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農業發展年底總結

時間:2022-01-06 09:30:00

導語:區委農業發展年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農業發展年底總結

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區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市直相關職能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鞏固一方陣,建設大城北”的戰略目標,積極實施“強基礎、抓產業、增實力、重民生”工作思路,采取了積極有效的工作措施,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各項工作,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了市、區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一、全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以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抓好了“三防”工作,取得了全面勝利。今年遭遇湘江歷史上第三高峰水位的洪水,且持續時間長,我局認真履職、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及時處險,實現了“未潰一堤一垸一壩一庫,未死傷一人”的目標,被評為市防汛工作先進單位;積極探索森林防火新機制,較好地完成了森林防火工作,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極力抓好農產品安全源頭監管,扎實做好了動物疫病防控,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2、發揮牽頭單位作用,城鄉一體化(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在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搭建了沙坪與漢回兩個指揮部和工作組,落實了機構和人員,牽頭參與了示范點實施方案的制定,認真參與了23個項目的認證、設計優化與資金審查,將漢回兩個基地列入了市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名單,塘壩建設列入省、市為民辦實事工程。目前示范點項目建設加速進行,并推薦作為全市三個城鄉一體化(新農村建設)現場觀摩會的參觀點。

3、加大對水利、林業投入,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區共啟動實施大小水利工程300多處,移動土石方198萬方,完成投資1.5億元;澇湖垸前河大堤達標工程、田心港泵站建設等大型水利工程已完工,筒車壩泵站主體年內竣工,正在掀起塘壩建設與渠系整治等冬修水利建設高潮;完成了鴨子鋪、撈刀河兩個純凈水廠建設,解決了1萬多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秀峰公園入口廣場建設基本完成,完成跡地更新200畝、義務植樹12萬株和8公里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取締砂場6家,封堵碼頭3處,砂場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4、農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進一步增強。在漢回、成功、烏溪、伍家嶺成功引進大型農業產業項目,目前文中、三中農業、諾貝爾農科教基地已落戶并正在開動建設,流轉土地2000畝;休閑產業星級農家樂增加4家,接待游客120萬人,產值達1.9億元,配合區食安委對農資店進行了一次督促檢查,加強了對農產品檢測檢驗工作,完成蔬菜農殘抽檢1200批次,合格率100%,畜禽水產品抽檢256批次,合格率100%。省、市為民辦實事工作圓滿完成。

5、落實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加強農村經營管理。一是嚴格落實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實行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完善了目標管理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采取定期考核、不定期檢查、專門檢查等方式,加大了考核檢查力度。二是深入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深入推進村務、政務公開工作,著重公開國家有關“三農”的政策措施,對村民關心的熱點和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公開,均實行了目錄、內容、程序,形式“四個統一”,落實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民主生活會制度,實行村干部述職述廉制度,加強了村紀檢監察組織力量,所有行政村都配備了紀檢專干。三是切實加強了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加大了《農村土地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的宣傳,按照《市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暫行規則》鼓勵農村土地流轉,合理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成功、漢回等村的三個項目中成功流轉土地2000畝。

6、農村改革不斷深入,強農惠農政策得到較好落實。繼續開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6.5萬畝林改工作,占任務96%;,發放林權證0.8萬本,占任務90%;下發了《年—年全區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任務分工》、《區村干部勤廉雙述暫行辦法》、《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使農村管理更加規范;村級運行經費由去年的5萬元/村提高到8-10萬元/村;解決了4戶無房戶和5戶危房戶困難漁民的居住條件;落實了強農惠農政策,農民收入不斷增加,預計農民可支配收入達1.4萬多元。抓好了人大、政協的6件建議、提案調查處理答復工作;爭取水利等農業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同時爭取明年資金計劃4000多萬元;圓滿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今年,防汛搶險、水利建設、城鄉一體化等工作爭取上級支持,是我局今年工作的亮點與特色。

二、年工作思路

年農業農村工作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為指針,切實踐行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綱要》,以城鄉一體化統攬工作全局,以高效現代農業及為城市服務的新型產業為支撐,以土地流轉創新為核心,積極促進農業健康發展、農民持續增長、農村繁榮穩定,加快推進農村城市化和各項事業發展,實現我區農業村發展的新飛躍。主要預期目標是: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

1、總結抗擊特大洪水的經驗,掀起興修水利高潮。區政府常務會已確定年水利專項資金2000萬元,要完成區級重點工程澇湖垸筒車壩泵站、3公里大堤建設即蘇托垸鹽船洲大堤達標、朝正垸鴨子鋪橫堤咀段大堤除險加固建設,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完成好100口骨干塘的清淤擴蓄增蓄改造、蘇托垸北干渠東段護砌、海棠村雙豐圍子大堤加固等工程建設。將水利建設的重點逐步轉移到以城郊農村堤防、塘壩、渠道等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來,治理好險工隱患,推動全區水利工程建設。

2、把握城鄉一化契機,以點帶面、全面發展。健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堅持持續三年每年保證人力、財力的投入不減,將區級財政的投入納入年度財政預算。聚集各方力量,繼續抓好沙坪、漢回兩個示范點的建設,鋪排好兩個示范點年建設項目,全面推進我區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

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不斷完善農村路網、電網、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配套,縮小城鄉差別;加強對青竹湖森林公園等公園林的提質改造;強化森林消防設施建設和森林防火工作,繼續推行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嚴打破壞森林行為,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加強砂場整治工作,取締地攤砂場,規范砂石場經營;加強農村環境整治,保護好農村優美的生態環境。

4、加大監管力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按照全市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的要求,全面宣傳貫徹落實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大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加強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檢測、瘦肉精及血吸蟲病的檢測,抓好動物防疫工作,繼續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的監管,確保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5、發展農業產業,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繼續搞好農業設施、農產品深加工和休閑農業建設為重點的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和以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農村地區的招商引資工作,著力落實引進項目的建成投產,全面完成市區農業招商引資任務,以項目的推進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抓好兩個標準化示范基地的創建工作,以產業發展和產業扶持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

6、抓好農村基礎工作,深化農村地區的全面協調發展。繼續推進村級社區管理,實現同區同待遇;加強村級干部隊伍管理,不斷提高村級干部服務意識;抓好村級干部的換屆選舉工作,配備好堅強的村級領導班子,使之成為全村的領頭雁,發展農村經濟。積極開展農民新技能培訓,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使農民逐步向市民過渡,促進農村地區的全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