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街道工會情況報告
時間:2022-08-01 03:30:10
導語:當前街道工會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析如何做好新時期街道工會工作街道工會是我國工會體系“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經濟高度發達,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街道一級工會的任務日趨繁重,地位與作用日顯重要,如何為街道工會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進一步加強街道工會建設,使之發揮獨特的職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是各級工會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街道工會在工會組織體系中的重要位置
在現代城市管理框架中,街道作為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其管理服務的任務越來越繁重。與此相適應,街道工會作為聯系非公企業和縣區級工會的紐帶,其組織、協調、溝通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因此也成為新形勢下整個工會體系中承上啟下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加強街道工會建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決定了勞動力自由流動,勞動者自主擇業,大量的農村富裕勞動力以及下崗失業人員進入城市的各個街道尋求就業和再就業。街道轄區經濟組織中龐大的職工隊伍已成為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客觀上要求街道工會及時把他們組織到工會中來,發揮好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
加強街道工會建設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要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而街道是眾多非公企業及其他經濟組織聚集地,街道工會職能的發揮,是維護人的生存權、發展權,促進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目前,相當數量的非公企業缺乏依法經營、長遠發展觀念,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事時有發生,甚至影響到社會穩定。有了街道工會,依法建立了維權機制,就能切實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與勞動技能,為促進本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作用,做出貢獻。加強街道工會建設是工會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近年來,我街道工會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工會的安排部署,努力爭創市“十佳街道工會”,全面履行工會職能,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先后被省總工會授予模范職工之家、市總工會授予五星級職工之家、市職工素質工程暨創爭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取得了顯著成績。我街道在區劃調整后,六個社區全部建立工會聯合會。通過“三級聯創”活動,街道工會在工作制度化、活動經?;?、動作規范化方面邁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同時必須看到,街道工會正面臨從機關工會向區域性工會轉型的過程,無論從組織上,職能上,還是從機制上,都迫切需要加強與完善。
二、街道工會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組織定位不清?!豆ā冯m然規定了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街道可以建立基層工會聯合會,卻沒有明確其屬于地方工會的性質還是基層工會的性質。就我街道而言,從對街道工會的職責、任務和工作重點上看,街道工會具有地方工會和基層工會的雙重職能。但是,哪些方面是按基層工會的職能來執行,哪些方面應按地方工會的職能來執行?并沒有明確界定。因此,街道工會時時感到無所適從。
2、經費來源略顯不足。雖然我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全力支持工會依法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將工作經費列入預算,全年工會經費10萬元,并按季度將職工工資總額的2%(3469元/季度)工會經費按時轉入工會賬戶。但工會開展職工體檢、培訓學習、職工生病生育上門探望慰問、添置健身器材、改造職工食堂等各項活動費用還需向街道實報實銷,否則經費就會成為直接制約街道工會發展的“瓶頸”。會直接影響到工會工作的開展,使街道工會開展工作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
3、干部配置不足。我街道轄區專兼職工會干部近20人,目前我街道工會主席由街道黨工委委員兼任、副主席由黨政辦副主任兼職,干部配置明顯不足。而且由于街道工作任務繁重,致使工會干部多為兼職,人手少,工作量大,使工會干部根本無暇顧及工會工作,或者專職不專,難以確保將主要精力放到工會,工作起來力不從心。
4、工作推進阻力重重。工會工作中存在依法建會難、經費收繳難、維權難等等問題。就工會組建來說,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支持,而企業經營者卻是被動應付,出現工會“一頭熱”的現象。非公企業的經營者法制意識缺乏,進城務工人員維權意識薄弱,工會組建進程緩慢。加之街道工會盡管注重建會進度,但缺少必要的指導,非公企業工會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三、對加強街道工會建設的思考
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我們加快街道工會建設,提升工會工作水平,摸索出一條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突出特色的街道工會工作新路子。為此,我們必須用發展的眼光、改革的思維、創新的理念,不斷研究探索加強街道工會建設的新途徑,使街道工會得以鞏固、不斷發展和壯大。
1、推動街道工會向“地方總工會”的性質定位。從近兩年街道工會運作情況看,街道工會已經更多地承擔了地方工會的職責,應該明確將其定位為一級地方工會。這是由三個方面因素決定的,一是街道區域內的基層工會數量和規模大大增加,依靠區總工會“直管”是力不從心、力所不及的。二是街道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在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過程中,需要工會發揮作用,更好地表達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三是街道工會在近幾年的實踐,已具備了一定的條件。2、整合力量,加強街道工會干部隊伍建設。
加強街道工會建設,必須把街道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來抓。一要把街道工會干部的編制列入行政序列統籌解決。進一步落實街道工會干部政治、經濟待遇,擇優選派工會干部。二要從制度上解決街道工會干部兼職過多的問題,專職干部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會工作上,兼職干部從事工會工作,也要有量的規定,杜絕兼職過多、過濫的問題。三要借助于社會力量,打造一只工會積極分子隊伍,注重吸收更多熱心群眾工作的人才加入,走“專兼職”結合的路子。同時,探索建立兼職和業余工會干部工作津貼制度,發揮工會積極分子的作用。四是加大培訓力度,建立街道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制度,提高業務素質與工作能力。五是加大宣傳,提高黨政領導和企業主對工會的認識,為工會工作創造更好的環境。
3、不斷創新街道工會工作運行機制和活動方式。
街道工會運作上,也可以多方面探索與創新:一是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為契機,探索建立與街道工會職能相適應的組織制度、例會制度、經費管理制度等,確保街道工會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二是建立與完善街道工會工作機制,如黨委定期聽取工會意見制度,街道工會與街道辦事處聯席會議制度,勞動關系三方協調制度等,協商解決工會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三是要履行好雙重職能,既要履行地方工會的職能,擔負起指導、管理和服務的重任,又要積極履行基層工會難以承擔的部分職能,如“維權”職能等,成為職工合法權益的堅定維護者。四是在活動方式上,要遵循業余、分散、小型、多樣的原則,切合基層單位的實際,有效、適度、有目的地開展活動,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五是創新工會工作載體,如建立“外來務工人員維權網絡”、“工會志愿者隊伍”等等。
5、加大工作指導力度,優化街道工會工作的外部環境。
要及時將街道工會工作情況向其所在街道黨工委通報,街道黨工委要把工會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定期召開工會工作會議,支持工會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要解決街道工會編制、干部配備、工會主席同級副職待遇以及新建企業工會工作中所遇到一些問題。總之,我們要從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來認識加強街道工會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理解“抓黨建不重視工建是自斷其臂,抓民主不尊重群眾是自失根基,抓發展不依靠職工就是自毀其力”的道理,從思想上、行動上切實增強自覺性和緊迫性,迎難而上,不斷探索,開創出街道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 上一篇:工會與司法審判工作匯報
- 下一篇:領導在迎接十八大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