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站群眾服務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04 01:22:00
導語:衛生站群眾服務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5月,社區衛生服務站在衛生院的基礎上建立,此后認真落實縣衛生局下達的加強漁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部署,努力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規范化建設,積極完成漁農村健康促進工程等各項任務,取得了“五個更新”的良好成效。現將我們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解放思想,服務理念更新。近幾年來,我站全體職工的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服務理念不斷轉變。這一變化,來源于單位狀況的迫使、工作任務的加重和社區衛生的實踐。我站是個小單位,地理位置偏僻,在多年以前服務內容單一,醫療服務量少,業務收入很低,因此經濟收入常年虧損,凈流動資產曾經到了負10多萬元的地步,單位生存面臨了嚴重困境。在這種困難情況下,迫使我們轉變理念,爭取主動,擴大服務,努力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此時,恰逢縣衛生局提出了加強漁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要求,下達了漁農村公共衛生項目的一系列任務。這對我們來說,不但是轉變思想、改進服務、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應盡義務,也是擴大業務、增加收益、擺脫經濟困境的大好機會。我們緊跟時勢,及時將工作重心轉向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力開展了“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為做好漁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我站加強了全院職工的醫德醫風教育,使大家不斷增強服務意識,端正服務作風。我站人員較少,醫務人員只有7名,而且還難以穩定。但我們克服困難,按縣衛生局要求認真組建責任醫生團隊,將全站醫務人員分成3個責任醫生團隊,每個團隊配備責任醫生、婦幼保健或護理、防疫人員,每個責任醫生平均服務916名人口。在人少事多、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全站人員工作責任心、主動性明顯提高,大家都任勞任怨,放棄大量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甚至帶病堅持工作。每個職工還一專多能,身兼數職,充分發揮出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
二、加大投入,服務設施更新。因經濟條件及思想觀念的限制,三年以前,我站設施簡陋,醫療條件較差,站內最好的設備是一臺老式721分光光度儀和顯微鏡。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也使我站在社區群眾中樹不起一定的醫療信譽,因此必須設法轉變。實施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來,我站勒緊腰帶,舍得投資,在縣衛生局的支持下,積極增添醫療設施,改善硬件條件,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自2012年1月至今,我站投入用房維修、家具設備、環境綠化等經費4萬元,使全站始終保持整潔、舒適的良好容貌;投入醫療儀器裝備經費12.3萬元,使公共衛生服務條件明顯改善。
目前,我站有業務用房840平方米,設置有內外科、婦兒保健科、衛生防疫科、檢驗室、B超室、針灸室、心電圖室、西藥房、觀察室、治療室等10個科室,裝備有黑白B超、心電圖機、血球儀、尿分析儀、721分光光度儀、顯微鏡等儀器,基本能適應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要求。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配備了電腦4臺(其中筆記本電腦一臺),打印機2臺,復印機1臺,能進行網絡直報,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廣大群眾稱贊說:“衛生院現在鳥槍換炮了,群眾如有病檢查方便多了。”
