行中小學生飲食教育活動,普及食品安全常識和飲食營養知識,做好農村電影映前播放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公益片活動。認真總結食品安全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活動經驗,充分發揮社區、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和行業協會(學會)社團組織及學校、工廠、機關單位的作用,結合平安和諧創建,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咨詢和專業講座,傳授科普知識,拓展宣傳范圍,豐富宣傳內容。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基礎知識等內容的培訓,使依法經營、規范生產成為企業職工的自覺行為。重視對廣大農村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向農民傳授農業種植、養殖的安全知識,使農民自覺抵制使用違禁投入品。共開展宣傳活動4場次,出動宣傳車4臺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制作宣傳板12塊,宣傳橫幅4條,咨詢群眾3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農村的食品安全意識。

六、加強監管責任,建立長效機制

健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制、工作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和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負責人行政問責,重視食品全程監管理體制,建立長效機制。加大綜合協調、監督檢查和督察暗訪力度,通過督察督辦促進重點工作的落實和薄弱環節的整治。繼續抓好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工作,推動落實監管責任,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和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