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抗臺防病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04 01:47:00
導語:衛生局抗臺防病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8月上旬,我縣遭受9號強臺風“麥莎”襲擊,給全縣帶來嚴重災害。因大片農田受淹,垃圾、糞便等外溢,環境嚴重污染,埋下傳染病發生的極大隱患。為防止災后傳染病發生,根據縣衛生局部署,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迅速組織力量,積極開展了抗災防病工作,使災后相關的各種傳染病發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大災之后無疫情的出色成績。在此期間,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領導,建立組織,落實消毒物資。
抗災防病工作是疾控中心的重要防病任務,中心、所領導把它作為一項首要任務來抓。在“麥莎”臺風來臨之際,就成立了抗災防病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全縣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抗災防病工作。同時緊急召集由各科主任參加的抗災防病工作會議,布置落實抗災防病工作,發動全體干部職工全力投入抗災防病工作,相繼成立了7個災后防病小分隊、抗臺搶險小分隊等組織,全體干部職工緊急待命,隨時準備開展災后防病工作,并提前下發0.5噸漂白粉到各鄉鎮衛生院用于抗災防病工作。
按照《省防病救災應急預案》要求,8月7日上午,“麥莎”臺風剛過,針對臺風帶來的災情和污染,立即出動防病小分隊奔赴各基層和沿海低畦地區開展抗災防病工作。又緊急追加防病物資到全縣各鄉鎮,其中下撥漂白粉2噸,漂白粉精片100公斤,萬潔消毒液200公斤,敵敵畏50公斤等。各小分隊重點做好水源周圍污染環境的消毒、飲用水井消毒、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的衛生監督監測、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和災后防病健康教育等工作。與此同時,縣衛生局陶國俊局長、桂敏明副局長、疾控中心王承維主任等到全縣各鄉鎮,深入基層現場指揮、檢查、指導抗災防病工作,確保抗災防病工作扎扎實實地開展。
二、積極開展抗災防病工作,落實各項防病措施。
1、做好飲用水源和污染環境的消毒工作。根據全縣災情和臺風污染情況,全體防病應急小分隊放棄休息時間,不怕苦不怕累,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投入了緊張的災后防病工作,暴雨一過,即開展飲用水消毒工作。其中派出9名專業人員分2組對重點鄉鎮易造成污染水源的垃圾堆及露天糞缸進行漂白粉消毒處理;派出13名專業人員下基層分片包干,負責全縣各鄉鎮飲水消毒、技術指導、培訓、聯絡及督促工作;發動各社區(村)婦女主任等村干部及鄉村醫生100余名,擔任飲水消毒員,在轄區內開展飲用井水消毒工作,確保飲水消毒工作落到實處。期間,消毒水源周邊的垃圾堆60余堆(處),露天糞缸50余只,對100多名社區(村)婦女主任等村干部及鄉村醫生進行飲用水消毒知識和飲用水衛生知識的培訓,對全縣各鄉鎮320余只飲用水井開展了每日一次漂白粉加氯,為期一星期的消毒工作。在開展飲水消毒工作期間,經現場余氯測定,達到余氯規定要求,飲水消毒效果較好,有效地預防了災后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2、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為預防和控制因臺風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及經水傳播疾病的發生和傳播,確保廣大消費者食用安全衛生的食品,及時對全縣沿海地勢低畦地區進行了全面地衛生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糧油儲存點、食品生產加工點、農貿市場、食品銷售店、餐飲單位等場所監督檢查。共出動衛生監督員105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700多家,其中餐飲單位125家,糧油店、糧油倉庫及貯藏點80家,副食品超市295家,農貿市場重點食品攤販125家,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加工場80家。由于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抗臺防淹工作做得比較充分,檢查中大多數單位未發現受淹和霉變食品,也未發現因災死亡的禽畜供應和銷售情況。但在副食品市場、食品超市檢查中發現一些食品著地存放、不同程度地被雨淋濕、受潮情況。期間。查獲被淹及過期變質食品96公斤,其中對一家對外銷售過期食品的副食店進行了立案查處,作出罰款1000元的處罰,現已結案。通過災后食品衛生監督檢查,有效地保證了食品衛生安全。
3、抓好集中式供水單位飲水衛生管理。臺風過后,出動衛生監督人員20余人次,對自來水廠和村級供水站水質消毒情況進行現場衛生監督指導,督促做好水源自身檢測,加強消毒工作。對水廠管網水水質進行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游離性余氯、濁度等10個項目檢測,共監督自來水廠8家、村級供水站10家,采集水樣16只,結果游離性余氯合格12只,細菌總數合格12只,大腸菌群全部合格,濁度合格10只。在水廠監督檢查中,發現有1家水廠出廠水游離性余氯不合格,1家游離性余氯含量過高,1家加氯不規范,部分村級水站漂白粉投加量不準確,對此均及時提出了整改和指導意見,確保集中式供水安全衛生。
4、廣泛開展抗災防病健康教育活動。為提高廣大群眾的衛生防病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及時了與新聞媒體聯系,在電視播放抗災防病知識。防病小分隊下基層向群眾面對面宣傳災后防病知識,向基層衛生院、村衛生醫生及村干部宣傳漂白粉消毒、滅蠅殺蟲等知識。共自制災后防病預防腸道傳染病知識折頁4000余份,出刊災后防病知識欄26期(次),衛生黑板報68期(次),衛生墻報144期(次),發放災后防病健康教育宣傳資料6500份,有力地提高了全縣人民群眾抗災防病知識。同時,積極做好信息報道工作,把抗災防病工作動態以電視新聞、信息形式進行及時報道,收到很好的效果。
此外,還在臺風即將到來之際,在電視“公共衛生提示”欄目中播出抗災防病知識,注意意外人身傷害、災后預防腸道傳染病等健康教育工作;對水庫低畦地區、希危房等轉移到高亭中學居住的800余名外地民工及居民開展健康教育,加強生活飲用水和糞便管理、周邊環境消毒等生活污物處理管理,為轉移民工提供及時快捷地衛生保健服務。
5、加強疫情監測和傳染病疫情處理。臺風前后,大力加強疫情報告制度和腸道傳染病監測,檢查督促各級醫院進一步做好腸道門診工作,密切注意疫情動向。對災后發病的痢疾、傷寒等腸道傳染病隨時做好疫點消毒處理,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三、抗災防病取得明顯成效。
通過廣大疾控人員和基層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抗災防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績。災后8天,僅報告痢疾1例,感染性腹瀉1例,傳染病發病明顯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達到了市政府提出災后防病疫情零增長的要求。全縣沒有發生因食物或水源污染而引起的疾病發生。
在抗災防病工作中,廣大疾控和衛監工作人員有較好的應急處理反應能力,發揚了連續作戰和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縣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將繼續關注今后一段時間腸道傳染病和蟲媒傳染病的發病情況,加強食品衛生、水質衛生監督監測,全面落實災后防病工作任務,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業積極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農民健康工程調查報告
- 下一篇: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特點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