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農業標準化年底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7 09:15:00

導語:糧食局農業標準化年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局農業標準化年底工作匯報

為全面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和市委、市政府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精神,加強收購、儲存環節和政策性用糧購銷活動中糧食質量標準與原糧衛生的監管,按照我市農業標準化領導小組相關工作要求,現就年市糧食局農業標準化工業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是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各級糧食部門明確了職責,落實了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責任,完善了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體系,落實了檢測監管經費,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真真正正把糧食質量標準監管工作落到了實處。突出抓好了對原糧衛生的監管,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糧食消費安全。

進一步加強了對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市縣二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都成立了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協調領導小組,“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在糧食部門形成了上下對應、快捷高效的質量標準安全監管協調機制。

認真落實了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責任制。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和市委、市政府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及我市農業標準化工作會議有關文件精神,在同級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下,切實履行了本行政區域內的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職責。市糧油質量監測站加強了對全市糧油產品的質量監測,各縣(市)糧食局加強了對本行政區域糧食質量標準監管工作的指導和檢查。按照企業法人是糧油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市局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每年與各直屬企業簽訂糧油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書,縣(市)除與其直屬企業簽訂糧油食品安全責任書外,還與獲得收購許可的單位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建立和落實了糧油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企業質量安全誠信管理體系,評價情況納入各企業年底績效考核范疇。對未履行職責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責任。

二、健全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制度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市縣二級糧食局依法建立健全了本行政區域內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制度。

一是制定了糧食質量與原糧衛生監測實施計劃。依據糧食質量安全標準,對本行政區域內收獲、庫存和出庫銷售糧食的質量與衛生狀況進行全面監測并及時報告。

二是建立了糧食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及時排查、確認糧食面源污染狀況和其他質量安全隱患,采取有效監控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減少危害造成的影響。

三是建立健全了糧食收購管理制度。規范糧食經營者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檢驗把關要求,健全了糧食收購入庫和出庫檢驗制度,健全了糧食經營者質量安全責任制和質量安全信用管理體系。

四是建立健全了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督抽查制度。市糧油質量監測站按照市食安辦和市糧食局的要求,對全市(含縣)糧食質量安全進行監測和預警,規范了抽查計劃的編制和實施要求及相關檢驗結果報告制度,加強了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項目、重點監管對象的抽查,特別是加強了原糧衛生抽查及農藥殘留指標的檢測。

三、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

市縣二級糧食局統一部署和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防不符合糧食質量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通過實施“放心糧油示范企業試點”工程,讓“放心糧油”產品深入人心,不斷提高其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讓廣大城鄉居民放心消費、安全消費,打造了群眾放心的糧油品牌如“沁園春”、“帥牌”、“金山”、“亮之星”、“衛紅”等,促進了我市糧油食品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加強了對糧食收購、儲存和政策性用糧購銷活動中糧食經營者履行質量安全責任情況的監督檢查?!皟晒潯薄皟蓵逼陂g、年全省糧食庫存檢查期間、“五常香米”事件曝光后,均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實際,確定了質量安全責任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督促糧食經營者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標準和技術規范,認真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加強檢驗把關,嚴格執行入庫、出庫檢驗和出證、索證制度,嚴格執行儲糧藥劑使用管理制度,健全質量檔案,切實履行糧食質量安全責任和義務。把好原料進口進貨關、倉儲保管運輸關、生產過程控制關、產品出廠檢驗關,不留質量安全隱患,認真開展了行業自律和質量督查。

加強了對庫存糧食和政策性購銷糧食的質量安全抽查。在全面開展庫存糧食和政策性糧食例行抽查的同時,對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地區和重點項目進行了重點抽查。根據掌握的糧食質量安全信息和特定區域內(如有工業“三廢”、灌溉水、空氣等污染)糧食可能受到有害物質污染,指導、監督企業對外銷糧食在出庫前進行必要的衛生檢驗。對抽查發現的有害成分含量超過糧食質量安全標準限量的糧食,不得作為口糧銷售。嚴格執行食用糧食與非食用糧食分類儲存制度,加強了對有害糧食的監管。

四、進一步加強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體系建設

市糧油質量監測站今年獲得了省質量技術監督局181631Q號計量資質認定證書,這標志著該站已具備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糧油質量檢測基本條件和能力,質監站資質認定工作的完成,也填補了我市第三方專業糧油質監機構的空白。今年一至三季度市糧油質量監測站已免費檢測了128批次糧油產品,為了提升綜合檢測能力,今年糧油質檢人員參加各類培訓和講座16批240人次,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糧油質檢人員的業務水平,切實發揮了糧食質量監督、檢驗與服務作用。

