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交通管治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07 04:23:00
導語:農村交通管治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縣的交通設施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我縣作為一個山區貧困大縣,區域面積廣,人口分布稀散,自然條件落后,交通設施建設難度大,“交通瓶頸”依然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我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情況
“二千年領先,二十年落后”是我縣交通設施的真實寫照,為打破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負重奮進,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連續將年、年定為“交通建設年”,今年又提出了“突出交通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先行”的發展思路,拔高交通建設“標桿”,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工作思路,農村公路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止年底,縣鄉公路已完成路基改造536公里,鄉鎮通暢率為86.5%;通暢工程已完成1026公里,按原644個村統計已實現377個村通暢,實現村通暢率為59.6%;通達工程已完成568公里,新增89個村通達,通達率為86.8%。“十二五”期間,我縣計劃修建農村客運站30個,后追加農村招呼站計劃300個。截止年底,共修建農村客運站18個。年擬建農村招呼站20個,現已完成投資580.5萬元。
二、我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縣縣鄉公路改造、通暢工程等交通基礎設施“硬實力”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已日益凸顯,但是體現在交通行業內部的組織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的“軟實力”已明顯滯后,嚴重制約著交通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嚴重擎肘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公路管護出現“空檔”。23個鄉鎮從年開始實施的通暢工程已達1054.9公里,由于無專人管護,同時也無相應的技術力量,影響了農村公路正常效益的發揮,制約了公路的使用價值,縮短了公路的使用年限??h交通部門對養護問題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看到的管不到、能管的看不到,通暢、通達工程養護“脫擋”。現有農村公路的橋涵構造物及配套的防護設施較為缺乏,抵抗自然災害能力較弱。
二是農村公路建設相對“滯后”。我縣是湖南省面積版圖最大的縣,農村公路點多、面廣、分布分散,全面建設小康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目標對農村公路的數量、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我縣農村公路通達深度不夠,建設任務依舊艱巨。在完成“通達工程”和“通暢工程”任務的同時,還面臨著路網密度和技術等級進一步提高的壓力。由于農村公路路網密度偏低,整體規模仍顯不足。已通水泥路的行政村中,相當一部分是依托干線公路、縣級公路和鄉級公路,專門修建的通村公路所占的比例不多。加之農村公路普遍存在著技術等級偏低、等級以外公路比重大等情況?!扒缤ㄓ曜琛爆F象在農村公路中經常發生。
三是農村公路執法出現“空白”。按《公路法》的相關規定,運管路政和公路路政執行“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原則,由于以前運管的職能有收費的任務,省市下達的收費指標和較為惡劣的收費環境,迫使運管部門陷入“收費難、難收費”的“泥潭”,對其他工作疲于奔命,加之對鄉村道的執法行政成本較大,管轄也相對不便,不可能保障執法經?;?h公路路政執法按權限只對縣道履行職責,同時也無精力對鄉村道進行執法管理。
四是農村客運站點建設尚未“起步”。我縣“十二五”計劃鄉鎮客運站建設30個,現僅建設18個,后追加農村招呼站計劃300個,因種種原因今年擬建農村招呼站20個,離“十二五”計劃尚遠,對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影響較大。
五是農村交通建設投融資渠道尚未“暢通”。由于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公路建設資金緊張,公路建設融資渠道較窄,融資能力較弱,也影響了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一事一議”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實際執行難度比較大。由于農民個人看法和家庭狀況差別大,客觀上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導致“一事一議”政策難以通過。即使達成一致意見,由于“一事一議”籌集的資金無法統一使用、統籌安排工程項目,也很難解決自然村(村民組)之間、建制村之間以及鄉鎮之間“斷頭路”問題。
三、完善農村交通管理體制的建議
農村公路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紐帶和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載體,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用腳丈量得出的實惠,只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向農村延伸,農村交通管理體制等“軟實力”建設得到建立健全完善,才會更好地促進交通“硬實力”建設,提升服務社會發展大局、新農村建設、人民群眾安全和便捷出行等“三個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為農村群眾提供安全、便捷、順暢的交通保障,更好的發揮交通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強化公路管護。對已建成的通暢工程要以村委會管護為主體,采取多種方式對通暢工程進行養護。一是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籌資養護資金,村委會請專人養護,對所在村的通暢工程進行管護;二是以戶為單位,將通暢工程分段承包給戶,由戶負責管護,村委會負責檢查督促管護到位;三是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采取一定方式由受益村民負責認養通暢工程。
(二)強化基層建設。我縣是湖南省轄區版圖面積最大的縣,農村交通管理工作相當繁重,要在23個鄉鎮成立“交通運輸管理所”,加強交通“軟實力”建設。按照責任、機構、人員、資金落實和“建管養運”并重的方針,逐步完善農村交通管理體制,其主要職責如下:一是負責轄區內交通運輸業管理,依法開展運輸市場管理工作;維護客、貨運市場的監督管理,實施轄區客運站(點)的監督管理;二是接受鄉鎮政府委托,做好轄區鄉道、村道的建設工作;三是負責轄區農村公路路改巡查,協助交通主管部門執法機構開展路政案件的調查處理工作;四是負責養護工作,在沅政發[]6號文件基礎上,理順好我縣農村公路的管養體制,對鄉道、村道進行養護管理的職責,落實保障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實現農村公路建、管、養一體化。
(三)啟動縣際公路建設。我縣到年底,將完成省“十二五”縣鄉公路改造發展規劃,提前一年完成縣鄉公路改造任務。通過近幾年的縣鄉公路建設,縣交通主管部門積累了一定的建設經驗,同時也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為縣際公路建設夯實了基礎。要盡快啟動縣際公路建設,打通“出縣大通道”,有利于早日構建對內大循環、對外大開放的主體交通網絡,有利于聯連國省道干線及縣鄉村道的道路,打通斷頭路,減少回頭路,提高農村公路的網絡化水平和整體功能。建議省市交通主管部門和發改部門能從我縣的實際出發,提前啟動縣際公路建設,為縣域經濟的騰飛插上“翅膀”。
- 上一篇:教育行風現狀調研報告
- 下一篇:新型工業格局創建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