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貸三農發展報告
時間:2022-09-26 01:33:04
導語:金融信貸三農發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在自治區、地區的正確領導下,縣金融信貸工作按照“穩健經營、穩步發展”的經營理念,遵循“風險防范優先、注重經濟效益、持續協調發展”的經營原則,著力突出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兩個工作重點,有力促進了農村繁榮、農業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一、基本情況
縣位于南麓,干沙漠北緣,河、河、河在此交匯形成河源頭,東北與市接壤,西南與地區縣交界,西連縣,南部與地區縣、縣相鄰??h域總面積1.30萬平方公里,轄5鄉3鎮3個農業企業,123個行政村、9個社區、34個農企連隊,總人口25.27萬,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工、貿全面發展的綜合經濟縣,素有全國優質棉花生產基地、中國棉城、中國之鄉、中國之鄉和文化之鄉的美譽。2012年,預計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7.34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15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1.7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8201元。
截止8月末,全縣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4家(不含農業發展銀行),各項存款35.1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1.01億元,涉農貸款余額16.77億元。其中信用聯社存款14.33億元,占存款總額的40.83%;信用聯社涉農貸款余額12.45億元,占涉農貸款投放總額的74%,信用聯社已經成為我縣網點最多、服務范圍最廣、支農力度最大的金融機構。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解民憂,全力支持安居富民工程建設。農民建房資金短缺一直是影響安居富民工程建設進度的最大問題,為切實解決廣大農牧民的困難,真正使安居富民這一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我們按照“農戶自籌為主,政府補助和信貸資金支持為輔”的原則,深入調查測算資金需求,想法設法籌措資金,確保資金供給及時、足額到位。一是嚴格控制貸款額度,按照政府補助、農戶自籌和信貸支持相結合的原則,貸款額度控制在安居富民工程總投資額的50%以內。二是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還款方式,在期限上給予適當放寬,最長期限為5年,結合農戶年收入情況,合理制定分期還款計劃,緩解農戶還貸壓力。三是加強信貸資金管理,堅持專款專用,信貸資金采取一次性發放、分批使用的辦法,農戶在支取信貸資金時,按照工程進度情況,由村委會審核簽批后,才能支取信貸資金,嚴防資金挪作他用。自2009年6月以來,縣信用聯社累計發放安居富民貸款1.95億元,支持農戶10461戶,從發放貸款以來未出現一筆不良貸款,農戶的還款積極性非常高。經過連續三年的信貸支持,一幢幢嶄新的房屋拔地而起,農戶的居住條件顯著改善,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2009年和2011年分別授予縣信用聯社“抗震安居建設優秀單位”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貢獻單位”。
(二)助民富,積極推進婦女及大中專畢業生創業。為支持婦女創業就業,我們于2010年9月,開展了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業務。一是成立了縣小額擔保貸款擔保中心,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通知》、《小額擔保貸款實施細則》、《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等文件,建立健全貸款考察、評估、審批、放貸管理制度和運行程序,實現了小額擔保貸款服務網絡全覆蓋。二是規范工作程序,扎實做好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工作,了解掌握婦女生產經營情況和貸款需求。按照合同約定,采取聯保發放、按季結息的方式,貸款利率按人行基準利率上浮3個百分點執行,貸款期限為2年,貸款最高額度為8萬元,重點扶持婦女從事傳統手工藝品制作、種植業、養殖業等項目。三是健全工作機制,始終把小額擔保貸款工作作為扶持勞動者積極創業的“造血型”民心工程來抓,與婦女及大中專畢業生創業緊密結合起來,探索建立了1+3工作機制(享受貸款一次,參加創業培訓一次、享受社保政策一次、提供就業扶持一次),實現了小額擔保貸款的良性循環。四是實行全程服務,建立了由政府職能部門、專家學者、企業法人和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組成的專家服務團,為婦女及大中專畢業生提供創業指導、信息咨詢、項目開發等“一條龍”服務。制定完善小額擔保貸款責任追究制,規范資料初審、實地查看、初步審核、資料復核、貸款發放、跟蹤服務、貸款回收等工作,嚴把貸前調查、貸時審核和貸后服務關,有效提高了小額擔保貸款的質量。截止2012年8月末,我縣累計發放2783戶,金額8692萬元,其中發放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2754戶,金額8446萬元,發放大中專畢業生創業貸款29戶,246萬元。通過信用聯社近兩年來的信貸支持,農村婦女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得到顯著提高,一批大中專畢業生走上了自主創業致富的道路,有效地帶動了我縣就業與再就業工作。
(三)樹誠信,深入實施農村信用體系建設。2003年以來,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農村信用聯社為主體,大力推進“信用工程創建”工作,使全縣農村信用體系日趨完善,農民的滿意度明顯提高,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止2012年8月末,全縣共有37017戶農戶建檔,建檔率達98.25%,已評定信用戶37017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98.25%。其中AAA級信用戶5563戶,占比達15.03%;AA級信用戶16554戶,占比達44.72%;A級信用戶14900戶,占比達40.25%;評定信用村34個,評定信用鄉(鎮)2個。通過“兩推一創建”工作開展,一是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全面發展,“講誠信、講文明”信用觀念深入人心;出現了家家爭當信用戶,村村爭當信用村的局面。農村信用環境的改善,促進了農村金融的健康發展。二是密切了基層黨政與信用社、農民的關系。三是為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貼息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婦女創業貸款是一項惠及廣大婦女的民生工程。近年來,通過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戶對政策已經基本掌握,婦女申請貸款的積極性有了較大提高,但借款發放后,財政貼息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截止目前累計拖欠三個季度利息326萬元),嚴重影響了后續貸款發放和農戶個人信用。
二是存款與貸款比例失衡??h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財政窮縣,產業結構單一縣域工業基礎薄弱,組織資金反哺“三農”的現象困擾信用社多年,同時社會上還對農村信用社或多少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到農村信用社存款有風險。農村信用社雖然采取各種措施,做了大量的宣傳和實質性工作,但財政性存款的市場份額一直很低,存款組織工作舉步維艱,資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縣農村信用社為了支持“三農”,一直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今年一季度聯社存款市場占比為41%,而貸款市場投放比例高達85%,存貸比例嚴重失調,一季度末已高達90%,歷史最高存貸比例曾達到130%,給信用社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患。目前,仍有部分農戶的信貸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部分農戶多次到政府上訪,給信用社和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
三是支農再貸款申請規模有限。我縣受農業季節性影響存款波動較大,加之信用聯社資金缺乏,農戶信貸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就目前情況看,全縣計劃新建富民安居工程5021戶(其中包括3月9日在地震中倒塌需重建的761套),按每戶貸款5萬元計算需資金2.5億元;另外為支持畜牧業發展,計劃發放畜牧業貼息貸款8000萬元,前期調查工作已完成,但受上述因素影響,貸款均無法發放。
四、幾點建議
一是合理、科學的配置財政存款,將有限的財政存款合理配置到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大的金融機構中去。
二是各職能部門要協調統一,按時將政策性貸款的貼息資金撥付到位。
三是增加支農再貸款的規模,將支農再貸款的規模向受農業季節性影響大的縣傾斜。
總而言之,近年來農村信用聯社作為我縣支農的主力軍,為支持全縣農業發展、改善農村面貌、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了縣委、政府及全縣各族農牧民群眾的肯定和好評。我們懇請上級部門進一步加大協調支持力度,幫助信用聯社健康發展,促使其發揮更好、更積極的作用,強力助推我縣“三農”事業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工商局誠信集市工作匯報
- 下一篇:婚姻登記黨委工作報告