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民生改善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02 04:05:00
導語:市委民生改善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樹立和完美就業效勞系統起勁擴展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調和之基,是保證和改善民生的首要義務。近年來,全市以健全機制為保證,以強化效勞為抓手,仔細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擴展就業。
一是樹立就業推進機制。把就業歸入經濟社會開展總體規劃,歸入主要議事日程,歸入對縣(區)和部分的目的治理,層層落實責任,完美任務機制,積極促進就業。二是樹立就業援助機制。立異就業援助形式,為就業堅苦對象供應對等就業時機。就業援助局限由下崗人員擴展到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掉地無業農人和返鄉農人工。對“零就業”家庭執行“發生一戶、援助一戶、就業一戶、消弭一戶”的動態治理機制。積極開拓就業崗亭,將機關事業單元的工勤效勞崗亭歸入一致治理,統籌開拓社區效勞和城市治理、環衛保潔、治安聯防等公益性崗亭。2012年全市共開拓公益性崗亭3000余個。三是樹立就業效勞機制。積極供應創業效勞、培訓效勞、理論效勞。充沛運用創業攙扶政策促進下崗賦閑人員、農人工、大學生自立創業。針對勞動力市場需乞降勞動者需求執行訂單、定向培育,展開技藝人才、鄉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和勞務扶貧培訓,組織施行了培訓100萬、轉移輸出100萬農人工的勞務開拓“雙百工程”,進步就業才能。市、縣(區)樹立了5個勞動力市場,在一切建制鄉鎮、社區樹立了191個就業和社會保證效勞中間(站),構成了四級就業效勞收集。2012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5166人,個中堅苦對象和掉地農人11990人,零就業家庭689人,轉移鄉村勞動力111.5萬人,城鎮注銷賦閑率節制在4.3%以內。
二、樹立和完美社會保險系統保證人民根本生涯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證中最根本、最首要的內容。是對市場缺陷的一種補償。近年來,全市對峙“廣掩蓋、保根本、多條理、可繼續”的準則,以養老保險為中心加速樹立和完美掩蓋城鄉的社會保險系統。
一是加速完美城鎮根本養老保險準則。依照分級擔任、風險共擔的準則,履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市級統籌,全市企業職工根本養老保險完成了參保、治理、收繳、付出“四一致”,加強了抗風險才能。加大擴面征繳力度,當前全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掩蓋面到達173402人,個中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53629人,養老保險基金征收積聚達5億元。積極處理前史遺留問題,妥帖處置城鎮集體企業職工超齡人員、返城知青參與根本養老保險,對局部因地動災禍、家庭經濟堅苦執行緩繳養老保險費。全市已處理前史遺留問題16818人,個中分期緩交養老保險費6478人。履行社會化發放,進步效勞程度,全市62859名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按時足額發放。二是積極展開鄉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以通江縣“全國鄉村社會養老保險準則立異與標準化項目試點縣”為重點,探究合適鄉村經濟社會開展近況和可操作的鄉村社會養老保險準則。當前,新型鄉村社會養老保險已掩蓋三縣一區,參保達64321人,基金積聚2200萬元。三是穩步推進賦閑、工傷、生育保險準則的樹立。制定出臺了賦閑保險、工傷保險市級統籌施行方法、城鎮職工生育保險方法,有序推進任務展開。全市已參與賦閑保險84073人,工傷保險54643人,生育保險32737人。
