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科普惠民促進經濟發展總結
時間:2022-01-07 04:07:00
導語:開展科普惠民促進經濟發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縣科協緊密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全面貫徹實施《科普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積極履行職責,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在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新成績。
科普惠農成效顯著
在全縣農村大力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有效實施“科普惠農示范工程”。今年通過積極申報,濟陽街道辦事處的黃河米業協會被成功列為中國科協、財政部表彰的“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仁風鎮西瓜協會和新市鎮豆腐皮加工協會被市科協、市財政局評為優秀農技協,垛石鎮前趙村黨支部書記趙西民被評為市級優秀農村科普帶頭人。
依托科普惠農服務站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活動??破栈蒉r服務站本著整合利用現有設施和資源為主,以各鎮新農村大學堂為依托,進一步完善了濟陽街道、崔寨、太平和仁風的服務站建設。并為各服務站購置了部分科普書籍和資料。與有關部門合作,利用科普服務站、科普活動室和科普宣傳欄,積極開展科普培訓和科技宣傳活動,聘請縣內外農業專家為農民授課,送科技、送技術。組織農業專家團,采取多種形式為農民講授奶牛養殖、疫情防治、食用菌栽培、瓜菜種植等科普培訓班30余期,培訓農民1萬多人次。
加強農村科普宣傳工作。多方籌資對破損的農村科普宣傳欄進行了維修改造,及時做好全縣857個宣傳欄科普掛圖的張貼工作,確保90%以上村不出現漏貼空白現象。繼續與縣廣播電視臺合作,開辦“科普大篷車”欄目,每周兩次滾動播出,今年共播放50余期。節目貼近群眾生活,內容豐富、科學實用,社會反響強烈,取得了明顯效果。
與各鎮(街道)和民政部門聯系合作,指導現有的鎮級、村級農業技術協會建章立制、完善管理、開展好為會員服務等活動。在條件具備的農技協建立了黨組織,促其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載體。今年新建了8家農技協,帶領會員和帶動農民實現科技致富。
開展豐富活動全民普及科普知識
今年以來,縣科協對全縣中小學生和廣大居民廣泛開展科普活動,培養全民的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由市科技館、縣科協、縣教體局聯合舉辦的“流動科技館進校園濟陽行”活動深入十幾處中小學校進行巡回展覽,進一步激發了中小學生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興趣。12月6日,在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了濟陽縣首屆國際數棋比賽,來自全縣26所學校的6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12月20日,在第二實驗小學舉辦年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來自全縣各中小學的40名科技輔導員、100多名選手參加了創新作品、科幻畫、七巧板三個項目的角逐。積極爭取上級科協部門政策支持,多方籌資在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建立了青少年科學影像工作室,配備了DV攝像機、攝影燈、三腳架、外置麥克、電腦、高度攝影機和幕布等儀器設備,為全縣青少年深入開展科技活動提供了新的平臺。
多種方式在城區群眾中開展科普宣傳。9月17日,利用“全國科普日”之際,與有關部門和學校一起,向城區1000多居民發放了科普書籍1500冊,發放科普掛圖和明白紙1000余份,并就生活中的有關科普問題現場解答了群眾提問。會同縣信息(新聞)中心聯合舉辦了慶祝年“全國科普日”有獎征文活動。征文活動結束后,縣科協、縣信息(新聞)中心組織評委對來稿進行評審,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并頒發獎品??h科協被市科協表彰為“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進一步擴大參與“講比”活動覆蓋面,有效地調動了企業科技人員技術創新、技術攻關的積極性。經過層層篩選評比,縣科協申報的1個項目被評為市優秀科技創新項目;3個項目被評為市科技創新項目。
- 上一篇:領導在小金庫治理會發言
- 下一篇:縣長在教師培訓會講話
精品范文
10開展調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