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權力監督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30 09:58:19
導語:紀委權力監督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黨員干部面臨的考驗日益嚴峻,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的影響,一些同志個人主義思想滋長;二是資產階級腐朽生活方式的誘惑,使一些同志滋長了享樂主義;三是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利益原則,一些同志中滋長了拜金主義,一些黨員干部的人生追求和價值觀念因此出現偏差,不能正確運用權力。從近年來我縣直接查處的一些案件和問題看,比較突出的有以下三種現象:
一是權力運行的“錯位現象”。權力錯位的特點突出表現在“交易”兩字,也就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拿公共權力同他人作交換。有的是過不好“金錢關”,搞權錢交易。收受錢物后幫他人實現所追求的目標,諸如給別人提升職務、承包工程、挪用公款給個人使用等。有的是過不好“人情關”,搞權權交易。尤其在干部使用、經費、物資的分配上,對來自方方面面的電話和“條子”,為顧全“面子”而辦一些不該辦的事。有的是過不好“女色關”,搞權色交易。對方利用色相引誘個別領導干部上鉤,以實現其政治的或經濟的目的。權力錯位的實質是權力腐敗,對黨的形象和凝聚力有很大破壞作用。
二是權力運行的“越位現象”。主要是在工作中超越職權,“出格”辦事。有的是組織觀念不強,超越“規矩”辦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重大問題必須經黨委集體研究,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決定,但有的同志為了某種利益,個人或少數人就擅自拍板定了。有的是紀律觀念不強,超越“原則”辦事。對上級明令禁止或三令五申的東西,仍然我行我素,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是制度觀念不強,超越“程序”辦事。決定重大事項,不經組織必要的調研和論證,只憑“拍腦門”,主觀臆斷,導致決策失誤。權力越位的表現形式盡管多種多樣,但實質都是私心作崇,大多是為了獲取某種不正當利益。
三是權力運行的“缺位現象”。這是一種“不作為”的權力濫用,實質上是履行職責過程中玩忽職守的官僚主義行為。有的是缺乏政治責任感,作風上比較“浮”,安心不盡心,愛崗不敬業,想官路、想財路、想后路,而在事業上用的心思很不夠,甚至對本單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麻木不仁,視而不見。有的是缺乏群眾觀念,生活上比較“奢”,只圖自己講排場、擺闊氣,搞超標準招待,辦公樓越裝修越講究,車子越換越高級,而對基層存在的諸多難題漠不關心。有的是缺乏職責觀念,工作上比較“惰”,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本職工作得過且過,思想懶惰;對新形勢下單位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充耳不聞,即使對眼前的工作也是能推就推,能糊就糊。領導干部不勤政,與不廉潔一樣,也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害。
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監督,規范權力的運行,必須堅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從我們縣來看,當前應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一個手段抓好制度建設,健全有力的防范措施,解決好“不能為”的問題。依靠制度制約權力運行,是防止權力濫用的基本手段。我們感到,健全制度要堅持分權、透明、流動原則。當前應突出抓好三個環節:其一是建立健全“實體性”制度。對權力具體運用的原則、程序、限額作出明確界定,特別是對人、財、物問題的決策,更要有相應的監督制約措施。在用人上,堅持按標準和程序辦事,注重群眾公論,確保干部選拔使用體現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要求。在財務上,要對不同經費、不同層級的審批權限分別作出規定。其二是建立健全“程序性”制度。就是從程序上進行邏輯性制約和防范。要“硬化”集體領導制度的“議事規則”,用組織的力量監督制約權力,保證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要堅持好民主生活會制度,督促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認真履行職責。根據“流水不腐”的原理,健全崗位輪換制度,對在一個職位工作時間較長的的管人、管錢、管物人員,進行職權崗位橫向或縱向調整;切實落實領導干部交流制度,對在本單位成長起來、且任職明確較長的主要領導進行平行移位,這既可以增長他們的才干、振奮精神,也可以打破盤根錯節的關系網,給他們正確行使權力創造條件。要防止以“熟悉”情況為由,下不了干部交流的決心。還要實行公開辦事制度,只要不涉及泄密問題,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都要堅持條件、標準、程序、政策、結果“五公開”,要讓班子成員都知道,使決策過程盡可能“透明”。其三是建立健全強制性制度。由于有些問題是在幕后操作,成為權力監督制約的死角;有的問題屬于政策和制度上的漏洞,無法監督制約。這就要采用“堵截”的辦法,從程序上加以規范,設置幾條不能碰的“高壓線”。如,主要領導不直接審批經費;黨委(組)缺額一名主要領導的不能研究干部問題;嚴重違反集體領導制度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等,不給濫用權力者有可乘之機。
二是打牢一個基礎加強對掌權者的教育管理,提高掌權者的思想政治素質,解決好“不想為”的問題。我們感到,再健全的制度和規定都有漏洞,這就要靠掌權者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來彌補,靠自身的正氣戰勝種種誘惑。在抓好政治理論、理想信念、黨的宗旨、黨風黨紀教育,不斷提高領導干部思想境界的同時,還要重視抓好權力監督制約方面的教育。第一,要加強權力觀教育。使大家明確,我們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各項領導是受人民的委托來行使某些公共權力,幫助一些同志從權力私有的錯覺中走出來,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第二,要進行監督教育。要使掌權者明確,對權力進行監督制約是黨的優良傳統,是新形勢下促進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的必要條件;監督制約既是一種防范,更是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每個領導干部既是監督者又是被監督者,都有監督他人的權利和接受監督的義務。從而使大家習慣于進行監督,也習慣于接受監督。第三,要搞好正反典型教育。在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等優秀領導干部先進事跡的基礎上,還要大力宣揚本單位公正用權的典型,確實優秀的還要委以重任,給廣大領導干部以廉潔奉公的正確導向。同時,抓好反面典型教育,做到處理一個人,教育一大片。
三是創造一個條件優化權力監督制約的環境,對掌權者形成一種政治壓力,解決好“不敢為”的問題。對權力進行監督制約是非常敏感的事情。掌權者往往有隨心所欲使用權力的傾向,有逃避監督制約的愿望。實踐中,有的方面不是沒有監督制度,而是沒有很好堅持。所以,加強權力監督制約,既要在“務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制度措施,也要在“務虛”上下功夫,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來“造勢”,大力營造有利于權力監督制約的氛圍和環境。一方面,要創造“上下聯動”的環境。實踐證明,影響權力正確行使的最大干擾因素是來向上級的壓力。所以,要運用系統的觀點來研究權力的監督制約問題。領導機關既要搞好對下級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還要在正確用權上為下面做表率。另一方面,要創造“自我完善”的環境。加強權力監督制約,主要靠領導班子內部來實現。因此,要下大力幫助各級黨委(黨組)、紀委增強監督制約意識,提高監督制約水平,完善監督制約措施。紀檢機關是監督制約的專門機構,要進一步搞好紀委自身建設,真正發揮職能作用。第三,要創造“嚴明紀律”的環境。嚴明紀律就是嚴明獎懲。一些單位和個人濫用權力問題所以三令五申、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做到令出法隨,對違紀案件和問題的查處失之于軟、失之于寬,這從一定程度上慫恿了權力濫用。所以,對發現的問題一定要堅決查清,嚴肅處理,切實發揮法紀的制約作用。
- 上一篇:紀委黨風廉政工作報告
- 下一篇:紀委農村廉政文化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