三、樹立和完美社會救助系統保證弱勢群體好處
社會救助是一種“國度濟貧”準則。獲得救助是人民的根本權益。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究貧窮地域加速城鄉社會救助系統建立的有用路子和辦法,初步樹立了以城鄉居民最低生涯保證和流民救助為主,醫療、教育、司法、住房等專項救助為輔,相關政策配套,社會合作為增補的社會救助系統雛型。
一方面,出力構建社會救助任務機制。出臺了“鼎力推進城鄉社會救助系統建立的定見”、“低保八項準則”、“分類施保施行方法”、“特困戶醫療救助任務細則”、“鄉村特困戶救助施行方法”等準則。對峙公開公平公道,按期對社會救助資金進行審計和效能監視評斷,進步了社會救助任務的通明度和公信度。另一方面,出力拓展社會救助局限。重點從三個層面進行了探究。從掩蓋面上,救助對象由純真的城市低保戶、鄉村特困戶,拓展到一切社會堅苦群體;從救助局限上,由保證根本生涯擴展到醫療、就學、就業、司法等各個方面;從方法上,既存眷堅苦群眾傳統的衣食住,也存眷其致富、后代上學等問題。到當前為止,全市104400人享用城市低保,累計月人均津貼114元;220039人歸入鄉村低保,累計月人均津貼34.7元;城鄉醫療救助辨別到達20148人次、23356人次;18435名五保對象完成應保盡保;處理了1377戶鄉村無房戶和受災戶住房堅苦;對174名孤殘兒童施行了免費康復醫治;1260名貧窮大學生獲得救助;為251名低保戶減免訴訟費18萬元。
四、樹立和完美醫療保證系統進步人民安康程度
根本醫療保證事關國民安康,對知足群眾根本醫療需求,進步安康程度有著嚴重意義。近年來,全市對峙當局主導、小我參加、城鄉統籌、分層掩蓋、全民受益的準則,樹立和完美了醫保系統。
一是樹立完美城鎮職工根本醫療保險準則。在完美職工根本醫療保險機制的根底上,出力擴展城鎮職工掩蓋局限。重點處理國有封閉破產企業、堅苦企業等職工和退休人員,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和靈敏就業人員的根本醫療保險問題。截止2012歲尾,全市參保人數已達121025人,個中,城鎮職工103696人,靈敏就業人員1714人,農人工15675人。2012年征收醫療保險基金18625萬元,支出14740萬元,費用報銷率達82%。二是具體樹立新型鄉村協作醫療準則。對峙出力在樹立不變增進的籌資機制、完美賠償機制、健全運轉治理機制上下功夫,擴展掩蓋面,進步保證程度。參合率由2006年的78.98%進步到2012年的90.12%。住院賠償費用由2006年的3441.78萬元進步到2012年的14343.01萬元。住院報費比例由2006年的25.5%進步2012年的37.52%。報賬起付線逐年下降,比方縣級醫療機構的報賬起付線由2006年的250元下降到2012年的均勻175元。積極推進便民惠民。通江縣探究了鄉村協作醫療“一證走全縣”準則,南江縣推出了“農人報賬干部署理”準則,平昌縣對五保戶、孤兒和神經病患者住院報費不設起付線,區將非凡門診病種擴展到11種。三是樹立城鎮居民根本醫療保險準則。啟動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根本醫療保險試點任務,出臺了城鎮居民根本醫療保險試點方案和暫行方法,方案全市2009年參保居民到達26.6萬人,掩蓋面到達50%以上,當前任務發展順暢。
五、樹立和完美住房保證系統處理居有其所的問題
住房是民生之所。樹立健全多渠道住房保證系統,處理低收入家庭住房堅苦,完成住有所居,是當局主要的公共效勞本能機能。近年來,全市以廉租住房為重點,出力處理群眾的保證性住房問題。
一是制定完美規劃。制定出臺調查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堅苦完美住房保證系統的施行定見,以及經濟合用住房、廉租住房治理施行方法。編制完成《市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保證規劃》,展開低收入家庭住房堅苦戶摸底查詢,對契合低收入家庭住房保證居民一一建卡。二是樹立保證準則。首要從三個方面樹立完美準則。樹立住房公積金準則,全市樹立了完美的住房公積金歸集、運用、治理系統,執行單元與職工一起繳存、公積金中間一致治理,鼓舞和保證職工購房。截止2012歲尾,全市共歸集住房公積金44072萬元,發放借款32566萬元。樹立經濟合用房準則,這是針對低收入群體的半市場化方法的保證準則。經過減免地盤出讓金、減免稅費等方法建立經濟合用房,保證低收入者購房。樹立廉租住房準則,這是針對非凡堅苦群體由當局供應廉租住房的非市場化保證方法。全市廉租住房項目已落實建立用地,資金籌措到位,項目發展順暢。三是抓好政策落實。嚴厲政策和規范,經過審核、公示,廉租住房補助實時到位。2012年全市9500戶廉租住房租賃補助戶享用了3035萬元的補助。