三、強化責任,服務項目更新。漁農村公共衛生工作三大類12項46條任務,改變了我們幾十年來以醫為主、以藥養醫的狹隘工作方式,對我們提出了全新的衛生服務要求。三年來,我們除了繼續抓好基本醫療、重點傳染病預防、婦幼保健等慣常工作外,更是積極主動地開展了全民健康教育、參合漁農民健康體檢、慢性病管理、“五病兩專”訪視、新型合作醫療宣傳指導等服務。特別是對參合漁農民健康體檢,每年把它當作全站重要任務,求真務實,精心安排,日夜苦干,努力達到上級提出的指標要求。如今年上半年,我站積極開設健康教育學校,召集孕婦保健教育3次、育兒知識講座3次、健康教育講座2次,參加聽課共168人次。4個行政村均設置了健康教育欄,上半年張貼健康教育資料2期,同時還入戶發放健康資料1837戶次,入戶率達80.3%。在今年第二輪參合漁農民健康體檢中,我站高度重視,及早行動,全力投入,力爭體檢率達到50%以上。為確保體檢任務的完成,我們集中時間,精心安排,自5月中旬至7月下旬,分4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5月中旬的準備階段,認真制定體檢方案,作好思想、人員和物質的準備。第二階段為5月下旬的宣傳階段,主動做好與各村的聯絡,在體檢站、四個村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逐家下發體檢通知書。第三階段為6月7日至7月中旬的體檢階段,正式開展參合漁農民健康體檢,提高體檢率。第四階段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補漏階段,對未參檢人員做好查漏補檢,必要時下村入戶進行補檢。在6、7月份體檢階段,全站職工日夜苦干,每天5點40分上班,許多職工日工作時間達到10小時以上,體檢量最多的一天達到78人。通過努力,今年參合漁農民健康體檢工作已大部完成。至7月10日,完成漁農民健康體檢1053人,體檢率30.7%(不包括0—7歲兒童及在校中、小學生);其中60歲老年人應體檢1047人,實際體檢638人,體檢率60.9%。
四、真誠為民,服務方式更新。三年的漁農村公共衛生工作,使我們創新了方式、豐富了服務。在實施社區健康促進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每個責任醫生都積極履行本職,走出醫院大門,深入群眾家庭,完成工作任務。其中最明顯的是出診、訪視等服務。在2011年前,我站出診是稀有的事,大家寧可空著也不愿出診看病,但這種情況從2012年起得到了根本性轉變。如今年3月上旬,萬北村大沙碗有位60多歲的老婆婆得了重感冒,病家打電話給我站,試探著問問能否叫醫生出診。大沙碗是我社區最偏僻的自然村,從我站到大沙碗沒有公交車,往返一趟要步行2個小時。責任醫生接到電話后,熱情答應為老婆婆看病,到病家后還為老婆婆掛了鹽水?,F在出診上門在我站已成常事,對不少困難群眾并且不收出診費。今年上半年,我站應病家要求出診38次,其中去大沙碗就有12次。我們還千方百計方便群眾、利民惠民,把握好服務工作的方方面面。針對社區交通不便的情況,我站專門配備了一輛三輪電瓶車,用來接送身體虛弱、年老體弱、無人陪伴的病人。今年8月上旬,村一名村民突然腹痛要求我站出診,但當時正是上午八時,門診很忙,醫生脫不了身,我們便用三輪電瓶車將病人接來站里。象這樣的接送病人,每天基本上會碰上1—2次,廣大群眾對此非常好評。
五、目的呈現,服務成效更新。實施漁農村公共衛生項目后,使我站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取得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和諧衛生的“三豐收”。三年來,社區的疾病防控工作進一步落實,免疫規劃接種率一直保持高水平,傳染病不斷下降,婦女與兒童健康得到保障。漁農村社區健康促進工程、漁農民健康工程深入推進,全社區已建立健康檔案2232戶,建檔率97.9%,其中錄入計算機管理5616人,計算機管理率87.6%。今年上半年,責任醫生上門走訪共2259戶次,走訪率98%以上。今年6月23日,我站在參合漁農民健康體檢中,查出早期肝癌1例,病人第2天就去杭州大醫院作了病灶切除,目前預后良好,病人和家屬對黨、政府及衛生部門的健康體檢深表感激。同時,我站還為門診病人提供一定的醫療減免,在我站配出的抗高血壓藥、糖尿病藥均低于藥店價格,讓利于民。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打造了我站的新形象,也密切了醫務人員員與廣大群眾及病人的相互關系,促進了醫患和諧。在繁忙的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雖然全站職工都埋頭苦干,非常辛苦,但忙碌的工作也豐富了生活,增強了團結。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由于做好了漁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我站的經濟狀況也明顯好轉。據2011年與2007年比較,我站醫療業務收入從35萬元增加到50萬元,政府補助撥款從10萬元增加到24萬元,單位凈資產從83萬元增加到98萬元,單位發展后勁大大增強,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前程明顯看好。
- 上一篇:衛生局兩創四敢經驗交流
- 下一篇:衛生所餐飲安全管理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