市縣二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均有固定的機構和專門的人員負責開展糧食質量標準安全監管的具體工作,指導支持重點糧食企業質檢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監測機構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糧食質量標準安全信息報告和通報機制

市縣二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發現重大糧食質量安全事故或隱患時,必須立即向當地政府和上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市糧油質量監測站也需定期向市糧食局報告本行政區域糧食質量安全狀況,重大突發事件立即報告。

原糧衛生監管工作責任重大,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不容任何懈怠和放松。市縣二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的高度,進一步做好原糧衛生監管工作,保障國家糧食質量安全。

六、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示范典型和基地建設方面的舉措

金霞糧食產業有限公司秉持全生態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大力開展糧食生產基地建設,成立了金霞種植合作社,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打造特色糧食生產基地,大力推廣糧食優良品種種植,引導農民合理種植,形成規模優勢,同時在基地推行生態種植,改善農田生態環境,逐步凈化灌溉水質,提高了地力,降低土壤農藥殘留,達到有機稻米生產的水質、土壤和環境標準,提高了糧食經濟綜合效益,獲得國家有機稻米產品品牌認證。

一是打造優質香稻有機種植基地。金霞公司在縣果園鎮通過土地流轉形式,打造原生態的“金霞”優質香稻有機種植基地,推廣有機稻谷標準化生產技術,以雞肥、豬肥、菜粕等進行有機培肥、增肥,實施稻田養鴨除草肥田,安裝頻振式誘蛾燈,引進人工養殖赤眼蜂,物理防治蟲害,已成為省有機種植示范樣板基地,國家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省副省長徐明華、省農業廳廳長田家貴等領導親臨檢查指導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二是打造綠色優質稻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匚挥诎倮飪炠|稻走廊的寧鄉縣,在基地推廣病蟲害生態控制技術、重金屬控制技術、化學肥料減量施用技術,試驗研發制定了一套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被列為市年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基地示范種植“沁香”系列優質香稻,以點帶面,擴大優質香稻基地種植面積,為金霞公司品牌大米提供優質糧源,為廣大消費者提供綠色、營養、健康的大米。

三是建設優質稻訂單基地。目前,金霞公司在、常德、岳陽等地與15萬農戶簽訂合同,訂單面積達30萬畝,全年訂單收購稻谷10萬噸。由于“沁香1號”收購價比常規稻高40%,“沁香2號”、“沁香3號”收購價比常規稻高30%,基地種植農戶每畝增收近200元,通過訂單農業直接或間接帶動農民增收3000多萬元。

七、用“標準”引領湘米產業的發展

今年,我省提出的湘米產業振興工程是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型的重要決策,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市糧食局與市農業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了《市做優做強湘米產業工作方案》,增強優勢大米品牌的競爭力,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金霞公司作為省湘米產業振興工程的領軍企業,為積極配合湘米產業振興工程,綜合多年來公司發展狀況和發展戰略規劃,制訂了“打造湘米領軍品牌315規劃”,即確定三個定位、推進一個工程、構建五位一體新型大米加工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系。

確定三個定位:定位品牌——金霞品牌,定位市場——高端市場,定位品牌價值核心——有機生態;推進一個工程:“12345”工程——建設1條生態全產業鏈,創建2個科研創新體系(企院合作技術支撐體系、人才引進及科技創新體系),建立3大規?;?、標準化種植基地(有機種植基地、綠色無公害標準化種植基地、優質稻標準化訂單生產基地),構建4大平臺(收儲加工平臺、電子信息平臺、市場交易平臺、物流配送平臺),健全以5大節點為重心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構建五位一體新型大米加工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系:著力構建品種研究、基地種植、收購儲備、精深加工及品牌營銷五大環節齊頭并進的競爭模式,建立特色競爭能力,構筑五位一體的新型糧食企業競爭力體系。公司擬通過315規劃的實施,將“金霞”打造為湘米領軍品牌,引領湘米走向全國,助推湘米產業的振興。

用“標準”引領湘米產業的發展,做大做強企業是時代的要求,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糧食企業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我們將以確保糧食安全為目標,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壯大糧食產業規模,不斷謀求企業發展,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增效,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