在完美社會保證系統中,全市進一步落實任務辦法,重點樹立了三項機制,確保民生獲得有用改善。
(一)樹立協調運轉的任務機制。注重整合伙源、整合力氣、整合伙金、全體聯動。對峙首要指導親身抓,分擔指導詳細抓,本能機能部分自動抓,相關部分共同抓。各級成立民生辦公室,擔任統籌協調,按期剖析,按期研討,按期督查。注重協作聯動,就業、保險、醫療、救助、住房等系統辨別樹立了聯席會議準則、協調會議準則、信息傳遞準則和監察催促準則,構成了全體聯動的常態機制,推進社會保證系統建立有序進行。
(二)樹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樹立保證系統,投入是要害。全市出力樹立分級擔負、財務投入和小我交納相連系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經過爭奪國度、省津貼投入,市、縣(區)財務布置投入,小我交納投入,籌集保證資金。2012年,國度、省津貼、市及縣(區)布置全市就業、醫保及各類救助資金3.2億多元;全市城鎮職工交納醫保金2184萬元,鄉村居民交納協作醫療基金2687萬元。全市城鎮職工累計交納住房公積金49170萬元。
(三)樹立科學的評價機制。以人民保證程度的進步為追求目的,以民生改善為權衡標準,以群眾稱心為查驗規范。把社會保證系統樹立完美歸入目的治理,歸入指導干部審核,歸入社會評斷,歸入言論監視,細化各項目標,按期對照反省。仔細展開效勞對象評價。連系實踐樹立問事、問人、問責的“三問”機制,增強機關行政效能建立,嚴厲對保證系統建立的效能問責,進步了任務效率,推進了任務落實。
社會保證系統的樹立完美,較好地處理了群眾最急、最盼、最難的問題,促進了經濟社會較快開展。一是經濟加速開展。2012年,全市GDP比上年增進12.3%;財務普通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進23.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進3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進2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人人均純收入辨別比上年增進16.4%、18.3%。二是鄉村“四難”問題獲得緩解。2012年,新建通鄉油路(水泥路)331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156公里。處理了14.61萬人的飲水平安問題。免去了55.9萬人的鄉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和教科書,津貼13萬寄宿生生涯費;處理了1.2萬名進城務工農人后代入學問題。參與新型鄉村協作醫療270.9萬人。三是民生工程順暢施行。組織施行了“八項民生工程”,處理了2.06萬貧窮生齒溫飽問題,改善了6.8萬低收入生齒出產生涯前提;改擴建鄉村中間敬老院16所;新建沼氣池2萬口;完成了3202個播送電視村村通工程;啟動了10個省級人居情況村社管理試點;城鄉情況綜合管理有序推進。四是改善了開展情況。全市以交通為重點的嚴重項目、重點工程建立有序推進,大交通格式正在構成,開展情況逐漸改善。四是社會調和不變。社會保證系統的樹立完美,在必然水平上保證了民生所需,化解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公道與公理。為市委“施行四大計謀,推進五個打破,打好老區建立開展翻身仗”的開展計謀和“兩個強力推進”嚴重決議計劃的施行供應了保證。
- 上一篇:人口抽樣監測工作講話
- 下一篇:市委書記調任會議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